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想看清一個人的內心,只需要看他的購物習慣就夠了

心理學家:想看清一個人的內心,只需要看他的購物習慣就夠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你平時都有哪些購物習慣?

一個人的外部世界其實是內心的投射,而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行為,就能判斷這個人的心理存在哪些問題。

通過購物這件事,就能看到很多內心深處的秘密。

對購物上癮的人

德國有一項研究表明,導致購物上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購物的整個過程體驗很好,讓人更有自信了。

你隨便走進一個服裝店,店裡的導購都會迎上來,你想聽什麼他就說什麼,你的自信心就會急劇膨脹。

雖然你也明白,導購是為了賣東西才對你這麼畢恭畢敬的,但你在潛意識裡還是很享受這個過程的。

第二個導致購物上癮的原因是,購物會刺激我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

多巴胺是控制我們快樂的物質,所以購物的時候我們就感覺很好,但是一旦多巴胺回到正常水平,我們總覺得會有點不舒服。有研究表明,大多數購物者表示購物所帶來的快感不會持續超過一天。

所以人需要不停地買東西,讓大腦一直維持在一個高多巴胺的狀態。像煙酒這樣容易讓人上癮的東西也是這個原理,不停的抽煙就是為了維持一個高多巴胺的狀態。

英國喜劇男星拉塞爾·布蘭德(Russell Brand)的著作《從癮君子到康復者》提出了一個觀點:

我們之所以會上癮,除了商家宣傳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沒能看透消費社會「我買,所以我快樂」的陷阱。

換句話說,抽煙喝酒、暴飲暴食等上癮行為,都是在滿足我們的個人慾望,都隱藏著「我快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的價值判斷。

所以,「以自我為中心」才是上癮的深層本質

那些控制不住一直購物的人,其實是在追尋快感,但卻忽略了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忽略了這些真正的快樂。

在生活中,這樣的人需要你全天候的關注,每次談話時,話題總是圍繞他們而展開,這樣的談話總讓你感到筋疲力盡。

面對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你可以把他們從你的生活中剔除。如果他們不是你無法迴避的人,就切斷與他們的聯繫。

如果無法迴避,你就需要設定界限。比如,可以與他們吃午飯或者喝咖啡,但沒有必要邀請到家裡來,而且要注意掌握時間。

在交往中,你可以不給他們反饋和回應,這樣他們就會失去興趣。

最重要的是,你要學會說「不」,你可以是一個有愛心、有同情心的人,但同時也能對別人說不。

非理性購物

衝動消費越來越成為人們所探討的話題,每次雙11後,「剁手」都會成為熱點辭彙。

《超市裡的原始人》這本書用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當代人的消費行為。

我們現在的各種心理機制,至少也是形成在幾萬年前,就是狩獵採集時代。

在進化心理學看來,理解現代人的心理,不用想他們是現代人,你就想他們全部是原始人,甚至是森林裡的類人猿,他們的很多的奇怪行為,就全都能得到合理解釋了。

舉個例子,你看見一個人,買了一輛豪華車,上百萬的那種。你知道的,這種車,光從性能上講肯定不值這麼多錢,甚至更耗油,維修費用也更高,那他為啥買呢?

你可能說,他就是為了炫耀。但問題是,他的車,在家停在地下車庫裡,到了工作單位,還是停在地下車庫裡。

在路上開的時候,旁邊的人也不知道他是哪路神仙。這和穿金戴銀買包包不同,那還是能被周邊人看到的,這買豪車,他是炫耀給誰看的呢?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看,原因很簡單,我們的炫耀心理,形成在狩獵採集時代。那個時候,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小圈子裡,村子一般也就100多人。

這個心理機制一直保留到了現在,我們炫耀什麼,本質上都是炫耀給腦子裡假想的小圈子看的。

雖然現代社會的某些消費品,已經沒有這個作用了。但我們很難發現這個變化,仍然是用小圈子的坐標系來看待自己的行為

所有說,非理性消費是人類的天性,而那些能夠抑制住自己的天性,每次消費都經過深思熟慮的人,一定是個理性的人。

不僅僅是在消費方面,這種人無論做任何決定都會按照自己的偏好進行選擇,不會聽從原始的衝動。

結語

你自己有哪些消費的習慣呢?你覺得自己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你有對購物上癮嗎?

看起來只是個習慣,其實這些習慣的背後隱藏著我們的人性。

下次購物時,你可以問問自己——我是個怎樣的人?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超市裡的原始人》、《從癮君子到康復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只有自私的婚姻,才能走得夠遠
心理學:永遠在不要公共場合表揚一個人,原因有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