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劉鑫微博被封事件反思:比作惡本身更可怕的,是精緻的利己主義

劉鑫微博被封事件反思:比作惡本身更可怕的,是精緻的利己主義

一份有良知的心學微刊

作者:桌子先生

文章來源: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1

江歌的事情就不帶大家回顧了,說一說最近劉鑫的事情。

因為在微博上消費被害者家屬,劉鑫的微博賬號被封禁了。

因為不斷去挑釁和攻擊江歌媽媽,她的微博積累了30多萬粉絲,搖身一變成為了微博大V,而她的一篇長文,更是獲得了來自粉絲總共將近五萬元的打賞。

這一下她那麼「值錢」的賬號被封了,網友們都拍手叫好。

法律上的事情我們就不說了,簡單分析一下劉鑫這個人吧。

劉鑫是一個典型的絕對精緻利己主義者,如果你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她走到現在的選擇的每一步,出發點從來都是自己的利益,絲毫不在乎他人的生命和感受。

三年前的那個夜晚,劉鑫前男友陳世峰找上門來尋找劉鑫複合,為同居閨蜜劉鑫挺身而出的留學生江歌,卻被劉鑫關在門外,最終慘死在情緒失控的陳世峰的刀下。

發生這樣的事情,自己的閨蜜因為我而死,一般人都很愧疚,會盡全力去補償她的媽媽。

但劉鑫不是,她竭盡全力去撇清關係,躲避與江歌媽媽的見面,拒絕告訴她案發時的真實細節,甚至沒有出席江歌的葬禮。

當時的輿論壓力很大,劉鑫被指責是一個自私冷漠的人,於是她又為了自己的名聲,通過媒體約江歌媽媽見面,在她面前痛哭,求她原諒。

看到效果不大,又回到網上立刻開始誣衊謾罵江歌的母親。

當江歌媽媽還在為江歌四處奔走的時候,當事人的劉鑫已經完全置身事外,燙了頭髮,做了指甲,在鏡頭前比出剪刀手,笑容滿面。

清明節的時候,江歌媽媽祭奠她的女兒,劉鑫卻趕在這一天,用兩條微博私信往她的傷口上撒鹽。

她的微博認證為「前留日學生刑案當事人」,你想想誰還會去認證這個?

但是她靠著這個認證,靠著不斷刺激江歌媽媽營造熱度,有了粉絲和打賞,為自己撈了不少好處。

三年過去,劉鑫已經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劉暖曦,向全世界宣告自己要開始全新的生活,而江歌媽媽卻還在悲痛的泥沼里苦苦掙扎。

寫劉鑫之前我想過很多次,如果我是劉鑫,我經歷了這樣的事情會怎麼辦?

我想我一定會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既然之前做錯了事情,那我就承認自己的懦弱和膽小,後續不斷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去彌補,用誠意去打動江歌的媽媽,甚至可以去當江歌媽媽的乾兒子、乾女兒。

因為江歌是因我而死,雖然法律上沒有責任,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但是我過不了自己內心道德的那一關。

如果是這樣做了,江歌和劉鑫的事情根本不會鬧成這樣,但是這需要犧牲自己的利益。

而劉鑫和她的家人眼裡只有自己的利益,所有的舉動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導向,最終背上千古罵名,被釘在恥辱柱上任人唾棄。

像劉鑫這樣的人,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絕對的精緻利己主義者」。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個詞,是由北大的教授錢理群提出來的,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會把一己利益當做他們言行的唯一的絕對的直接驅動力。

這樣的人,他們往往有很高的智商,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會鑽法律和各種規則的漏洞,懂得利用各種力量來最快地達成自己的利益。

一個絕對的精緻利己主義者,往往是唯利是圖的,他們根本不會顧忌自己對別人造成了多麼大的痛苦和損失。

在他們的眼裡,靠鑽空子做明顯錯誤的事情從來都不是什麼錯誤,而是一種「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正確。

2

錢理群教授在提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個詞的時候,還講過一個故事。

他有次去上課,看到一位學生坐在教室的第一排,沖著他露出非常禮貌的微笑。

而在他上課的時候,這名學生聽得聚精會神,在教授講到關鍵點的時候,他總能夠及時地作出反應,點頭、微笑。

等到下課的時候,這名學生立刻迫不及待地跑到錢教授身邊,特別高興又感激地說:「錢教授,您今天講的課實在是太棒了!」

一開始,錢教授還對這個學生的吹捧有所警惕,可是這名學生卻能夠把教授的課講得好在哪裡,說得頭頭是道,講得全在點子上。

老師講的課能得到學生如此專業的理解,對於教育者來說,這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於是錢教授很快放鬆了這種警惕。隨著這名學生反覆的拜訪,錢教授對他的好感也與日俱增。

直到有一天,那位學生突然懇求錢教授幫他寫一份留美的推薦書,錢教授欣然同意。

可是讓錢教授大感吃驚的是,這名學生在拿到推薦書的第二天,就再也沒有出現在錢教授面前,甚至切斷了一切與教授的聯繫。

教授這才恍然大悟,自己完全是被利用了。

之前那名學生所表現出來的禮貌和專業,全部都是為了這封推薦書所做的一次投資。

而當他的投資得到了回報之後,他自然就拋下了已經對他沒用的教授。

這名學生,毫無疑問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他的一切行為全然是從個人利益出發,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完全沒有考慮過教授的任何感受,彷彿教授只是一個助他達成目的的工具。

而像這樣的為了一己私利,以絕對的利益為導向,會鑽空子和利用優勢的人,在我們的高等院校,在我們精英人群中太多太多了。

比如之前那個精神控制包麗的牟某,他是北大高材生,學生會副主席、支教組織者、優秀學生會幹部、三好學生,家庭條件很不錯。

他還只是一個學生,但是在人際關係的運用上面,卻讓我有驚悚的感覺。

在微信聊天記錄上面我們可以看到,他曾經支持女友包麗去參選學生會幹部,並且給了她許多的「指點」:

接近學生會主席。「你好好跟著某某哥(學生會主席),有不懂的就多問問他,他挺厲害的,而且很重感情。」發給包麗這條微信之後,他立刻就囑咐女友將這段話截圖,發給另一個人。

他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讓自己「不經意間」拍出來的馬屁能夠借他人之口傳入那位學生會主席的耳中,給他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用小恩小惠拉攏選票。當時包麗操辦了北大的文藝活動「校園十佳歌手比賽」,並擁有決賽部分門票的分配權。

牟某指導包麗要用好這一資源,送票給能夠影響選舉的人,以「廣結善緣」,且要把「話術用好」,「讓那群人(指可以影響選舉的人)感激涕零」。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他建議包麗競選的時候多找人「聊」,並給出了具體的策略:和對手聊,要「表現得越蠢越好」,「見主席們」,則「一定要好好表現,最真誠地去聊」。

還有一次,得知包麗要去見一位與自己存在過節的學生會幹部,牟某讓包麗在跟他聊的時候想辦法加一句「牟某總是說你是他在學生會最對不起的人」,並且強調「要加得自然,真實」。

你看,他為了讓自己地位穩固,借女友之口達到自己籠絡人心的目的,還有教會包麗運作手中權力,這完完全全就是一個老練的官場老油條。

讓人驚悚的是,他還只是一個學生。

如果上面他那些所謂的官場話術可以看做只是大學學生會小打小鬧的過家家的話,那他和包麗之間的事情可以說是很殘忍了。

那個為他盡心儘力傳話的女友包麗,從兩人談戀愛開始,就一直被他掌控,以她不是處女為由,罵她「不幹凈」,進行蕩婦羞辱。

要求她為他打胎絕育,一旦包麗提出分手,他就以死相逼。

再也忍受不了這種痛苦卻又無法掙脫的包麗最終選擇自殺。

然而逼得女友自殺的他,自己卻完全置身事外,因為他知道法律拿他沒有辦法,只要等風聲過去,他依然會是那個眾人口中的「優秀學生會長」。

你看,這就是絕對的精緻利己主義者,他們很聰明,即使事情鬧得再大,他們也懂得鑽各種空子,讓自己置身事外。

還有孫宇晨,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名校畢業,做虛擬貨幣割韭菜賺得盆滿缽滿,別人因他家破人亡,他卻可以談笑風生,置身事外。

還有前段時間那個高校內,兩個研究生為了獎學金處心積慮陷害對方,甚至還用刀捅傷對方.......

這些為一己私慾,以絕對利益為導向,而且還是高智商高學歷的人,讓人感到恐懼和憤怒,而他們的背後映射出來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無論是吃人血饅頭的劉鑫、逼死女友的牟某、賺不義之財的孫宇晨,還是為獎學金捅傷同學的學生,無一例外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很明顯,可能是我們的一些教育導向有問題。

正如錢理群教授說,我們的大學正在培養「絕對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利益是他們絕對的直接驅動力。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不止是高校,我們身邊的很多父母,都是利益導向的教育方式。

比如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指著清潔工、搞衛生的阿姨說,不讀書的話,將來就會成為這樣的人。

這些家長只讓孩子們看到了眼前的底層勞動者的境遇,可是卻沒有告訴孩子們,整個社會如果沒有了清潔工人,就不會再有序的運轉。

這讓孩子喪失了對底層勞動者的共情和尊重。

還有「唯分數論」、「唯金錢權勢論」的教育,堵死了孩子們學習優秀品格的路徑。

比起孩子的性格和品行,家長和學校更在意的是孩子們的成績,能不能賺大錢,能不能結識權貴,為了孩子能夠多考些分數,甚至會各種找關係讓孩子去少數民族省份參加高考,搶佔西部孩子的上學名額。

於是,很多大學生進入學校就陷入了一個功利化的泥沼裡面,雙眼裡只有權勢和金錢,只想用盡各種手段去爭奪這些。

至於人品和道德,在沒有人引導的情況下,他們就只能在成長中靠自己摸索出來,很容易被一些功利的思想帶入歧途,最終成為了一個雖然擁有著高學歷卻沒有相應的品格的精緻利己主義者。

這些學生,他們會巴結、討好上級,他們懂得運作人際關係,他們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養,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無可挑剔,他們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關係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而更讓人不寒而慄的地方在於,這些毫無品格的精緻利己主義者,如果進入體制,通過運作關係,可以輕輕鬆鬆地爬上高位,甚至是當官,這對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你想想,如果那些人從小接受最好的教育,進入到名校,佔盡了最好的教育資源,卻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絕對導向,那麼還有誰能夠承擔起改變社會改變國家的重任?

記得我讀大學的時候,老師要我們為4種人排序:

道德高能力高的人,道德高能力低的人,道德低能力高的人,道德低能力低的人。

我們按照老師念的順序排了一個序。

老師說:「你們錯了,第一種人無疑是最好的,第二種人是對社會和諧有促進的,第四種人其實對社會造不成什麼影響,因為沒有什麼能力。」

緊接著,老師非常嚴厲的說:「最無用,對社會危害最大的人是第三種人。因為他們道德很低,而能力卻很強,又有光鮮亮麗的外表掩飾,對他人、社會甚至是國家乃可以造成無法估量的傷害!所以,道德低能力高的人是最危險的!」

最後老師說的話讓我刻骨銘心:

我從不奢求學校走出去的學生出現在福布斯排行榜上,但希望你們出現在諾貝爾獎的名單上,出現在普利策的名單上,出現在拉科斯醫學獎上,出現在聯合國慈善獎上,甚至出現在人類突出貢獻獎的名單上。

3

一個精英為自己賺取利益,這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個人眼裡都是利益,不顧他人的感受,不顧對社會的危害,那麼這樣的人還是真正意義上的精英嗎?

一個真正的精英,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對於這個問題,俞敏洪有過一個令人激賞的答案,他說:

「我覺得一個自私,只關注自己利益的人,不管你多麼成功都不能稱之為精英,真正的精英的定義是既不放鬆自己的成長和努力,又同時能夠幫助這個社會進步的人。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沃頓商學院的一位教授,曾提出過一種叫做「成功金字塔」的理論。

他發現在社會上,那些所謂的精緻利己主義者,不管多麼優秀,他們的上限往往註定只能處於成功的中層,沒有辦法成為真正牛逼的精英。

因為這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晉陞路線,都是一開始靠著自己的小手段,把他人當做墊腳石,去獲得資源與人脈,迅速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

可是這樣的行為,往往只能夠使他們獲得中等程度的成功,如果再想往上走,周圍就已經沒有墊腳石可以踩了,因為他身邊的每個人都是精明的,沒有人會再被他的手段騙到。

而只有那些既有很高的智力水平,又能夠尊重他人、替他人著想的人,往往才能站上金字塔頂,取得更大的成功。

真正的精英,是不會因為自己的利益,而去選擇犧牲和出賣他人。

真正的精英,是在面對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的時候,依然保持著發自內心的尊重。

真正的精英,是在追求利益的同時又恪守原則,對社會有著責任感和家國情懷的人。

這是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無數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紛紛為了心中所謂世俗的成功標準,機關算盡地向上攀登。

但人生從來都是一場橫向的馬拉松,眼中只有利益和一時成功的人,永遠也到達不了終點。

最後,用北大院長饒毅在學生畢業典禮上的一段話來結尾吧:

「請原諒,我不敢祝願每一位畢業生都成功、都幸福;因為歷史不幸地記載著:有人的成功代價是喪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價是損害他人。」

「我祝願你們:退休之日,你覺得職業中的自己值得尊重;遲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希望你能成為一個真的用力活過的人,而不是一個只為利益而活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傲氣,是人生的天敵
一個人最大的本事,就是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