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越是能激發你「陰暗面」的人,你越喜歡

心理學家:越是能激發你「陰暗面」的人,你越喜歡

我有一個黑暗的兄弟,每當我想他,他就從墳墓爬起來,把我埋進去,這想法真是迷人。——貝爾·格里爾斯

不知道為什麼,有的時候我們會迷戀上消極或陰暗,產生這種心理的內化原因是,我們清楚地意識到我們所承受的苦都是人本性之苦。

我們對「人」這個身份存有幻想,盡全力向這個世界求愛而不可得。這種想法,需要背負著醜惡可憎且永遠不可能完美的靈與肉,終其一生也無法擺脫來自生物本能的憐憫,更是對自己無法救人甚至無法自救的歉疚。

現象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看起來,做事方式、生活圈子完全不相同的兩個人最終走到了一起。比如,一個美好、優秀的人,最後和整日酗酒的男性走在了一起。

有的時候,我們自身明明清楚哪種人更適合於自己,但卻被另一種類型的人所吸引。

而這類人普遍是能激發我們陰暗面的人,其背後都有怎樣的心理隱喻呢?

結合發展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引論的觀點,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解釋。

自我厭惡

自我厭惡並不是先天形成的一種心理狀態,即沒有人天生便厭惡自己,而是在出生之後,從後來的經驗中習得了厭惡自己的這件事。

社會心理學家George Herbert Mead在他的「鏡像自我理論」中提到,人們會關注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並且使用這些話語來形成對自己的判斷。

大多數人在收到旁人對自己不好的言論時,會從內部消化這些負面評價,潛意識中則會產生自己就是在某些方面不行的心理暗示,從而逐漸形成自我厭惡。

這些外部負面的評價有時是針對個人的,如:從小被長輩指責,遇到困難先從自身上找原因,導致今後成人,碰到任何問題,都會習慣性認為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

Edward Higgins在他的自我偏差理論中提出了三個自我:

實際自我(Actual self):我們實際的身體及心理狀態,也是我們的現狀

理想自我(Ideal self):我們希望擁有的特質、對自己抱有的願景

應實現的自我(Ought self):我們認為自己必須擁有的,不可失去的特質

當人們意識到自我和超我之間差距太大時,便會覺得自己無論怎樣努力都不可能變成理想中的自己。

這些陰暗面的形成或許不會完全體現出來,但很容易被激發自身陰暗面的人所吸引,恨不得對方同自己融為一體,當需要(無關是否合理)不被滿足時,便會開始引發恨意,甚至用語言和行為的方式去中傷他人。

隱射心理

「隱射」起源於心理學中的精神分析學派,即我們總是容易將自身的想法、願景寄托在他人身上,並且難以控制。

比如:一些平時原則性很強的人,卻很可能被一些自由散漫的人吸引;放浪形骸的人總是被循規蹈矩的人所吸引。

這只是他們從對方身上找到了自己不具備的特質,但內心深處又極其渴望擁有這種特質,因此,產生對他人的自我隱射,從而產生好感。

我們不難發現,生活中,總是存在完全不是一種風格的人,最終深深吸引,走到了一起。

而自身願意被這類型的人所吸引,是因為他敢想並敢做你不會辦到的事情,能夠用另一種生活態度直面人生,你嚮往這種自由的生活。簡而言之便是,他能夠激發你內心深處的陰暗面,體驗和你完全不同的人生,你自然會引發對他的好感和寄託。

自我需求

「靈」對於人格陰暗面的影響,也可以解釋為集體潛意識中對個體潛意識的作用。很多時候,個體的陰暗面會附和集體陰暗面,甚至產生一種近乎於貪婪的慾望。

這便是太宰治所說的,「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會有悲痛的來襲。」

Burgo博士還發現,人對他人的慾望投射,是人們隱藏在自身潛意識中的與自我過高的期望。我們會拒絕接納自身的局限,因為無法成為一個完整的、完美的人,而憤怒,甚至輕視任何的不完美特質。

正如有抑鬱症患者的人會更傾向於和愛評價別人,甚至是自以為是的人在一起。因為,抑鬱患者通常對自身要求過高,而常常自責自己的不足。而那些自以為是的人,卻總是自我意識強烈,充滿了自信。

因此,抑鬱症患者應該遠離自以為是的人,即便他們擁有自己不具備且難以形成的樂觀心理,但這種自大不能帶來正面作用,反而會不斷消耗自身能量。

「生而為人,我很難過。」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接受自己開始,人生無常,應無為而治,順其自然。

總結下來,所謂越是能激發我們「陰暗面」的人,我們越喜歡,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在對方身上感受到了自己所不具備的特質,對方迎合了我們的需求,於是我們便產生了好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夢中出現「掉牙」意味著什麼?心理學家告訴你真相
心理學:「看臉」是人的本性,每個人都是潛在的顏性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