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就喜歡你看不慣我,還干不掉我的樣子!

就喜歡你看不慣我,還干不掉我的樣子!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 有書燕穿楊 · 主播 | 阿成

有書君說

三國是一個殺氣騰騰的時代,其中的陰謀詭詐之術多到令人目瞪口呆。

這是不是說如果想成事,就一定要用陰謀呢?

肯定不是,其實陽謀才是更厲害的招數。

下面請跟隨本文,一起來欣賞,諸葛亮是如何將「陽謀」發揮到極致的吧~

說起三國的風流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絕對是那個最靚的仔。

他的對手陰險狡詐,但是面對他卻無可奈何。

這並不是因為他比對手更陰險,而是他棋高一招,更善於使用陽謀。

所謂陽謀,就是我背地裡並沒有幹什麼見不得人的壞事。

雖然你明知我對你不利,你不喜歡我,但是你就是拿我沒辦法。

例如赤壁之戰之前,曹操想聯合孫權攻打劉備。

諸葛亮的對策,是讓孫權把曹操打回老家。

然後劉備抓住機會壯大自己,先滅掉東吳,而後再滅曹操。

和曹操打上一架,然後被劉備滅掉,對於東吳來說,這算哪門子的好主意?

所以當時東吳的謀臣們,多數都打算讓他們的主子孫權投降曹操。

但是諸葛亮卻完全沒有使用任何陰謀詭計,而是在光天化日、大庭廣眾之下,讓整個東吳接受了和曹操打一架的餿主意。

諸葛亮這次陽謀的完美展現,就是舌戰群儒。

來來來,掌聲響起來,讓我們看一下諸葛亮是以什麼樣的神操作,完美說服整個東吳的謀士圈的。

情緒穩定,沉著冷靜

其實東吳的謀士們,都知道諸葛亮的餿主意。

所以對他是壓根一點兒也喜歡不起來,恨不得用唇槍舌劍把諸葛亮紮成一個篩子。

張昭最先拿起了武器,他問諸葛亮:

「聽說先生您在隆中那個破地方天天睡大覺。

卻自認為是管仲、樂毅這樣的能人,請問您真的吹過這樣的牛嗎?」

聽聽!這話說的可真不好聽。

不過這還不算什麼,因為張昭又補了一刀,他說:

「您沒出山之前呢,劉備還是挺威風的。

不過自從用了您呀,就沒打過勝仗。

用了您之後,還不如不用呢!」

言外之意,這是說諸葛亮是個大忽悠。

出山之前把自己說得多麼好,出山之後連累了人家劉備,丟人現眼。

末了張昭還加了一句:「我這個人說話直,您別介意啊。」

話都說這麼難聽了,還讓人不介意呢。

大家見張昭開了個好頭,也都不甘落後。

謀士步騭就罵諸葛亮說:

「我看你呀,徒有虛名,不過就是個耍嘴皮子的說客!」

謀士陸績倒是沒罵諸葛亮,但是嘲笑劉備就是個擺攤賣鞋的小販,哪裡比得上曹操?

人家曹操是曹相國曹參的後代,是妥妥的貴二代。

言外之意,其實你諸葛亮也不過就是個天天種地的農民。

就算是現在進了城跟了劉備,也不過就是個農民工。

聽聽這話氣人不?

這還沒完呢,嚴畯、程德樞他們是怎麼說的呢?

他們說諸葛亮這都是強詞奪理,根本就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也不知道有沒有看過書,敢不敢列個書單吶?

看看東吳這些謀士們氣焰多麼囂張,說話多麼難聽!

這些話要是去罵周瑜,周瑜說不定當時就要罵街,或者氣得當場吐血。

但是諸葛亮呢,不但一點不生氣,還動不動就微微一笑,對答如流,一字不亂。

倒是把對方說得要麼惱羞成怒,要麼垂頭喪氣,要麼張口結舌。

可見,運用陽謀的第一條便是:

面對攻擊,不能被別人輕易挑動情緒,而是要淡定,控制自身情緒的走向。

擒賊先擒王

東吳的謀士這麼多,諸葛亮如果每個人都挨個懟一遍,那既浪費時間也未必效果很好,那麼還是主攻那個最厲害的吧。

東吳最厲害的謀士就是張昭,資格老,地位高,能說會道。

張昭說自從用了諸葛亮之後,劉備倒了大霉。

從新野逃到樊城,再從樊城跑到當陽,又從當陽退到夏口。

諸葛亮卻說:

「新野那種偏僻小縣我主公不過是暫時容身,不可能真的留在那裡。」

主公本來兵力非常少,但是我先後用了火燒和水淹等計謀,讓曹仁那樣的猛將都差點被嚇死。

就算是管仲、樂毅打仗,也到不了這個水平。

至於樊城和當陽的敗仗,那是因為我主公太仁義,一定要帶著幾十萬人民一起撤退,不忍心拋棄他們。

再說了,勝負本是兵家常事。

像咱們的高祖起先也經常被項羽打敗,最後在垓下一戰成功,這是韓信的功勞。

國家大事不能靠耍嘴皮子,作為重要的謀士,一定要有主心骨。

諸葛亮的這一番話,先是解釋了敗仗的原因。

原因當然不在諸葛亮,反而是諸葛亮讓劉備有了更多的勝算。

然後,諸葛亮用漢高祖類比劉備,把自己比作韓信。

意思是說來日方長,你就等著看我們崛起吧。

最後呢,則是暗搓搓地把張昭給罵了一頓。

意思是:大敵當前,你們的隊伍人心不齊——文官想投降,武將想打仗,最高領導孫權拿不定主意。

你這個東吳第一謀士不去統一思想,反倒在這裡跟我耍嘴皮子,真是可笑。

這一番話說的張昭是啞口無言。

搞定了張昭,諸葛亮對其他人都是速戰速決。

所以說搞陽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做到這樣,大局面就基本上穩定下來了。

攻心為上

諸葛亮似乎長了一雙透視眼,對東吳謀士們的內心看得清清楚楚。

對於張昭,諸葛亮說他只會耍嘴皮子,關鍵時刻計謀不足。

這不由得讓作為東吳第一謀士的張昭覺得好有道理,無言以對。

東吳的另一位謀士虞翻問諸葛亮:

「曹操現在有百萬大軍,一口就能把你們給吃了,你就不怕嗎?」

諸葛亮說:

「曹操那多數是烏合之眾,就算是百萬人馬也沒什麼,我們可不會那麼膽小。」

虞翻聽了,翻了個白眼兒,冷笑說:

「哎喲,你可真能吹呀。

你們從當陽跑到夏口這兒,然後又跑到我們東吳來伸手求救,還說自己不膽小呢。

你騙得了自己,可騙不了我。」

諸葛亮說:

「現在我們在夏口,是因為有別的打算。

你們東吳倒是有兵有糧,還有長江的天險呢。

就這樣,還非得讓你們的主子投降曹操。

你倒是說說,這到底是我們膽小還是你們膽小?」

一聽這話,虞翻就心虛了,然後一句話也不敢說了。

東吳的另一位謀士薛綜說:

「大漢要完了,人家曹操現在已經打下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你想用雞蛋碰石頭,我看是等著被滅吧。」

諸葛亮回答他的時候,特意加重了語氣,說:

「人生在天地間,既要盡忠又要盡孝。

你本是漢朝的臣子,卻為逆賊曹操說話,真是既不忠又不孝。

你這樣的人,沒資格和我說話,閉嘴吧你。」

不忠不孝這四個字對於身為文人謀士的薛綜來說,那得投下多大的心理陰影啊?

怪不得薛綜聽完,當時臉就刷地一下紅了。

諸葛亮的這一番心理戰,以毒攻毒,讓對方的形勢急轉直下。

旁敲側擊,指桑罵槐

諸葛亮說的句句在理,但還是有人不服,他們就在其它方面挑諸葛亮的刺。

比如嚴畯說:

「諸葛亮你強詞奪理,說的都是些沒見識的話,你讀過書嗎?

敢把你讀過的書列個書單嗎?」

言外之意就是:諸葛亮你不過是一個耕地的農民,你能看過幾本書呀?沒看過書就想在這裡指點江山吶?

我們知道,諸葛亮不可能沒看過書。

相反,他看過的書不僅非常多,還非常專業,根本不是這些東吳謀士所能比的。

那麼諸葛亮是不是要給大家開書單了呢?

諸葛亮可沒這個興趣。

要知道,一本本的書列下去,然後再每一本稍微講一下,怕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於是他說:

「做事之前天天到書里去扒拉金句,那是酸腐文人乾的事,這樣的人能夠興邦立業嗎?」

再說了,姜子牙還是個漁翁呢,就像張良、陳平這樣的能人,也沒見他們列過什麼書單。

我們這些干大事的人,怎麼能跟你們這些儒生一樣,天天舞文弄墨呢?

一句話說的嚴畯垂頭喪氣。

不過程德樞還是不服,他說:

「諸葛亮你就吹吧,我看你未必有什麼真才實學,怕是列出書單來被文人雅士笑話吧?」

諸葛亮不客氣地說:

「文人有兩種,一種是以文救國,一種是就知道瞎說。

那些文章寫了一大摞,但是話從來說不到點子上的人有什麼用呢?」

一句話說的不止程德樞答不上來,其他謀士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所以說,對於對方設的圈套,不一定非要硬鑽出來,更高明的辦法是不鑽進去。

諸葛亮舌戰群儒奠定了東吳抗曹的思想基礎。

東吳的謀士們明明知道,自己是和曹操對抗的主力,人家劉備大部分時間只要觀望就可以了。

但是,他們卻沒有辦法,只能這麼做。

這就是諸葛亮陽謀的高明之處:你可以不喜歡我,但是你就是奈何不了我。

記 得 拉 至 文 末 為 有 書 君 點 贊 哦 !

《三國》之「謀與略」系列

正在連載中

明天我們要講的是

劉備借荊州的故事

想知道更多三國精彩內幕

每天記得準時來收聽呦

如果喜歡今天的故事

可以在文末給有書君點個「在看」噢

不讓專欄飛走,請寵溺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一封給你的3000字情書
陳小春發飆,兒子一句話回應圈粉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