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一切的自卑和懦弱都是源於父母對你的影響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一切的自卑和懦弱都是源於父母對你的影響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知有多少人的童年是在父母的打罵下度過的。

現代發展心理學已經證實,在兒童大概5歲左右,人格就已經完成了基礎構建,之後,整個人生的發展只不過是在這個人格模式上的重複和調整

兒童期人格奠定了孩子一生的發展基礎,因此,兒童的人格教育對每對父母、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意義重大。

正如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所說: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阿德勒認為,人的人格結構形成於童年期,要解決一個人的人格心理問題必須從他的童年著手。

個性的形成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且相對固定的個性。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合所表現的態度、行為可能會不一樣,但在這些不同的行為表象的後面,作為個體的那個真實的「個性」,是始終穩定,且具有明顯傾向性的。

一般說來,人們習慣認為,一個人變成什麼樣子,是因為他遇到了什麼事情。

但阿德勒提出,人格的構建基礎,並不是建立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這個人對事實的主觀看法上的。

也就是說,決定我們每個人的理念和行動的,並不是事實本身,而是我們對事實的看法和理解。

同樣的一件事情,甲這麼看,似乎很有道理,乙與甲的意見完全不同,似乎也能很有道理。

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看到的事實部分來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尋找自己的最佳方案,並由此形成自己的個性模式。

阿德勒認為,一個人到了5歲時,個性基本就定型了。所以童年時的家庭環境是一個人一生的基礎。

問題兒童的形成

托爾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個道理在孩子的成長中也適用。健康的孩子都是相似的,有問題的孩子各有各的問題。

自卑感

自卑感本來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正常的心理現象。

人自出生起,就本能地不斷追求發展,追求優越感。

人為什麼會有這種本能呢?就是因為我們本身不夠完美,這就形成了人的自卑感。

為了消減自卑感,我們才追求優越感,克服自卑感和追求優越感如同一個硬幣的兩個面,它們同時存在,是個體追求不斷優化、不斷趨近完美的動力源泉,也是驅動人格發展的內在動力。

所以阿德勒認為,自卑感是「生命發展的動力」。

兒童成長曆程中的各種行為也貫穿著克服自卑感、追求優越感的動機。

在兒童的成長經歷中,導致自卑感產生的原因很多:在兒童之間,疾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身體缺陷,外貌、體格的差異,兄弟姊妹之間的競爭,貧窮,父母對孩子過高的期望……這些都可能引發兒童的自卑感及不安全感。

同時,這些感受又會形成對兒童的心理刺激,讓他採取行動,努力去爭取平等地位,試圖通過獲得優越感而消減自卑感。

在追求優越感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為了達到父母的預期而過度追求優越感。

如果家長過分期望孩子出人頭地,並因此過度鞭策孩子,基於孩子希望獲得父母讚揚的天性,孩子會全力以赴,努力去達到父母的期望,但這些超過孩子正常能力範圍的標準,會帶給孩子巨大的身心壓力。

時間一長,孩子或者因為無法達到目標而自暴自棄,或者因為要竭盡全力而精疲力竭,形成身心創傷。

最後,孩子會認為無論自己怎麼努力,都不能超越別人,會認為自己笨,進而就形成了自卑的個性。

安全感的缺失

心理學家鮑爾比提出的依戀理論表明:父母對孩子的養育不僅僅是提供飲食,要使孩子健康成長,還要為孩子提供身體的撫觸、情感的交流與陪伴,讓孩子確信父母始終能保護自己的安全感。

在家庭中被忽視的孩子是很難有足夠的安全感的。

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和關愛時,孩子就感覺自己是一個完全沒有價值的人

被父母拒斥的孩子也一樣。他們被父母視為累贅和負擔,在被厭棄中戰戰兢兢地生活。

阿德勒說:教育者最為重要的任務,或者說神聖職責,就是確保每個學生都不喪失勇氣,並使那些已經喪失了勇氣的學生通過教育重獲信心。

每個孩子都有向上成長的生命本能

阿德勒提出,無論孩子看上去如何自暴自棄,家長和老師都不應該放棄他們。

鼓勵他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獲得自信與尊嚴,就如同把一些在一個果園摘不到果子的孩子,引入到另一個他能摘到果子的果園,讓他去摘取他能擁有的收穫,這些孩子一樣可以實現他自己的人生目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你之所以不被領導器重,是因為太努力了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只有自私的婚姻,才能走得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