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師父說:行善有度,恰到好處

師父說:行善有度,恰到好處

師父說:凡事皆需有度,過了,就是敗

文/芨芨草

紅葉滿山的季節,我和朋友去爬山。路過寺院的時候,順便去看望老師父。師父正好有客,見到我們,熱情地招呼我們一起坐。

我們也不好意思立即就走,於是坐了下來,一起閑聊了會。坐下來才知道,原來來見師父的客人是來尋求解惑的。他說他有一件事,窩心了好長時間。

這客人說,自己一直不是吝嗇的人,也喜歡樂善好施,但就是弄不懂,為什麼人心會貪婪成這個樣子?

原來,這客人從十幾年前就一直資助他的堂弟。本來自己是一片好心,也不求堂弟回報什麼,但沒想到,堂弟一而再,再而三地來向自己要錢,並且數目一次比一次多。

最後一次,這客人終於有點生氣了,所以對於堂弟的借錢給予了拒絕。但沒想到,這一拒絕,竟然讓堂弟十分惱火,兩人因此吵了一架。

所以,這位客人來找師父解惑,是不是自己做錯事了,才會有這樣的「報應」?

師父聽完,微笑著說:「你幫過度了,過度了反而不好」。師父於是給我們講了「過度」的道理和例子。

一,行善有度,恰到好處

聽著師父的話,我不禁想起自己看過的一個小故事,也是關於行善的。其實,行善是一種好的行為,但如果不把握行善的度,反而會給自己帶來煩惱,也給他人帶來更壞的後果。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在一間寺院的附近,有一隻山羊受傷了,於是有很多隻山羊 從四面八方趕來照顧它。寺院的師父於是問弟子們,那隻受傷的山羊最後會怎麼樣?

眾弟子紛紛說,那隻受傷的山羊最後傷好了,也懂得了報恩,於是也總去做好事。

師父卻說:「不是,山羊最後死了。」

死了?弟子們十分不解,問為什麼山羊會死了?師父說,因為來照顧受傷山羊的其他健康山羊太多,於是他們吃光了寺院附近的青草,這隻受傷的山羊反而被餓死了。

本來是做好事想來照顧受傷的山羊,最後卻奪走了它賴以生存的草地,讓受傷的山羊活活餓死。

這個道理,其實就和前面這位總是資助堂弟的客人一樣。他以為自己是發善心做好事,卻沒想到反而激發了堂弟的貪婪之心和懶惰的性格。因為人一旦有伸手就能得到的東西,就很難再想要靠自己的能力去打拚。這位堂弟就是這樣。他把堂兄給的錢當成是理所當然了,所以得不到的時候,他就發火,就會覺得堂兄不夠意思。

人性的貪婪,有時是出人意料的。所以師父最後說:「行善有度,恰到好處」。幫助別人,應該有個度,過了這個度,就會演變成另一種結果。

二,做人有度,拿捏分寸

師父還說,不僅是行善要有度,做人也要有度。比如這位堂弟,就屬於做人無度的例子。本來,得到別人的幫助,應該是要感恩的,也應該知道,別人幫你,不是應該的,而是好心。

只有知道了這個度,並把握了這個度,人才不會有貪婪之心。很多時候,做人不拿捏分寸,就容易迷失自己。

師父說,以前有個施主,為人很是猖狂,覺得自己做人做事都是對的。比如說,家裡什麼事都得他拿主意,別人一提意見他立馬就翻臉;比如說,在跟朋友交往中,也要凡事以他為主導,稍有不順他的意,他也立馬就翻臉。

所以,弄得別人都怕他,也煩他,寧可躲著他,也不願意和他當面說話。這樣的人,也是做人無度的。

後來,這位施主無意中結識了師父,在師父的教導下,性格變了很多。至少,現在做人做事都學會收斂了,知道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以自己為中心等。

人是感性動物,情緒是最能左右心性的東西。如果人不能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學會掌握做人的尺度,就很容易成為一個失敗的人。

所以人生,不管做人做事,都要有一個「度」。這度,其實就是一把尺子,控制著一切的標準;這度,也是一個界限,告訴你,哪裡是不該跨越的。

聽著師父的教誨,我也思考著自己的做人做事,告誡自己也要好好把握這個「度」,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夠「適度」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荒原芨芨草 的精彩文章:

父親說:這世上,能依靠的人只有自己,靠別人永遠沒出息,記住了
十一月,走好;十二月,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