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為何現在大部分國家不再擴張領土?除了領土,看不見的東西更重要

為何現在大部分國家不再擴張領土?除了領土,看不見的東西更重要

領土是國家組織存在的物理載體,而在國家組織發展的歷史上,領土一直是國家一直尋找並試圖更多控制的要素之一。古往今來的有為帝王,多數都有開拓疆土的武功而被歷史銘記。對於當時叢林法則盛行的世界而言,儘可能多的控制疆土可以獲得更多的耕地、人口、戰略要地,這些都可以讓農耕帝國變得更加強盛。

但是,疆土擴大並非一勞永逸,如何控制新的疆土一直以來都是農耕帝國非常頭疼的問題。由於需要直接控制人口和資源,因此農耕帝國都需要派駐大量的軍隊和文官,而隨著帝國版圖擴大,越來越大的交通成本會讓帝國核心對邊緣的控制能力不斷衰弱,可以投送的強制力越來越少,而面對的當地勢力越來越強。傳統帝國要解決這個問題,要麼就需要在制度設計上儘可能削減地方獨立的可能性,要麼就要維持當地的原有狀態,用間接統治的方式實現控制。不過這些措施的成本都不低,也有很多強盛帝國最終死於帝國的過度擴張上。而且,對於傳統國家而言,大部分疆界更多是習慣線而不是精確的國界,一般而言就是「山的這邊是我們,那邊是他們」,而且在邊界上很少有實質性的控制力量存在。

然而,現代主權國家體系的出現其實改變了領土的價值。主權體系從歐洲發端,而後跟著殖民力量傳播到全世界,主權這一對內最高權對外唯一權成為國際社會中對國家資格確認的標準。主權國家要求有明晰的邊界,並且擁有主權的國家在法理上都是平等的。這其實也是在經歷大量國家相互競爭、吞併、瓦解之後形成的穩定格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儘管法律上是平等的,但國家之間事實上有著大量的不平等,那麼為何現在的大國都尊重小國的生存權呢?

但是,對於一些小型商業政治實體而言,情況有很大不同。這些小型商業政治實體,比如義大利的商業城邦,一般出現於帝國與帝國之間的緩衝帶,或者政治版圖非常破碎的地區。這類商業政治實體都很小,但憑藉特殊的地緣、商業網路、商業制度,成為地區商業的核心,因此反而可以動員出比城邦規模大得多的資源。在商業中心從地中海東岸轉移到北大西洋沿岸後,英國和尼德蘭才是第一個真正將這種模式擴展到更大國家規模。這種現代非正式帝國的模式關鍵在於,他們依靠商業制度的設計和商業網路的拓寬讓資源流動到特定的目標上。非正式帝國的要義就在於,他們不控制資源本身,而是控制資源的流動環境。

因此,不論是當年的尼德蘭還是英國還是現在的美國,其能控制如此大範圍的資源流動環境的最主要動機就在於相對於傳統帝國的低成本。比如說中國從商代開始,文明從中原擴張到西南地區已經到了明代,而英國人擴張到全球只用了100多年。這種模式下,領土事實上並不重要,制度及其背後的智力、社會組織、情報等軟體,以及與軟體相互支持的技術硬體相配合,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用。英國人不需要直接統治英屬印度就可以不斷汲取印度的資源,而即便在去殖民化後,英國人仍然依託這一體系默默維持了不少利益。

目前世界的主導國美國及其他主要發達國家都處於這種非正式帝國的核心圈中,他們並不需要領土。依託國際體系,他們就可以不斷汲取大量資源。現在的領土主要扮演一個基礎性的角色,沒有他不行,但要擴張領土對於大部分國家缺乏必要性。在領土問題上,大部分國家都是比較保守的,擴張的成本實在太大。領土之外的國際體系,才真正的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怪蜀黍老曾 的精彩文章:

越南國防白皮書要求強化自給自足,理想豐滿但現實骨感
中國第二艘國產航母將有大幅度技術跨越,性能將比前輩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