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蘇軾的一篇短文,不僅明晰輕快,而且揮灑自如

蘇軾的一篇短文,不僅明晰輕快,而且揮灑自如

蘇軾是北宋的大文豪,他的散文、詩詞千古流傳,繪畫、書法也堪為一絕。雖然多次被貶,詩人卻能隨遇而安,每次到達一個新地方,不僅結交了新朋友,還想方設法地置地安家,讓自己覺得有一種歸宿感。

蘇軾自小受過良好教育,無論遊記、碑傳、書信和隨筆都寫得如行雲流水,平易自然。他有時醉後高歌,有時夢醒低吟,卻都如信筆拈來,毫無綺麗柔靡和艱深晦澀。下面分享蘇軾的一篇短文,不僅明晰輕快,而且揮灑自如。

《文說》

作者:蘇軾

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雖吾亦不能知也。

先生在文中把自己的詩文比作「萬斛泉源」,平地里一日千里,險峻之處也隨物賦形。通俗地說,當作者覺得心中有話,不吐不快時,下筆就文如泉涌、信筆抒意,千變萬化、姿態橫生,沒有固定格式。所謂「滔滔汩汩、一日千里」,也就是指自己的文章氣勢磅礴,思路開闊,縱橫恣肆,大有一瀉干里之勢。

而「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展現出先生的文章觀察縝密、文筆細膩,狀景摩物、無不畢肖。而全文最精彩的感悟,則是「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這兩句非常抽象,需要細細品味,作者暗喻他的文章自然流暢、有意而言,意盡言止、毫無鑿痕。

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種脫離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既有好奇,又有對現實的不滿。他的《念奴嬌》,「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舉重若輕,閑筆紛出。

他的《前赤壁賦》,描寫月下泛舟時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而《記承天寺夜遊》,「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寥寥數語,不僅再現了深秋月夜的景色,而且感慨萬端。

蘇軾的詩文也是善於想像,更能引發讀者無盡的遐思。比如先生筆下的海棠貪睡,「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文中的牡丹害羞,「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風兒善解人意,「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還有野鴨知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些詩句既膾炙人口,又千古流傳,值得一讀再讀。

縱觀蘇軾的這篇短文,雖然只有不到一百字,卻形象地表達了先生詩文創作的特點與風格。東坡居士雖然仕途失意、人生多舛,但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也正像蘇軾自己所說,煙雨暗千家,詩酒趁年華。苦難並非一件絕對的壞事,有時候讓你化繭成蝶,有時候又會令你百鍊成鋼,只要你面對挫折時,從不後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袁枚的一首詩,但肯尋詩便有詩,靈犀一點是吾師
魯迅的一段雜文,溫馨浪漫,又著實令人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