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看這3點

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看這3點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 有書不雨亦瀟瀟 · 主播 | 阿成

有書君說

提起曹丕,大家或許覺得他文韜不如弟弟曹植,武略不如弟弟曹彰。

可偏偏就是他,繼承了曹操的基業。

其實曹丕的政治權謀里,有三大才能,是曹操其他兒子比不了的。

這也是曹丕最終獲得大權的制勝法寶。

今天,就跟有書君一起領略曹丕的故事吧。

曹操在臨終前,曾這樣評價自己的四個兒子:

「孤平生所愛第三子植,為人虛華少誠實,嗜酒放縱,因此不立。

次子曹彰,勇而無謀。

四子曹熊,多病難保。

惟長子曹丕,篤厚恭謹,可繼我業。」

話語間,曹操最愛的是曹植,早已將曹植作為心裡的繼承人。

但曹植為人過於放縱,做了很多荒唐事,以至於曹操最後對他心灰意冷。

而對於曹丕,曹操不贊其文,不贊其武,貌似只是因為別無選擇,才會選他來做繼承人。

其實,王位之爭,在乎權謀。

曹丕最後之所以能脫穎而出,靠的可不是運氣,而是實打實的高超手腕。

原來,這個眾人眼裡「平平無奇」的世子,才是真正有著帝王資質的潛力股。

慧眼識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對於曹丕成為繼承人一事,很多人認為是他運氣好。

曹操數子,英才寥寥。

曹沖年幼聰慧,有「稱象之才」,卻不幸早夭;曹植名滿天下,文采卓絕,卻嗜酒放縱。

因此挑來揀去,竟只剩個「篤厚恭謹」的曹丕,最適合坐上那個位置。

其實,大家在下此定論時,多半忽略了一個事實:

曹操不只是個父親,還是一代梟雄,他的眼光始終毒辣。

曹植雖好,但他終究只適合做個有風骨的文人。

而曹操需要的,是一個能擔起大任的政治家,一個有權謀、有決斷的王位繼承人。

因此,他再偏愛曹植,再不喜曹丕,卻始終頭腦冷靜,按照兒子們的本性為他們選擇合適的路。

曹丕的脫穎而出,早在他收服司馬懿時,便已經註定。

司馬懿伏膺儒教,聰明博學,曹操幾度想將他收到麾下,但司馬懿借口身患風痹之症,始終拒絕。

後來雖被曹操威脅招收,但仍舊我行我素。

當曹操讓族弟曹洪親近他時,他卻堅持不與曹洪交往。

曹洪心中記恨,便去曹操面前詆毀司馬懿有不臣之心。

曹操也覺得司馬懿有「狼顧之相」,於是便對曹丕說:

「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以後必會幹預我們的家族之事,你要小心提防才好。」

曹操雖然處處猜忌司馬懿,但曹丕卻覺得司馬懿才華出眾。

與他交好不說,還事事維護,保他周全。

這也為日後司馬懿輔佐曹丕、屢出奇策,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在後來的奪儲之爭中,由於司馬懿等人的支持,曹丕終於擊敗曹植,拔得「世子之位」。

曹丕一直對司馬懿信任有加,甚至在臨死之前,還喚司馬懿一乾重臣入殿,並對自己的兒子說:

「這裡的幾位重臣,都是忠肝義膽之人,你一定不要懷疑他們。」

曹丕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僅慧眼識珠,也懂得什麼樣的人才是他目前最需要的人才。

他尊重父親,畏懼父親,但不代表永遠受制於父親。

曹操猜忌司馬懿,而他卻多次維護司馬懿。

司馬懿於曹丕而言,正是可堪大用,兩人的結合也是各取所需。

或許,自曹丕選擇司馬懿那一刻起,命運的天平就已經開始向他這邊傾斜了。

演技高超:才華不夠,眼淚來湊

在曹魏繼承人的問題上,曹操一開始是偏向於曹植的。

這讓曹丕很是不安,於是他派人向謀士賈詡求教自安之術。

賈詡說道:

「願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

賈詡可以說是曹丕政治鬥爭的啟蒙老師,簡簡單單、看似敷衍的幾句話,卻一下子點中了要害。

曹丕若想勝過曹植,那就只能在為人處世上下功夫,用低調仁孝來對抗曹植的才華橫溢。

有一次,曹操準備帶兵出征,臨行之前將兒子們叫到身邊,讓他們賦詩送行。

曹植文采斐然,不一會兒便賦詩一首,大肆稱頌曹操的功德;

旁邊的人都矚目讚賞,曹操聽了也很高興。

此時的曹丕慌亂極了,雖說他文才也不差,但比起曹植來,還是有些差距的。

此時,曹丕的謀士吳質悄悄在他耳邊說道:

「不必擔憂,魏王臨行之時,您只管哭就好了。」

曹丕心思一轉便通曉其意。

以文采相碰,他是以卵擊石,倒不如揚長避短,好好演一場親情戲給父親看。

於是,在辭行之時,曹丕淚如泉湧,當場大哭起來。

曹操見他如此純孝,眼圈也不禁紅了起來,一下子把曹植的稱頌忘得一乾二淨了。

曹操是君主,但更是一個父親。

魏國之內,為他歌功頌德之人不在少數;

但為他的安危擔憂不已,甚至嚎啕大哭的人卻沒有幾個。

曹丕的眼淚,無疑擊中了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還有一次,曹操要考驗兒子們的應變能力。

他讓曹丕、曹植兄弟倆出城,卻暗下命令讓守城門的人攔住他們不準出城。

曹丕出不去城,只能老老實實地哭著回來了,而曹植卻在楊修的慫恿下,直接斬關而出。

比起曹植的殺伐決斷,曹操更加欣賞曹丕的仁慈寬和。

曹植雖好,但卻過於隨性放縱。

反觀曹丕,雖不及曹植聰慧,卻善於偽裝自己,用感情牌成功打動了曹操的心。

善收人心:內和宗族,外攬士族

曹家兒郎中,有人年少成名,聰慧異常;有人英武勇猛,萬夫莫當;

也有人文才出眾,天下無雙。

唯有曹丕,雖然文武兼備,但放在兄弟堆里卻好似「資質平庸」,無一拔尖。

但就是這「資質平庸」的曹丕,不僅入了曹操的法眼,還得到了魏國眾臣的支持。

其實,較之其他兄弟,曹丕亦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那就是總能在恰當的時機,用恰當的方式收攬人心。

在曹操征討高幹的時候,曾讓曹丕留守鄴城。

曹丕愛好廣泛,尤善擊劍和射箭,因此也分外喜愛狩獵。

在駐守鄴城的這段時間裡,他整日里「外出打獵,變易服乘,志在驅逐」。

曹丕的不務正業引起了名士崔琰的強烈不滿。

這崔琰出身於清河崔氏,是地地道道的世家大族,而且為人剛正不阿,就連曹操也懼他三分。

崔琰見曹丕整天騎馬打獵,認為他耽於享樂;

於是便寫信批評曹丕,勸他改過自新。

這一封信看得曹丕冷汗直流,對於崔琰的直言勸諫,曹丕很是感動。

他不僅立馬燒掉自己打獵用的器具和服裝,還親自去向崔琰道謝。

曹丕知錯就改、折節下士的名聲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鄴城,世家大族和滿朝文武也因此對他讚譽有加。

一個能夠剋制自己慾望,並光明正大改錯的人,自然能聚攏人心。

曹丕僅僅用了這麼一個小手段,就盡收鄴城人心,當真是手腕高超。

其實,曹丕不光在未得權時如此,就連登上大位成為皇帝後,也時時刻刻穩抓人心。

承著父親一統天下的遺志,他處事更加小心翼翼。

吸取前人教訓,迅速將權力控制在自己手中。

先升賞百官,鞏固自己的政治勢力,再從內部開始清洗文武官員,分配利益,收攏了不少人。

宗室重臣夏侯惇去世之時,曹丕正在南巡。

聽聞噩耗,他立即飛馬趕回,還親自為夏侯惇戴孝,將他風光大葬。

對內,曹丕能夠用真情籠絡宗族人心;對外,曹丕能夠用權術收攬士族之心。

因為他深知:人心才是他攀登高位途中,最夯實穩固的台階。

人活一世,限制重重,磨難重重,能真正做自己的人委實不多。

而曹丕,就是其中一個。

想當太子,就傾盡全力去爭,招賢納士,用人不疑。

想要女人,就不顧一切去搶,愛時捨命,不愛斷離。

想做皇帝,就用盡手段去奪,不拘手段,不看過程。

有人說他睚眥必報,薄情寡恩,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熱忱起來,卻讓人感動不已。

曹丕還是魏王世子時,與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交情深厚。

王粲文采斐然,和曹植並稱「曹王」,他和曹丕是很要好的朋友。

建安二十二年,王粲去世,曹丕悲痛不已。

王粲生前最喜歡聽驢叫,為了紀念故友,曹丕提議用王粲最愛的聲音送他上路。

於是來憑弔的人都各學一聲驢叫,這在當時也傳為一段佳話。

莊子說: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曹丕在曹操諸子之中,看似最為「無用」,其實卻是「可堪大用」之才。

這大概便是曹丕的過人之處吧。

記 得 拉 至 文 末 為 有 書 君 點 贊 哦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一個人過得好不好,身體最知道
你會跟誰結婚,早就命中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