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低情商的「善良」是人性最大的惡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低情商的「善良」是人性最大的惡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越想越氣」。

很多人覺得大度是一種美德,面對咄咄逼人的人應該以德報怨,用善良去感化對方。

其實,你所謂的善良,是一種純粹的軟弱。

把軟弱當善良

自我壓抑、習慣性討好、沒有底線、拚命付出,這些看似為別人著想的善良品質,其實是內心對攻擊性的壓抑,是一種純粹的軟弱。

很多人認為攻擊性是不好的東西,會破壞關係,其實這是把攻擊性和破壞性混為一談。

當你內心感覺對方侵犯了自己的邊界,心裡極度不滿。

攻擊性的做法是明確告知對方,你的做法已經越過了我的底線,請你立刻停止;破壞性的做法是與對方發生肢體衝突,給雙方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正確的表達攻擊性並不會破壞關係,反而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太多善良的人都是把攻擊性當成了破壞性,所以不敢表達,進而一而再,再而三的沒有底線,討好別人,最後變成了一個沒有原則的老好人。

攻擊性是生命的動力

馬奎爾主演的《蜘蛛俠》三部曲很多人都看過,電影中,彼得·帕克就是一個善良的人,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宅男的所有氣質:羞澀、封閉、不敢表達自己。

但是當帕克被毒液侵襲後,我們發現他突然間變得有魅力了,他成了一個攻擊性十足的人,舉手投足間迷倒了很多女人。

這就是攻擊性的力量。這也是青春期時,那些打架鬥毆,學習不好的混混總能有女朋友,而那些本本分分的好學生沒有女生青睞的原因。

我們說女人都喜歡壞壞的男人,因為壞壞的男士身上是帶著攻擊性的,是散發著魅力的。

一個壓抑攻擊性的人,也壓抑了自己的生命動力,而精神分析的意義就是修通一個人被堵塞了的攻擊性。

壓抑攻擊性的原因

既然攻擊性這麼重要,為什麼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壓抑攻擊性呢?甚至有的人把攻擊性當成破壞性。

精神分析認為:兒童需要知道,在他表達攻擊性後,母親或其他客體仍能存活於世。

我們都知道,即使我們攻擊對方,最多也就破壞了關係,但對方的生命不會有危險。

但是嬰兒是沒有這個認知的,對於嬰兒來說,世界存在與否,都取決於他眼皮的開合之間。

當嬰兒睜開眼看到世界時,他就覺得世界是存在的;當嬰兒閉眼時,他會覺得整個世界隨之消失。

嬰兒的這種心理,我們稱之為全能自戀。意思是認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全能神。

既然嬰兒認為自己是全能的,那自然就會擔心,自己一旦發怒,一旦表達攻擊性,母親甚至世界都會被自己殺死。

溫尼科特說:如果母親在嬰兒的攻擊性下得以存活,那會讓嬰兒意識到母親不是他的一部分,不在他的控制之中。

母親得以存活的意思是:母親既沒有死去,也沒有離開,同時也沒有報復。

如果孩子在表達攻擊性後,母親懲罰孩子,就會讓孩子認為攻擊性是個可怕的東西,所以要壓制住攻擊性。

大多數人之所以壓抑攻擊性,就是這個原因。

嘗試表達攻擊性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和伴侶吵過一架後,發現彼此關係更加親密了;向同事發過脾氣後,對方更尊重你了。

這就是攻擊性的意義。

很多人在表達攻擊性之前,都會問一個問題:我到底應該怎樣做,才能正確地表達攻擊性,不至於破壞關係。

問這個問題的人基本都是壓抑了攻擊性太久的人,這時候你應該做的不是尋找方法,而是嘗試表達。

心理諮詢師會對來訪者說:只要你不傷害我的身體和你自己的身體,你無論想說什麼都可以。

只要不碰觸到對方的傷痛和傷害到對方,你就盡情地去表達自己吧!

軟弱的善良是最大的惡

軟弱的善良是最大的惡,這個惡不是針對別人,而是針對自己。

一次次的討好,一次次的放棄底線,換來的並不是真摯的友誼,而是對方變本加厲的要求。

你在善良中迷失了自我,最後成為了別人的「好人」,自己的「惡人」

真正的善良,一定是帶著刺的善良。

就像玫瑰一樣,如火一般溫暖人心,讓人看到世界的美麗,但是當有人妄圖把這份美麗佔為己有時,會毫不留情地刺傷對方。

願你我,都能學會真正的善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顏值與學習成績成正比?| 心理學解釋:長相與智商
心理學家:請遠離生活中那些三觀「太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