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不年輕了,你為何還恐婚?

不年輕了,你為何還恐婚?

過了元旦,一年一度的春運大遷徙即將開始。辦公室里日常的問候也漸漸鎖定在「今年回不回家過年」這個主題上。已婚者考慮的是回哪一個家,未婚者擔心的是家長催婚怎麼辦,已婚未孕者即使解決了前兩者的問題,依舊還是要面臨催生的問題。父母和子女之間的對話就像是一場辯論賽,雙方互相說服的可能性不高,但彼此立場鮮明,原本應該是溫情的團聚演變成一個「戰場」。

為了擺脫父母的催婚,我的朋友孫小姐選擇在春節期間出國旅行,告訴家裡的借口是被公司特派到國外去學習。她是眾多離家千里在北京工作的年輕女性,也是第一批邁進30歲門檻的90後,這個年紀的女性在中國通常是被父母催婚的重災區。

孫小姐的恐婚情緒在生活在老家的父母看來是矯情的,「別人都能結,到了你這兒怎麼就成了問題了呢?」去年因為抵擋不了來自家庭催婚的壓力,沒過完大年初三她便匆忙收拾了行李回到北京,家裡人不願意傾聽也不願意相信,到底是什麼讓現在的年輕人對婚姻的態度變得如此小心翼翼,「把年紀拖大了,找一個二婚都難。」孫小姐的父母最終甩下這麼一句話,竟讓她百口莫辯。

《我家那閨女》劇照網路和現實就像是兩個平行存在的空間。年輕人在網路中可以羅列出一百個恐婚理由互相告慰,現實中的七大姑八大姨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手法可以輕易地攻破年輕人的防線,批判「恐婚」年輕人的世界觀。就在2019年即將結束時,「恐婚」上了熱搜,三部來自不同國家的電影《被光抓走的人》《婚姻故事》《82年生的金智英》被調侃為「恐婚三部曲」。「恐婚」電影年年有,只不過今年特別多。從某種程度說,「恐婚」的背後已不再是小概率事件,它是社會結構發生變化後擺在每個家庭面前的問題。或許是時候讓長輩們看看,年輕人們的恐懼到底來自何處?

《被光抓走的人》是一個關於愛情與婚姻的寓言故事,如果世界上有一束光帶走了那些相愛的人,剩下的人們應該如何去看待沒有愛但卻依然存在的婚姻,我們一旦被判定為「不再相愛」,那麼婚姻存在的價值是什麼?是責任的延續還是道德的束縛?還是把愛情和婚姻分裂為兩種相互獨立的存在?這個腦洞題最終沒有答案,它像我們問過的無數個「你愛不愛我」一樣無解。

「一束光」事件後,黃渤飾演的武文學對自己和妻子的沒有消失越來越耿耿於懷,他發現了妻子精神出軌的秘密;王珞丹飾演的離婚女性因為丈夫的「消失」而找出了小三、小四、小五,即使結婚多年她依然看不清楚自己丈夫的真實面貌。那一束光讓愛情和婚姻變成了皇帝的新衣,在溫水煮青蛙的婚姻中,還有多少人在乎愛或不愛,或者愛得有多深?

《婚姻故事》相比《被光抓走的人》更現實也更細碎,如一把鈍刀劃開了層層回憶,只有一刀刀地切下去,才能看清楚過往的愛意到底是在什麼地方被消磨殆盡的。可怕的是這個故事裡是有愛意的,令一段婚姻走到盡頭的不是爭執不休,不是第三方介入,而是兩個人相處過程中那些不能言說的付出、妥協,以及尋找自我的一絲不甘。這種恐懼如此熟悉,就像是婚姻中買一送一的產物。

這部電影最後的高潮來自妮可和丈夫的一段爭吵,從指責對方對婚姻的不付出到毫無邏輯的破口大罵,壓垮了最後那少得可憐的體面。婚姻的結局已經不重要,誰也不清楚到底是在哪個環節走錯了致命的一步。

相比前兩部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把焦點放到了女性的身上,它探討的是女性在婚姻里所扮演的所有角色之外,她是否還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在金智英的婚姻里,即使孩子聰明可愛,丈夫妥帖溫暖,原生家庭不出大錯,她是否就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呢?

從出生那天開始,父親告訴她這輩子最好的歸宿是嫁人而不是找一份好工作,上學時被人跟蹤騷擾,被父親認定是因為她裙子穿得太短。結婚後的金智英在婆婆家只能待在廚房沒完沒了地洗碗,即使放棄了工作生孩子,想要再重回職場自己的婆婆又大加阻攔。家裡如此,外界對她也好不到哪去,帶著孩子買杯咖啡不小心撒了,都會被周遭陌生人鄙視。金智英即使按照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女人的一生」去生活,她最終還是無法逃脫「病」了的命運。

我發現,年底的這三部電影就像是「拆解」婚姻本質的三個步驟。《被光抓走的人》先是用愛與責任的命題扯下了「婚姻的皮」,《婚姻故事》用自我在婚姻里的缺失刮掉了「婚姻的肉」,《82年生的金智英》用女性身份的悲劇性拆掉了「婚姻的骨」,最終剩下的是看似沒有頭緒,暴露在外的「婚姻的內臟」。對於年輕的「恐婚」者而言,恐婚的緣由千萬種,每一款恐懼的來源都足以讓他們站在婚姻的門口駐足良久。有時候我在想,即使如此,每年春節長輩們依然會上演催婚大戲,年輕人的恐懼是否能讓長輩多一些思考與共情呢?

我想起《被光抓走的人》里,一個老太太聊起她所理解的愛情,「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對愛情沒有什麼概念,愛情不是婚姻的必需品,經人介紹有了好感就可以進入婚姻。」從這角度上來說,長輩們的婚姻觀帶有先天的出處,是需要恪守的傳統,也是傳宗接代的要求,但這種判斷是否可以結合時代的變遷重新去探討?有時候,恐懼婚姻本身並沒有那麼可怕,把問題掰開、揉碎且去直面它,是年輕人的成長,也是長輩們理解年輕人的橋樑。恐婚的孫小姐告訴我,其實,缺乏父母的理解才是她最恐懼婚姻的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反骨原創 的精彩文章:

「你丑到令人作嘔」,差點毀掉了這位娛樂圈傳奇影后
窮得只剩500塊的他,是如何住進億萬豪華城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