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怪誕關係學》:如何在人際交往中,提升你的競爭力?

《怪誕關係學》:如何在人際交往中,提升你的競爭力?

跟風看了最近大熱的電視劇《慶余年》,感觸最深的就是張若昀飾演的主角范閑在劇中的一系列化敵為友的騷操作。

從滕梓荊、范思轍到司理理、肖恩甚至是後期出現的海棠朵朵、北齊皇帝,這是一部劇中人物的敵友關係一直在變化的劇,上一秒還喊打喊殺,下一秒就稱兄道弟,我常常跟不上節奏。看過後仔細想想,這其實反映的是人際交往之間那些微妙而怪誕的關係。

正巧最近看了《怪誕關係學》,講的也是怎麼處理人際關係的那些事。

生活在人類社會,我們的工作、生活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關係:工作中要處理好與領導同事的關係,生活中要處理好與家人朋友的關係,路上遇見個陌生人都要想著「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生存法則。

頭疼的是這些關係錯綜複雜,稍微出點問題就讓人手忙腳亂,疲於應付。對此,書中的一些對關係解讀的「怪誕」想法,值得一看。

(一)人因比較而存在

人是社會性動物,這是一個普遍的認知。

我們的言行舉止都會受到所處社會的影響,大到選文選理,小到穿著打扮,都會跟現今的社會節奏保持一致,努力不跟社會脫節。

但是,我們是怎麼做到跟上社會的節奏的呢?

兩個字——比較。

社會上的優秀與惡劣,都是有一個相對的標準。人們通過跟這個標準作比較,來感知自己是否合群,判斷自己是否會被社會淘汰。

這其中,比較又分為兩種——上行比較和下行比較。

上行比較簡單講就是跟某方面比自己優秀的人作比較,從中獲得前進的力量。

看奧運會時我們經常會發現,當一個選手遇到一個與他旗鼓相當、稍強一些的對手時,選手的發揮會相對更好一些。這是因為出於人們對超越對手的渴望以及對落後的恐懼心理,通過與優秀對手做出的上行比較,人們激發了內心潛能,得到的效果會高於預期。

但也有反面例子。

活在媽媽口頭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長得好,成績好,運動好,會唱歌,會跳舞還聽話懂事,不讓家長操一點心。

做家長的常拿他們來激勵小孩:「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每次考試都考一百分?多學學!」

這也是一種上行比較,是父母將自家小孩與優秀小孩做的上行比較,但往往會適得其反,自家小孩更多會產生逆反心理,反而更不愛學習。

下行比較有了上行比較,下行比較就更好理解了:跟某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較,從中獲得安慰。

一種是在某方面很優秀的人身上找不如自己的地方,安慰自己。最常見的就是精神勝利法了:如「雖然我長得沒他好看,但我成績比他好啊!」、「雖然我成績不如他好,但是我會跳舞他不會啊!」等。

還有一種是跟完全不如自己的人做比較,如在學校時有成績不如自己的同學時,我們往往更樂於幫助他提高成績,一方面是滿足自己的幫助慾望,另一方面也是在展示自己的過人之處。

當然也有反面例子:

為什麼身邊有胖子的人更難減肥成功?

因為見識過胖子們的飯量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比較,人們會在潛意識中覺得:他都吃這麼多了,我再吃一點應該沒什麼關係吧!

於是也越吃越多,減肥遙遙無期。

合理運用好上行比較和下行比較,在缺乏動力的時候多向上看看,在沮喪時多向下瞅瞅,日子過的好像也沒那麼難了。

(二)權力感讓人自信

人們之間產生的競爭關係本質是在爭奪權力的歸屬。

從遠古時期爭奪優先進食權、優先交配權,到封建社會皇權相權的鬥爭,再到如今生活、職場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人們爭奪權力的影子。

不得不說,權力可真是個好東西。

不僅在人際關係中,擁有較高權力的人享有發號施令的權力;在建立自信這方面上,權力感也能幫助你迅速建立自信。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黛娜·卡尼做了一個實驗:請實驗者站直,雙手叉腰,保持這個姿勢幾分鐘,然後反觀自己內心的感受。

實驗者表示比起雙手放腿上,規矩地坐著,雙手叉腰的動作更能讓他感受到控制力。

這是因為雙手叉腰這樣的延展性動作更能讓人感受到控制力,而感受到控制力是人們認識到權力的關鍵,有了權力自然而然就有了自信。

這裡需要提到等級制度。

在等級制度中,權力感的體現是最明顯的。

權力高的人對權力低的人享有全部或部分的支配權,如古代的封建制度要求人們從身到心都要接受帝王的支配,而現代的職場制度則要求職員們在工作時間內接受領導對自己工作的支配。

但這不是說,等級制度就是百分百的壞事。

一個組織想要穩定、有秩序地運轉,進而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就需要上有領袖,下有工人。

領袖掌舵,把握工作項的整體進展;工人執行,確保每個工作項順利落地。

等級制度在讓領袖們享受至高無上的權力感的同時,也給底下的工人看到向上的成功景象,激勵工人努力工作,向上獲取權力感。於是工作效率提高,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

從本質來說,等級制度誕生的目的是想通過簡化社會交往的方式促進社會交往。

而這其中,正是利用了人們對於權力的渴求,以及權利感提供的自信。

總結一下,如果當你在某些場合急需充值自信時,不妨試著做些延展性動作,再回想自己獲得主動權的一些畫面,別的不說,壯膽有奇效。

(三)競爭是另一種形式的合作

權利感不僅能讓人產生自信,權力還能引發競爭。

這句話很好理解,權力不是街上賣的大白菜,不可能想要就有。當想擁有權力的人變多時,就難免需要競爭。

看完《怪誕關係學》,我推翻了以前對競爭的單面想法,換個角度想想,競爭也可以是另一種形式的合作。

老王想買輛車,去到店裡跟銷售說了自己的需求,很快就決定了要買什麼車。

這時候矛盾來了:

老王當然想花更少的錢買到這輛車,但是銷售是靠提成生活的,給老王便宜得越多,他賺的就越少,自然不肯輕易讓步。

一時之間,雙方陷入了僵局。

但換個想法,如果將這筆買賣看作一項合作呢?

老王想花更少的錢買車,銷售想靠賣車賺錢,雙方的目的都建立在買賣成交的基礎上,與其互不相讓地競爭,不如各讓一步,雙方合作讓買賣達成。

當然,現實也大多是如此,雙方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一談,老王讓一步,銷售也讓一步,這樣,老王用了相對較少的錢買到了車,銷售也賺到了相對較多的提成,皆大歡喜。

再說個呼應開頭的例子。

在《慶余年》中,化競爭為合作簡直就是主角范閑的看家本領。

拿他從澹州回到京都收服范思轍這件事來說,一開始,范閑與范思轍是處於競爭關係的,范閑一回京都,就有可能跟范思轍搶范家繼承人的位置,這可不是范思轍的娘柳氏想看到的,於是給還在澹州的范閑安排了多次刺殺。

但在范閑回京都後,先是巧言讓范老爺對兒子范思轍改觀,又讓柳氏明白她的計謀不成氣候,一番連消帶打的操作下來,不僅讓柳氏改觀,還順帶用《紅樓》的出版權收服了范思轍,將柳氏、范思轍這對母子拉到了自己這邊。

因為他明白,比起競爭,互相合作,雙方獲利更大。

最後,說說書名。

一開始看這本書,更多的是被書名吸引,想看看有什麼「怪誕」的關係能讓作者出了這本書。

但看完後,我的感受是,與其說怪誕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如說怪誕的是人心。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正是說明了人們思維的複雜與獨特性。

說到底,人心怪誕,還是因為人們不懂人心。

也正是因為人心善變且複雜,所以才會有了這麼多研究心理學的書籍論著。

越不懂越想懂,人類可真是個神奇的物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里人際關係表 的精彩文章:

工作壓力大,公司人際關係複雜,每天都在焦慮中度過,該走人嗎?
2020內蒙古阿拉善考面試技巧-走出人際關係應對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