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慈禧太后去世之前,什麼表現?最後一杯茶,裡面放了四味葯

慈禧太后去世之前,什麼表現?最後一杯茶,裡面放了四味葯

本文理論依據:《請宮代茶飲精華》、《中醫大辭典》、《中醫病因病機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我國的中醫學界,對清宮醫案有過系統的研究。在卷帙浩繁的清宮醫案、醫方裡面,中藥代茶飲方比比皆是。尤其是對於病情危重的皇親國戚,醫家在其無法服用湯藥的情況下,常常用代茶飲的方式替代治療。我現在要給你說的,就是慈禧太后病中曾經用過的一張茶飲方。

慈禧太后,1908年11月15日去世。清宮醫案記載,在慈禧太后去世當天,服用過至少四種藥茶。分別是:滋胃和中代茶飲、益氣生津代茶飲、育神化痰代茶飲,以及生脈飲。其中,育神化痰代茶飲的茶方,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茯神二錢,麥冬二錢,橘紅八分,鮮青果(橄欖)十個。清代時的一錢,基本等於現在3.7克,一分基本等同於現在的0.36克。其中的茯神和麥冬,原方寫作「朱茯神」和「朱麥冬」,即用硃砂拌過的茯神和麥冬,增進清心寧神的效果。

從這個茶飲方中,我們能看到什麼?

慈溪太后生命的最後階段,應該處於一個熱證耗傷氣陰、痰濁擾神的狀態。這是用中醫的視角去理解的。當時的她,完全可能有類似失眠、驚悸、心神不寧、易驚、神智不明的表現,以及口渴、舌紅苔黃、咽干、咳吐粘痰,周身乏力等表現。也就是說,慈禧太后應先有熱證,熱邪灼傷了陰津,化生痰濁,即所謂灼津生痰,痰蒙心竅,導致神志不安。

除了這張茶方以外,醫案記載,慈禧還用過滋胃和中代茶飲、益氣生津代茶飲、生脈飲。從名字可以看出,當時醫家的主要目的在於滋補氣陰。所以氣陰兩虛、痰濁擾神,無疑應當是慈溪臨終時的主要狀態。

那麼,慈禧太后生命最後一天用過的茶方,我們現在的人能否用呢?當然可以。這就是主要針對失眠患者了。睡眠質量很差的人,若出現諸如口渴、乾咳、有粘痰、心煩不安的癥狀,可以考慮應用。其中茯神安神,麥冬滋陰清心寧神,橘紅和青果理氣、化痰。可以說,這張方子本身沒問題,怎奈慈溪的病情危重,最後也就於事無補了。

全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一味「養腿」的中藥!改善腿沉、腿疼、腿走不動,今日分享
一張止胃疼的驗方!補胃陰,理胃氣,獻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