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何為唯識學?唯識學是心理學嗎?喜愛佛學的有福了

何為唯識學?唯識學是心理學嗎?喜愛佛學的有福了

1

何為唯識學?

唯識學是大乘佛學的三大體系之一,是繼大乘中觀學之後印度佛學的主流與核心。唯識學所依據的大乘經典有六部,即《解深密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出現功德經》、《大乘阿毗達磨經》、《楞伽經》、《厚嚴經》。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解深密經》,它是唯識學的主要依據。唯識學的主要思想和核心理論在這部經中都基本上提到了。

比如在間斷的六識外,確立了阿賴耶識的存在,作為輪迴的主體;在種識現起一切的思想下,確立了唯識無境的原理;在「一切法相品」和「無自性相品」中,提出了唯識的重要理論三性、三無性等。

從公元3到7世紀的500年中,唯識思想一直保持很大的優勢,對其他各種思想與學說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識者心之別名。唯識無境;或自萬有現象自識所變一面來說,稱為唯識所變。宣說一切唯識所現,所以又被稱為唯識學派。唯識學傳入中國以後,對中國佛學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佛教唯識學從「萬物唯識」的角度來分析人的變化,對人的深層次心理進行了分析和歸類。唯識學肯定心靈的強大力量、強調追尋生命的最初意義。通過唯識學的學習和修鍊,我們認識到人是一個有著靈魂和情感的生命。人的所思、所想、包括人的感情以及受感情所產生的行為,影響和作用著世界。

唯識學認為世間萬物,從本質上看都源自於「心」,它超越時空和主客體對立。在佛教唯識學中,人的心識分為阿賴耶識、摩吶識、意、眼、耳、鼻、身識等識,而物質世界本身也由心識來表現。

唯識學當中,萬物的共性在於「凡夫性」,這種「凡夫性」由第七識和第八識所決定,也就是說集體無意識是唯識學所包含的重要方面。唯識學指出,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來源於別業和共業,即來源於人的「習氣」,佛教中的「習氣」,指人類個體身上所包含的突出特徵,個人的習氣也來自於遺傳。無意識的作用表現在:決定聖賢之分、決定了由凡入聖的可能性、決定眾生輪迴。眾生輪迴不滅,八識輪迴不滅。

唯識學將意識稱為「種子」,它在條件俱具的情況下產生。而對於「自我」的認識。一方面唯識論不承認實際的「我」的存在,另一方面唯識論又提出來了「假我」的存在性有著超乎尋常的執著追求,即眾生集合體的存在。意識來自於個人或者群體在自我佛法修行當中的所產生的親身體驗。

唯識學認為通過自我修行,人可以逐漸改變身心系統,把身體和心靈調養到一個最佳狀態,即不生不滅,寂靜涅槃,由凡入聖。萬物輪迴和由凡入聖的生死解脫都是現實存在的,不是憑空虛無。

2

唯識學的思想源頭——《阿含經》

《阿含經》是原始佛教的根本經典,儘管《阿含經》中並沒有明確提出唯識的概念,但它卻是唯識思想的淵源所在。

業感緣起,也叫十二因緣,是原始佛教的重要思想,它揭示了有情生命流轉的基本規律。在十二因緣中,「識」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因為它是作為生命的果報體而存在。「識」不僅在入胎時有主導的作用,在每一期生命中,也具有執受有情色身的作用。任何生命體,在任何時候,都不能離開這主體的心識,因為任何生命都是精神與物質的結合體。有情生命由業所感,而業又是由心所造,一切以心識為本,有情的雜染和清凈都是以心為轉移。

儘管《阿含經》只談到了六識,但如果我們深入分析下去,就會發現六識並不能說明心理的一切,因為前六識有間斷的時候。要說明三世流轉,就必須承認在第六意識之外,還有更微細的心識,可以說它就是阿賴耶識的前身。此外,《阿含經》中講到了「四食」,其中「思食」和「識食」都包含著唯識思想的潛流,因為他們對於有情生命的延續起著重要的作用。

3

上座部對唯識學的影響和發揚

部派佛教大約在佛滅後120年開始形成,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部,即上座部與大眾部,其中上座部又分為分別說部、犢子部和說一切有部等。相對來說,上座部對唯識學的影響要大於大眾部,尤其是上座部中的說一切有部。

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是指現在盛行於東南亞的越南、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及我國雲南省傣族地區等的佛教。它是原始佛教時期之後,部派佛教中的一個派系。

南傳,是從其源流及地理而說,因為這個派系是由印度南傳到斯里蘭卡而後發展起來的。這一系的佛學,近代發展比較快,世界上已有許多國家的佛學者用各種文字翻譯和研究他們的典籍。

南傳上座部,大概為四類:

(1)流佈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國家的南方上座部佛教。

(2)興起于越南,而與儒道二教混融的混成佛教。

(3)過去在柬埔寨曾盛極一時的吉蔑民族所信奉的佛教。

(4)爪哇、蘇門答臘、馬來半島等地所傳的南海佛教。

上座部談到了九種心,其中「有分心」指的是平靜無念的心,大眾部認為一切眾生都有根本識。

經量部是說一切有部的重要一支,它建立了「一味蘊」,也叫「勝義補加特羅」,即細心識,用它來說明有情生命的流轉以及人的記憶與經驗。經部提到了「種子」與「熏習」,認為色法、心法各有種子,彼此互相熏習,這顯然與唯識學的思想有關。從一切有部分出的化地部提出了「窮生死蘊」,即是指在沒有解脫生死之前,一直存在的有漏心識,這也就是阿賴耶識的異說。犢子部建立的「不可說我」與唯識的關係非常密切,它就是輪迴轉生的主體,也是六識生起的所依。

順便說一下,種子與細心,本來是兩個東西,但後來唯識學者根據經義,很巧妙地將這兩種思想結合起來,構成了唯識學說的重要理論,並奠定了唯識義理的深厚基礎。

4

唯識學是心理學嗎?

唯識學不是普通心理學,而是修行者心理學,而且只對修行者才有用;你不修行就對你沒用,不修行的話,你就可以跟人家臭談,表示你很有學問,但是這有什麼用呢?學唯識學是為了要充實自己,踐行應用到生活

唯識學是修道心理學,這是一切學唯識的佛弟子,必須要知道的事。我們學性宗,參究法性或真如本性,但真如本性在修行的過程中會產生什麼樣的現象,就屬於相宗的內容,也就是唯識學的內容。

從初發心到種種修行的信解行證的過程中,你會有哪一些心理變化,會碰到怎麼樣的問題,種種修行的解斷證裡面有哪一些過程,你要深入唯識學才不會走錯路。光知道如來的左手很好,但是如果兩隻手都知道,那就更好了。佛及菩薩慈悲開示唯識正理,不為別的,是為了幫助佛弟子修習菩提正道。

唯識學所處理的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都是修道者在修行過程中會碰到的種種現象、問題、或困難,以及如何去面對、排除等,因此它是修道心理學。

唯識學是處理修行人的心理學,排除修行人的心理障難的心理學,因此,唯識學可說是一套專為佛法修行人設計的修道心理學,故不能把它當成一門學術尤其是心理學來研究。

學了唯識學的道理以後,你要用那些道理、方法來觀察自己的心相,去印證自己的心。

人的心性是無相的,無相故不可見,但心還是有種種煩惱,煩惱就是心相。

雖然心性本來是寂滅的,但你還是會有種種煩惱,還是會有種種痛苦,而種種苦惱都是相。

所以你要修道、證道是在哪裡著手?就是以不動的本性為主,去修那些相:初發心有初發心相,皈依有皈依相,受戒有戒相。依你的本性去發心、皈依、受戒、求法、修菩提。

如來成道稱為八相成道,所以你要知道,連如來成道都是相。

雖然依於性來講是本來成佛,但是先別談那個,因為眾生還是有眾生相,煩惱還是有煩惱相,六道還是有六道相,三界還是有三界苦相,輪迴還是有輪迴相,這些相都必須要了知。修行就在了性達相,所以好的修行左手右手都不能偏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村上春樹最有名的15句話,每一句都值得深思回味
對詩人弗羅斯特《荒野》的文本解讀:有韻律,重意象,帶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