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文學巨匠蘇軾教給我們的處世態度: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氣餒

文學巨匠蘇軾教給我們的處世態度: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氣餒

蘇軾是北宋文壇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學巨匠,是一個具有多方面藝術才能的文學藝術大師。他的奪目光輝使整個北宋文壇乃至使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的歷史為之粲然,可稱為千古第一人。他不僅作為「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更以其別樣的人生態度向世人展示出獨特的人格魅力。在中國文化史上,蘇軾可說是一個詩、詞、文、書、畫皆獨步天下的文化巨匠。但他的一生,卻宦海沉浮,屢遭貶謫,憂患頻仍,坎坷多舛。他的人生態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烏台詩案」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此之前,蘇軾秉持的是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態度。不過之後哪怕一再貶謫,他還是尊主澤民,忘軀為之。而橫遭貶謫的蘇軾,能在人生逆旅、仕宦險境中,做到任天而動、隨緣自適、超然物外,又緣於他受到佛道思想的影響,汲取了其中的積極因素。

為了更好地學習和了解蘇軾的人格,以便把他身上那些精華的品格運用到各自的人生中,今天咱們就來一起詳解下蘇軾的人生和品質。

蘇軾簡介

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學家、政治家,其作品為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其作品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其父蘇洵、其弟同列唐宋八大家,合稱「三蘇」,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著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蘇軾一生幾經起落,因在北宋多次的政治鬥爭中堅持己見,多次遭到降職、罷貶,曾先後流落於黃州、惠陽及儋州。雖然歷經如此波折宦海沉浮,但在蘇軾的文學作品中很難發現鬱鬱寡歡、悲觀嘆氣之作,反而是展現了一种放任自然、洒脫達觀的精神面貌。為何蘇軾會有如此的人生態度,而蘇軾又經歷了哪些人生逆境呢?通過分析蘇軾逆境中所表現的曠達的人生態度,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國文人精神中剛韌不撓的部分.

1,蘇軾的人生態度

蘇軾對人生憂患的化解雖異常圓通而徹底,但這並未將他導向虛無和消極,積極入世仍是他人生的主導傾向。蘇軾的這種人生態度,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不畏強權,不計利害

蘇軾少年時期就積極關心當時社會的人情風俗和北宋王朝的政治措施,對北宋逐漸形成的積貧積弱的局面深感憂慮。早年,曾向朝廷進呈了策論25篇,表達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任鳳翔府簽判時又寫了《思治論》等論文,提出革新弊政才是改變積貧積弱現實的途徑。表現出心繫國事、銳意進取的政治家風範。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變法,蘇軾上書反對。因此為新黨所不容而出任地方官。但這一挫折並未使蘇軾收斂鋒芒。元礻右元年司馬光上台後,蘇軾被調京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加上他自己與司馬光的私人交情,他日後自然可以飛黃騰達。然而他正月任中書舍人,二月便與司馬光論役法利害,引起司馬光不悅,三月便被免,十月遭朱光庭彈劾,旋又獲罪。所以,蘇軾在多年的政治鬥爭和權力傾軋中,一直扮演著一種奇怪的角色。無論舊黨還是新黨上台,他都不討好。但正是在這裡,反映出他的為人品格的一個基本方面。那就是在他的一生中,對國家的政治事務,不管其見解是否正確,總是敢于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做圓滑的官僚,不盲從,不徇私,始終保持黑白分明、表裡如一的精神。作為一個富於社會責任感的士大夫,他具有堅定執著的品格。

2)關心民間疾苦,興利除弊

儒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其主要的人文精神之一就是憂患精神。孔子講:「君子憂道不憂貧」。這種憂道的積極入世品格,使憂國憫民精神得以提升,而與仁相融合。蘇軾繼承了這一憂國憂民與仁愛的傳統精神,而又有所光大,其民胞襟懷更為廣博而深摯。正是基於這種民胞情懷,蘇軾對廣大人民在天災虐政下的痛苦生活給予了充分的反映和深切的同情。更為可貴的是,在他任地方官的20多年中,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始終一如既往地為百姓做好事,要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杭州,帶領百姓治理蝗災、水災。在密州,開倉放糧,收養被棄兒童,並呈文朝廷,為民請命。在徐州,開放鐵禁,醫治病囚。黃河決口時,親自把守城門,誓與徐州城和百姓共存亡……蘇軾一生為各處百姓做了大量的好事,贏得了百姓的愛戴。杭州不少百姓家都供奉著蘇軾的畫像,每天向他頂禮膜拜,感念他的功德。

3)逆境失意不氣餒

曠達的人生態度中國文人在面對困境時的一種樂觀表現,歷代文人都有曠達的代表,如阮籍的放浪形骸,李白的恃才傲物,歐陽修的玩賞遊戲等等,因此曠達不是蘇軾所獨有的,但蘇軾的曠達卻有著和其他文人本質上的不同之處。蘇軾的曠達並非因仕途的不暢而移情別處,而是長久的保持一種積極進取和建功立業的心態,從未放棄救世濟世的理想,其在儋州創辦學堂就可看出這一特點。蘇軾能夠將曠達與積極入世有機結合,這與其思想構成密不可分。蘇軾的思想中包含了儒、道、釋三家的思想,並能夠將其融會貫通。蘇軾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儒家教育,並立下兼濟天下的終身志向。雖然在面對低谷是他能曠達以對,達未免有君恩未報與壯志未酬的遺憾,「世事飽諳思縮手,主恩未報恥歸田」。但儒家同樣提倡窮則獨善其身,這就不難理解蘇軾為何曾多次提請離京任職,遠離政治漩渦。而儒家思想提倡的忠君愛國和自我完善,也是支撐蘇軾歷經沉浮的信念之一,其在低谷期時刻準備著入世,他從未真正的隱退和歸田過,「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斗樽前三」。

結語:

蘇軾不但留給後人眾多的文學作品,也留給了後人一種曠達的人生態度,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擁有了這種曠達的人生態度,就可以真正擺脫俗世間的紛紛擾擾,獲得一種精神上的自由,從而能夠更好的認清現實,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做事情,這也是蘇軾思想閃耀今世的金玉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高人對尼采《悲劇的誕生》的深度剖析,原來酒神精神如此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