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三觀太正不是件好事,請遠離生活中那些三觀太正的人

三觀太正不是件好事,請遠離生活中那些三觀太正的人

三觀,即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人際關係中,我們會發現三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大多數人都更願意和自己三觀相投的人待在一起,而三觀相投的人之間也更容易建立起親密關係。

另外,我們還會發現,有一些人三觀非常正,他們總認為人應該按照傳統、正宗、經典等標準而生活。這類人往往做事靠譜,是很好的合作夥伴。但是,在相處的過程中,他們也會無形之中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壓力。心理學家建議,我們應遠離生活中那些三觀太正的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習慣「教育」別人

和三觀「太正」的人交往,你會感到非常壓抑,因為他們總是習慣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你的身上。如果你不能按照他們的模式去做事,就會受到他們的鄙夷、指責,甚至對你教育一番。

他們規定了人在社會上應該如何做人處事,在內心給自己畫了一個框架。如果身邊的人沒有按照他所畫的框架生活,他就會認為對方是錯誤的,並開始「教育」對方。在他們自己看來,這樣做完全是為對方好。但事實上,這種總是喜歡「教育」別人的姿態實則是一種自大。他們在教育別人時,對方內心往往是不會感到愉悅的。

案例

王女士是一位諮詢者,她稱自己情場失意,丈夫堅持要和自己離婚。而離婚的理由很簡單,因為丈夫再也無法忍受她淡漠的性子,以及做任何事都必須按照她制定的框架去做。王女士費盡心思去試圖挽回,但丈夫心意已決。王女士認為,自己已經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了。

但是,諮詢者卻認為,這是兩人溝通出現了問題。首先,這並非是一種平等的交流,而是一方對另一方的說教,這種交流方式是一種無效交流。

真正的溝通必須具備這三種元素:創意(合適的時間地點)、笑聲(夾雜在嚴肅討論中)以及共處和分享。如果忽視這些元素,只一味對他人進行教導或糾錯,甚至嚴厲苛責,會讓對方失去發現和享受快樂時光的能力。

與他人交流時,應該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尊重對方的興趣和想法,順其自然相處。在溝通中,情感層面的相互認同是更重要的,如果雙方處於敵對狀態,講道理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給人帶來壓力

從精神分析角度來看,三觀「太正」的人通常有一定「精神潔癖」。他們不僅對他人要求苛刻,對自己更是極其嚴格。同時,他們會忍不住想去改變周圍的人,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因此,這類人在長輩或同事面前大多是彬彬有禮的,但作為伴侶或為人父母者就會給人帶來巨大的壓力。

案例

現在的一些追星黨,容不得別人對他偶像的半點質疑。一旦有人說了他偶像的一絲不好,他們就會破口大罵。這種就是典型的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他們永遠覺得自己才是對的。

諮詢師認為,這樣的現象在生活中數不勝數。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的觀點被他人認可,卻忽視了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和局限性。用自己的觀點去衡量群體的三觀會讓人身心疲憊,自己也得不到更好的成長。

每個人活在這世上都是不容易的,都有自己追求的生活方式。與其去講道理,讓別人認同自己,不如學會去包容、尊重以及理解別人的不同,而不是盲目自大。

不能接受別人和自己不同

弗洛伊德曾將人格結構模型分為了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位於無意識中的本能、衝動與慾望構成的,是人格的生物面。超我是人格的社會面,是道德層面上的我,而自我則是介於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三觀太正的人,其明顯特徵就是超我比較強,本我比較弱,自我偏向超我。

這類人在很多時候會去傾聽別人說了什麼,卻很少考慮這些話語背後的真正含義。他們做事總是中規中矩,喜歡按照固定的一套標準去做事,往往給人刻板、枯燥、虛假的印象。

三觀太正的人,大多時候都生活在理性中,無法表現出真實的自己,因而顯得刻板沉重。之所以說不要和三觀太正的人交朋友,根本原因在於同他們交往是對自身能量的消耗,會讓你感到相當疲憊,並且還會在無形之中讓你產生對自我的懷疑和否定,非常不利於你的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最實用的五種心理學現象,請悉知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只有自私的婚姻,才能走得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