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幼兒教師、園長修鍊記71:兒童關鍵期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幼兒教師、園長修鍊記71:兒童關鍵期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一)關鍵期針對的是能力而非知識

敏感期主要是針對人的基礎能力的獲得而言,這種能力是天生的,而非後天學會的。在兒童發展的特定階段,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給兒童創設良好的環境,讓他們的潛能激發出來。然而,有些父母由於認識的誤區,認為知識就是能力,很早就教孩子學知識,訓練他們的記憶力,據有關研究表明,學前期並不是記憶力發展的敏感期,也就是學前期讓孩子背的很多東西,大部分到後來會忘記。「童年性遺忘」說的正是這個道理。然而,對於其他能力來說,比如各種感知能力、語言能力等則是學前期繼續發展的。

(二)關鍵期不是一種任務,而是一種自然規律

關鍵期的教育實際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其實並非是一種任務,而僅是一種自然規律。例如1—3歲是孩子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如果給孩子提供更多的機會去接觸語言,與孩子更多地區交流,讓孩子願意表發,有機會表達,使孩子的語言獲得自然的發展,這遠比我們一定要「給」他什麼、「教」他什麼重要得多。

(三)關鍵期具有可塑性

從心理學已有的研究來看,關鍵期是可塑的。終身發展心理學已經證實,人的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此外,維果茨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也表明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前一個發展區的完成為下一個發展區的完成奠定基礎。但是,前一個階段發展任務的完成並不能保證未來發展的順利,也不意味著以前的損失不能被彌補。實際上,研究表明,大多數前一階段遺留的問題,只要在以後才去適當的措施,都是可以被改善的。

(四)把握關鍵期教育的「度」

恰當地利用兒童發展關鍵期對其進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家長和教育者們不能正確認識關鍵期教育,則有可能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從而壓抑兒童心理正常的發展,產生相反的結果。特別在我國當前教育模式中,許多家長教子心切,不顧孩子的發展特點和成長規律,拔苗助長,強迫孩子奔波於各種培訓班之間,企圖培養孩子的多才多藝,而這種美好的願望往往造成孩子過早的身心疲憊,引發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如何把握關鍵期教育的「度」是每個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的問題。

對於此篇解讀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文章定日更新,如對你有用別忘記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兒童美術,不是美術專業,美術對幼兒的重要性
讀書筆記之《有吸引力的心靈》,蒙台梭利兒童教育經典,拿走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