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想要更好地修身齊家,這三本書你得讀讀,而且最好合起來讀

想要更好地修身齊家,這三本書你得讀讀,而且最好合起來讀

無為法對應的是有為法,有為法是什麼呢?按照佛家講,就是「業」。在塵世生活中,正是各式各樣的「業」在推動著我們前行,但同時也正是「業」讓我們不斷地產生著慾望和煩惱。

你說「業」是好還是壞呢,其實這裡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要看各人的情況具體分析,具體對待。「業」連接著人的心,心靈一旦產生結或者不解或者污垢,人的身體和心靈都不會暢通,發生停滯,心結連著習氣,連著萬千的情緒,如果我們處理不好自己的日常習氣,我們的世界就會跟著流轉。一旦處理不好,就會出現很多心理問題。

現代人深處慾望都市森林,這種心結或心理問題很容易產生,累積豆一定程度,就會顯現出來,給我們的家庭、事業、情感帶來很多問題。

佛教為何有做早課的習慣?其深層原因就是讓我們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氣,去除身上的貪嗔痴,培養正氣,遠離戾氣,遠離歪風邪氣。戒除貪嗔痴的習氣,是需要修養與做功夫的,一個人長期養成的惡習,不可能一朝改之,需要長期的修鍊和堅持。

這個「業」按照儒家或者更世俗的說法,其實就是我們平日里說的七情六慾。儒家講中庸,說「喜怒哀樂皆未發是中,發而皆中節是庸」,這是中國儒學文化和佛家文化在理解人的七情六慾方面的不同。佛家的有些宗派在理解和執行層面比較嚴謹,而儒家和老百姓不會如此,他們大概追求個字面或意義上的明白即可。尤其在老百姓那裡,畢竟實用才是第一位的。而儒家的學說也是一門實用為主、以生活具體情境展開的學問。

在儒家的個人修為上,我們必須得讀這幾本書,《論語》、《大學》與《中庸》,甚至最好是綜合起來一起理解,因為這幾本都是出自孔子之手,很多內容是相近相通的。

1,《論語》講孝悌忠信,講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論語》的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相依的範疇:倫理道德範疇——仁,社會政治範疇——禮,認識方法論範疇——中庸。仁,首先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態,這中真的極致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態就是「仁」。孔子確立德仁的範疇,進而將禮闡述為適應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係與待人接物的規範,進而明確「中庸」的系統方法論。「仁」是《論語》的思想核心。

其實,《論語》的修養核心,總結起來就是仁、義、禮、智、信。

通過仁,我們可以拯救溺愛的故失;通過義,我們可以汲取時代的智慧;通過禮,我們可以彌補缺失了的禮儀規範;通過智,我們可以提高自己的智慧和能力;通過信,我們可以培養好的社會環境。

2,《大學》講格物致知,正心誠意。

《大學》云:「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朱熹認為道理散見於事物上,需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格盡天下萬物,大道才能貫通。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格物窮理,最後能得出事物的原理或規律即可。而王陽明認為格物致知是致良知於事物中,在體驗事物的良知天賦中發現發展自己。他說,人人都有良知,但良知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才能逐步開悟,而這必然需要通過學習才能達成。致良知是終生不可停的需在事上磨的大學問。

王陽明比朱子高明的地方是,他認為無需窮盡天下事物。他說:「故稷勤其稼,而不恥其不知教,視契之善教,即己之善教也;夔司其樂,而不恥於不明禮,視夷之通禮,即己之通禮也。」王陽明認為,萬物一體,人人各自在自己擅長的方面致良知即可。

而在孔子眼裡,格物窮理式的學習、啃書籍,是次要的學習,踐行道、理、禮(致良知)才是最大的學問,真正的學問。能致良知的人才算是好學之人。所以,當哀公問孔子「弟子中孰為好學」時,孔子回答是像顏回這樣「不遷怒不貳過」的人。

從以上看,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是最接近孔子的原著思想的。

3,《中庸》則講喜怒哀樂皆未發是中,發而皆中節是庸。

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標準,中庸,中用,庸古同用。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指導人們做事要根據人的人性。

中,就是中道而行,所謂中道就是不偏,不偏就是不走極端。這是因為不能不行中道,而且也不應該不行中道。天在上,地在下,人居於其中。天道、地道都是人做不到的。所以要走人道,中道即人道,人道即禮義。人道即仁道,仁道是符合人性的,誰都不該違反,誰都應該照著做,而且應該一直做下去,這就是「常」,所謂「常」,即常有常存。故「庸者,常也」。

中庸之道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

「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的精髓。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宇宙萬物大自然)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結語:

以上三本書雖然講的方法不一樣,但是講的都是同樣的道理。即如何從修養上下功夫,做君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君子,獲得良知天賦,最終達到那個「道」,那個「一」(天人合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一位哲學愛好者總結的8個超級問答,既好看,又深刻
濟群法師:生命需要回歸,人性需要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