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其實,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其實,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文/若溪華先生是大學教授,愛好文學。但是他卻選擇了做大生意。時運不濟,虧了500萬。事後他並沒有一蹶不振,而且這次挫折對他的生活沒有太大的影響。他總結了一下,是因為自己不適合做大生意。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優勢,他改行做出書這種小生意。經過了這樣的自我歸因後,成就了現在成功的他。阿梅有一個銷售經理的夢想,於是就去應聘。第一次工作還沒過試用期就被解聘了。她也明白自己做銷售經理有些許不足,但她沒有停下來提升自己或者轉行做更適合自己的,而是忽略現實,繼續應聘。一年下來大多數公司都是在短期內就把她解僱。後來她把這種失敗延伸到生活中,慢慢變得不自信。覺得對不起父母,不敢跟男性打交道,怕對方看不起自己。武志紅在《感謝自己的不完美》中說,「每一次挫折事件都是一次機遇,因為它暴露了自己的缺點和弱點。進行自我歸因的人會藉此完善自己。這樣一來,挫折就成了人生的一種財富。」如果自我歸因為外部原因,我們會選擇逃避,很難取得進步。久而久之也會對自己失去信心。相反如果在自我歸因時為內部原因,就會想辦法解決問題。而有時候自己知道是自己的問題,卻仍然無法做出改變。有一個人他特別不能忍受飢餓,否則就要大發雷霆。點餐送晚了,或者別人原因導致他吃飯晚了。他就會控制不住自己亂髮脾氣。後來他發現是因為小時候父親懲罰他,不讓他吃飯去罰站。小小年紀的他想反抗,卻沒有能力。因為父親對當時的他來說是那麼的高大。長期壓抑留下心裡陰影。知道這個原因後他開始嘗試理解父親。慢慢地他自己也跟著改變了。這三個故事都是來自武志紅的《感謝自己的不完美》。

看別人的故事也會不自覺地聯想到自己。這些年工作不是很順利。沒有一份工作能超過一年半。跟領導關係也很差,領導總是反應我太愛頂嘴,不聽話。日子過得特別煎熬,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而我一直抱著一個心態,你做的不對我當然忍不住頂嘴,為什麼要聽你的。因為常常這樣想,畢業幾年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幾乎沒有什麼改變。直到今年讀了一些心理學書籍,才知道這是心理問題。因為童年經常被父親打罵,不敢頂嘴,只能默默忍受。長大了把這種情緒不自覺的轉移到其他人身上。遇到跟自己意見不同,就覺得自己才是對的,控制不住自己去反駁別人。儘管曾經知道這樣不好,想努力改變自己,還是忍不住。

有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錯誤。而一味地去怪罪別人。

其實要想解決問題,永遠要從自己身上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我歸因 的精彩文章:

讀《社會心理學》——自我服務偏差
「媽媽,我不行」,孩子不自信,提高自我效能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