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鶴唳華亭》中鬥茶體現了一種怎樣的文化?悲哀人生當中一種內省

《鶴唳華亭》中鬥茶體現了一種怎樣的文化?悲哀人生當中一種內省

茶,發源於中國,早在茹毛飲血的時代就已經發現茶,並且利用茶。茶葉的發現,早在人類文明用火燒食物之前就已經存在,像是生活在雲南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便保留了以前的一些生活習俗,他們有的直接生吃茶葉,從茶葉從茶樹上採摘下來直接咀嚼,而在雲南地區的基諾族則是將新鮮的茶葉放入碗中搗碎,放上調料,做成冷盤直接食用,這種食用茶葉的歷史也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而到了新石器時代,有了火,有了陶器等器皿,茶葉便開始煮成湯來飲用了,但是那個時候的茶葉功能可能就是充饑或者是治療疾病。發展到秦漢時期,飲茶之風也開始有了比較大的發展,這個時期的茶開始當作飲料來飲用。魏晉之際飲茶之風則更盛,這個時期文人雅士咸集,飲茶也逐漸有了文化意蘊,不再簡簡單單看其藥用價值,或者當作飲料來喝,而是從獨特的文化角度來看茶葉了。發展到隋唐,飲茶之風氣早已經遍布全國各地,飲茶也成為文人雅士的愛好,世界上第一部最完備的綜合性茶學著作,《茶經》也在唐建中元年問世。

唐代茶文化的發展也與當時唐代的經濟文化繁榮有關,唐代幅員遼闊,經濟發展比較迅速,人民生活比較富足,唐詩,唐傳奇等文化發展也頗為繁榮,在這樣的背景下,為茶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佛教的傳播,佛教茶事盛行,僧人需要飲茶修鍊,佛教也將坐禪,飲茶列為一項重要的儀式,而信佛的人也會效仿之。

發展到宋代,眾所周知的是宋代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而宋代文化的發展也似乎到了一個高潮時期,宋代茶文化的發展較之於前朝也有較大的變化,文化界也有「茶興於唐,盛於宋」的說法。茶成為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每日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以茶為聘,以茶為禮也開始在宋代發展起來。茶葉在嫁娶之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宋代茶文化的繁榮也和宋代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就像柳永的《望海潮》當時流傳甚廣「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這首詞就著重描寫了杭州的繁華景色,可見宋代的商品經濟發展繁榮,而因為這首詞,據說金的完顏亮看到之後才起了侵略的野心,這樣繁華的都市,試問誰不會喜歡?因為商品經濟的繁榮,宋代出現了大量的茶肆,酒肆,在《東京夢華錄》記載「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鄰里,相互支茶」茶坊裝飾名人字畫,根據節氣時令的不同售賣不同的茶酒。茶坊不僅僅是飲茶的場所,也是在煩擾的生活當中放鬆自己的一個方式,此外還能認識不同的人,知道不同的消息。

不僅僅是在小茶館,宋朝的皇帝也是愛茶之人,宋徽宗更是鬥茶的行家,皇帝的熱愛,也促進了茶葉行業的繁榮與發展。不僅如此,茶文化的繁榮也促進了陶瓷文化的發展。

宋代的茶葉文化我們在現在的影視劇中也能看出一些。在最近熱播的《鶴唳華亭》當中就有鬥茶的片段。

茶是一種高雅的風尚,正如前文所說,唐代飲茶都是因為文人雅士眾多,他們將飲茶作為一種文化風尚,作為一種修身養性的飲品,但是到了宋代卻和唐代的飲茶風氣大相徑庭,一可能是和宋代商品經濟的再度發展有關,二則是和統治者有關,宋代的茶道不再想隋唐時期崇尚自然清凈,而是更加崇尚奢靡,而鬥茶之風也在宋代開始盛行起來。鬥茶的興盛提現了文人雅士對於茶的愛好,茶成為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有了更多的表現形式,有了鬥茶的風氣也促進了制瓷行業的發展。

鬥茶文化始於唐代福建建安一帶,到了北宋開始逐漸往北方傳播,在宋代的宮廷里茶風頗盛,據傳宋太祖趙匡胤頗愛飲茶,宋徽宗則更喜歡鬥茶,寫《大觀茶論》,將制茶的過程,茶樹的栽培,茶色的辨別,烹制的水質,鬥茶點茶之法全部表現出來。

而最能表現兩宋茶文化的就是鬥茶,鬥茶自然也是從飲茶,品茶發展而來,喝茶就像我們品嘗食物一般,要色香味俱佳,看茶湯的顏色,色澤,香味,喝下去可以讓人唇齒留香。鬥茶其實就類似與我們古代的斗蛐蛐,哪個蛐蛐鬥勝了就是贏了,而鬥茶則是看茶湯的色澤和均勻,烘焙好的茶葉要研磨成粉,壓成茶餅,鬥茶的時候要先用沸水將茶餅去除油膏以後再次烘乾,然後用銀質的容器研磨成粉,然後沖入熱水攪拌成糊狀,陸續加入熱水直到攪出水花。鬥茶用的水,水的溫度,還有盛茶的茶具都有講究,茶的多少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都是鬥茶輸贏的關鍵所在。

從出土的宋代各種茶具器皿之中也能看到鬥茶的痕迹,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鬥茶彷彿成了一種風氣,南宋畫家劉松年的一幅《補衲圖》一幅《茗園賭市圖》也展現了宋代鬥茶的場景。而在鬥茶備茶的實踐過程當中也逐漸出現了一種黑釉盞,這種器皿口比較大底部比較尖有利於茶的沉澱,上薄下厚也易於保持茶水的溫度,獨特的黑色也比較適合鬥茶所用,反襯茶水的顏色,因為它獨特的構造加上更加適合鬥茶,這種黑釉盞也因此成為貢瓷。

但是會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了,宋代一直是內憂外患,積貧積弱不斷的,為什麼還有這樣的士大夫會有如此的閒情逸緻來進行這樣福貴雍容的鬥茶活動呢?並且幾乎算得上是全民鬥茶。

宋代的文人已經不像是唐代文人一般擁有那樣的心境,由激情澎湃而逐漸轉向內斂,就像唐詩到宋詞的轉變,無論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歌,還是杜甫,白居易等人的現實主義詩歌,我們從中讀到的是詩的格律還有格律之外的激情,而從晚唐到宋代開始,文學風格也就逐漸轉變,意味著文人的心境也開始發生轉變,宋詞也由唐詩的那種蓬勃之氣變為了比較冷靜舒緩的感覺。雖然宋代士大夫人生可能是悲哀的,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而墮落,相反而是從內心的心境而改變,就像泡茶一般,在茶的洗滌中獲得悲哀之外的冷靜,苦中回甘,即使生活是苦的,總會峰迴路轉。

劉昭瑞在《中國古代飲茶藝術》當中也提到過宋代的鬥茶,宋代人為什麼孜孜不倦,如痴如醉,並且留下了許許多多描寫鬥茶而其中又充滿哲理又耐人尋味的詩文篇什呢?因為宋人擁有的是一種內省的精神,宋代文人墨客,不僅僅是將此雍容華貴的鬥茶作為一種娛樂方式,更重要的是從中參悟,通過苦味的茶湯而反省內心,清醒頭腦,他們認識到了人生的悲哀,人生的哲理,所以宋代才湧現出一大批具有哲理意味的文學家甚至是理學大家。

像是蘇軾,一生的仕途波瀾起伏顛沛流離,一生的經歷也成就了他文學大家的基礎,集儒釋道思想為一體,在他人生失意之時也是通過烹茶來參透人生道理的,茶賦予宋代文人的不只是像鬥茶本身那樣的輸贏,而是以一種參透人生的方式,士大夫的氣質在其中,即使是身處逆境也要以一種淡泊寧靜的姿態對待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省 的精彩文章:

大範圍降雪影響交通 黑龍江省內重要高速全部封閉
黑龍江省嚴禁自然保護區內建主題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