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這3種性格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吃大虧

心理學家:這3種性格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吃大虧

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曾說過,「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

性格宿命論中,人隨時隨地都在做出選擇,性格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你會選擇哪條路,而路上所經歷的一切,又時刻在塑造你的性格。

這個過程中,我們總是會選擇相對優勢的道路,比如:選擇某條道路意味著經濟困難(財富、社會地位),但會讓你獲得額外的心理慰籍(安全感、危機意識、舒適感)。

因此,人的命運,本質上是由自身性格和愛好所決定。

所謂性格決定選擇,選擇決定命運,正是如此。

我們童年早期形成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成年後的行為處事方式。儘早熟悉自己的性格,及時做出改變,能夠讓我們之後的道路更加順利。

從心理學角度看,這三種性格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吃大虧。

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

通常情況下,選擇壓抑悲傷的人,其實是很想維護關係,內心極度渴望得到對方的愛和關注。大量的諮詢案例也顯示,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缺少愛和關注,在成年後會更加渴望得到愛。

比如:工作上,領導和同事並沒有像自己所期待的那樣進行改變,於是自我又憤憤不平地埋怨自己,你滿腔委屈,為何他人總是看不到你的忍受、你的付出?

這類人通常害怕失去一段關係,總是希望通過「忍」的方式來留住關係,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其實,不只是悲傷,很多負面情緒在我們的傳統教育中並不被接納。我們經常會聽到父母對小孩說,「不許哭泣,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長此以往,孩子會有明顯的不安全感,會變得不懂得、也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甚至會希望自己永遠不要存在負面情緒,長大後也很容易觸發自己內心中的不安全感。

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美國心理學家萊斯·巴巴內爾認為,原生家庭階段,過於友善,在意別人的看法,通過順從的方式來獲得他人的認可,是危險的,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吃大虧。

大部分過於友善的人,一輩子都會陷入痛苦、自責、羞恥感、焦慮的折磨之中,這類人異常敏感,很容易被外界信息影響。於是,常常有求必應,從不主動去做任何越界或「可能」越界的事情。

他們承受著雙重摺磨,在精神上遭遇社會性壓力,肉體上又自我痛苦,逐漸在自我與外界的選擇判斷中迷失。

過於友善的人,普遍在童年時期被父母管得太嚴。成年後,他們自我價值低下,利他主義傾向嚴重,總是認為公共利益和社會利益高於個人利益。

因為友善,他們無限制放低自我底線,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獲得別人暫時性的「鼓勵」,覺得自己得到了認可,於是又進一步犧牲自己。

日復一日,他們便會失去自我,並逐漸走向崩潰。

無法平衡外界和自己的關係

社會心理學家庫利提出「鏡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的概念,指的是個體關於自己如何被重要的他人感知的信念,這種信念被稱為「元認知(metacognition)」。

簡而言之,鏡像自我並不是旁人如何評價自己,而是自己眼中的自我。

我們常常會以為犧牲自己利益,會獲得別人的尊重和肯定,然而,其實是我們內在的價值觀念影響著自己的認識。

在生活中,一部分人會更加關注別人對於自己的評價,而負面評價又更容易讓自己感到難過。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有句名言,「認識你自己。」

認識自己是一件極度困難的事情,但只有認識自己才會讓自己更好的成長,並適應社會。

因此,一個人對事物的積極心態和消極情緒完全取決於他的個性和他的本質之間的分歧程度。他對自己的想像跟他真實的樣子相差越大,他就越瘋狂。

古人說,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由此可見,古往今來,人們一直都很在意別人的看法。

但是,我們需要做的是,不要因在意別人的看法而壓抑自己,不要因為顧及別人的感受而忽略自己的感受,明白自己的主體地位,並保持自己與外界的平等關係即可。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判斷一個人的真實性格,看他喝一次酒就知道了
如果你發現身邊的親人都很自私、沒人情味兒,請堅持做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