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我為什麼不後悔選擇心理學

我為什麼不後悔選擇心理學

作者 | 向伯

前兩天,一篇「勸退」文在心理學圈子裡刷了屏,也看到一些同學、同門或心理學同儕對這篇文章的評論;大學堂也發布了「2019年,你因心理學而收穫了哪些成長? 」徵集,到了新年,正好得空,也談談我的想法。

首先,幾年的心理學學習,讓我在讀完這篇文章的時候,能首先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表達情緒,表達ta對本科四年沒有學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不滿。並且作者表達的都是個人真正的思考。因此,我會讓自己避免因為不認同這篇文章的觀點,就讓自己站在高處,對其展開批評。

我是北師心理出身,其實我能感覺到,在本科畢業時,同學裡持有和這位作者相同或相似觀點的同學大概並非個例。我自己也會反思,幾年來到底學到了什麼?心理學帶給我怎樣的影響?乃至心理學到底是什麼?

這位作者認為,心理學這個學科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問題,它不斷和哲學等「文科」脫鉤,以至於自我消解,研究者似乎陷入「市場幻覺」,學術和應用之間產生巨大鴻溝。其實這些都不是新的批評了,在心理學中,研究可信度vs可推廣性、問題中心vs方法中心的拉鋸始終不斷。

但在目前,全球心理學總的趨勢是越發心理科學化,越發將psychology與psychological science等同,將科學實證作為心理學的核心。

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對於很多生活中的現象,我都可以基於哲學、人生經驗甚至常識給出解釋或預測,但這些觀點並不具有普適性,如果我相信這些觀點,它們可能對我就是好的、有用的,但我也可以不相信;而心理學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採用科學實證方法,試圖讓結果對我適用,對你也適用,試圖讓我們在理解世界、社會、生活時,能多一點確定,少一點個人化的「信則靈」。

但要保證這樣的科學性,就必然會犧牲一部分研究對象的範圍,因為只有可以證明的問題才能研究;也必然會犧牲結果的可推廣性:第一,對概念的操作定義會將概念精細化,並不能囊括一個概念在生活中所有的內涵和外延;第二,心理學研究其實是在積累效應量,一個0.3的相關,說明自變數對因變數的解釋率還不足10%,需要多個比較獨立的自變數累加才能達到對一個因變數較高的解釋率,所以很難說某一個研究的結果就能對生活有多大意義。

這也是很多心理學研究者不願意做科普的原因,並不是他們在搭「空中樓閣」,也不是所謂的「皇帝的新衣」,而是他們深刻地知道自己的研究結果不足以給出確定的對生活現象的解釋。很多寫心理學書的作者,都是在某一領域深耕數十年,相信自己的研究成果已經有了足夠的解釋率,才讓自己的研究為大眾所知。

所以,心理學研究結果或者說「知識」確實和實際生活有一定距離,但不能據此就說心理學不好,這本身就是一個取向問題,你當然可以選擇離生活更近、但更個人化的人生哲學,只是目前整個心理學的取向是科學實證的。

圖片來源:知乎圓桌


不僅如此,心理學還將更加科學實證。過去的十年,心理學經歷了一場巨大的變革,由可重複性危機發軔。過去的心理學研究,樣本量不夠,缺乏對研究實踐的監管,因而很多顯著的結果不能重複,效應量也被誇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心理學不僅沒有「崩潰」,研究者們反而團結一致,積極推行更嚴格的研究實踐方式,使心理學成為一門更嚴謹的科學。從某個角度說,這一轉變或許會讓心理學「更遠離現實」。40年前心理學普遍的研究方式是想出一個效應很強的研究問題(也就是解釋率很高的預測變數),然後只用招募10名被試就能得到顯著結果。這些結果或許有趣,也更容易被理解、被應用於現實;但這些結果往往是被誇大的,甚至是假的。心理學的選擇是,在「假的但容易理解」和「真的但難以理解」中選擇後者。

那是否心理學就會離公眾越來越遠,甚至學心理學也離理解自己越來越遠呢?或許對心理學「知識」來說是這樣,但對心理學這一學科來說,和「知識」同樣重要的是觀念

至少對我來說,學習心理學不斷影響著我的觀念,如何看待身邊發生的事情,如何自省,如何理解情緒、態度,這些都是在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受到影響的;而心理學賦予了觀念以科學實證的內核,讓我能更批判地看問題。了解共情的研究結果,帶給人的影響或許更多是提醒自己共情;學習基本歸因偏差,更多也是用來認知重評、調節情緒。

我現在在做心理學圖書編輯,深感心理學對公眾的影響,更多的也是觀念而非客觀研究結果的傳遞,是心理學人有科學實證為基礎的觀念對公眾產生影響。當然,心理學人也會有一些看待問題的共同點,雖然心理學努力想要科學、中立,但始終會受到觀念的影響,就像這位作者指出的「看待問題外部化」,著名心理學家鮑邁斯特也指出「心理學家好像總在為別人找借口」。看吧,心理學家也在不斷反思,讓這個學科更加多元化。

心理科學認為精神分析是錯的,瞧不起精神分析嗎?其實並沒有這一說,心理學確實很喜歡指認「偽心理學」,因為這些偽心理學總是試圖用「科學」來解釋它們僅憑經驗、猜想得出的觀點。心理學並不反對「非心理學」,比如精神分析中的很大一部分,只是不把它納入心理學的範疇。比如占星學,僅僅占星的話,有人信,那心理學家也不會跳出來反對;反對的是有些占星學竟然試圖用「引力」等可證偽的理論加以解釋,這樣才叫「偽科學」。其實,精神分析如今仍活躍於心理諮詢治療的臨床和研究之中,要不然為什麼普心、人格、變心都要講精神分析理論呢?

最後回到北師心理的問題上。北師大的心理學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最大的問題或許就是不能通過課程幫助學生建立對心理學基本的認識,即背後的科學哲學原理(至少對我來說如此,上文中說的這些都是到荷蘭讀研以後才學到、領會到的)。從課程上來說,北師心理的本科生課程涵蓋了心理學各個基礎分支;從科研訓練上來說,學院鼓勵學生從大一就開始進組,從大二就開始做自己的研究,但缺乏更上位的指導,導致學生在學習和做科研的過程中都多少有點稀里糊塗。我對心理學的理解基本形成於在阿自由Joshua Tybur老師的高級研究方法課程,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對「零假設顯著性檢驗到底是什麼」「可重複性危機」和「心理學研究受到的意識形態影響」的討論,這些是在北師(我相信是幾乎所有國內高校)的本科心理學課程中都不會涉及的,但在我看來,這些才是理解心理學到底是什麼的核心。北師心理的本科生培養更多的是「自由發展」,相信會有一些學生在本科期間就靠自己讀書、看文獻領會到這些,也會有一些學生跟著導師做研究、發paper而獲得了對心理學科研深刻的認同感,但我還是希望,能夠通過培養計劃的調整,讓每一個學生都更深入地理解心理學。

能夠對生活有更客觀的理解,難道不吸引人嗎?要理解世界、理解生活,本沒有簡單的答案,沒有一勞永逸的途徑,是否學心理學是一個選擇,而正是選擇讓你成為了你。

新的十年,北師心理和整個心理學領域元氣滿滿,發展令人期待。

對於勸退,去年有兩個字特別火來著——不退。

作者介紹:

作者向伯為北師大心理學部2017屆學士、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U Amsterdam) 2019屆社會心理學碩士,現為華章心理圖書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存在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多學一些心理學吧,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
心理學:你相信有「無條件的愛」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