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上幼兒園之前,孩子不具備這些能力,父母操心不說,孩子還得遭罪

上幼兒園之前,孩子不具備這些能力,父母操心不說,孩子還得遭罪

朋友家的兒子然然是個三周的萌娃娃,今年九月份入園,朋友說本以為孩子上幼兒園了,可以減輕負擔了,可是已經上了三個月,還是經常哭著不願去上學,性格變得內向膽小,老師也經常打電話給朋友:

"孩子又尿褲子了""中午又沒吃飯,老師喂也不吃""午睡時間坐在床上就是不睡,哭著非要媽媽抱,吵得全班孩子都沒法睡。""上課總是跟不上老師的節奏,老師提醒一句他就哭得停不了"。

朋友說老師打電話她就趕到學校,將孩子接回家。這樣跑來跑去對工作又影響,孩子也不開心,乾脆不上了,讓奶奶在家帶著。

三周應該是入園的最佳年齡,但是也要考慮到孩子的心理年齡,心理成熟的孩子兩周半也能上幼兒園,像然然這樣心理比較脆弱,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不符合,而且對媽媽過度依賴,各方面的能力也欠缺,最好晚半年或者一年上幼兒園,否則父母操心不說,孩子也遭罪,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一、孩子不具備這些能力,最好別急著入園

1.語言表達能力

兩三歲的寶寶正是語言發展的高峰期,但是也有的寶寶語言發展緩慢,口齒不清,不善表達,說的話只有父母能聽懂。

入園後與老師和小朋友之間的交流都有問題,自己不會說或是說不好,別人也無法聽懂和理解,這樣會讓寶寶怕張口說話。

2.生活自理能力

三歲的孩子應該具備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如自己洗手、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還能自己上廁所。

但有的寶寶在家人的寵愛和過分代勞下,自理能力很差,許多事都不會自己做,在幼兒園可能還要老師喂飯、穿衣、哄睡覺。

3.基本的社交能力

"為自己說話"就是孩子的基本社交能力,孩子所處的班級就是一個小型社會團體,有人群的地方就要有社交能力。

孩子在家都是寶貝,有親人的呵護和包容,但是在班級裡面對的都是同樣的寶貝,如何和小朋友開心和諧地相處,就要看他們怎樣為自己說話,怎樣讓別人理解並接受他。

4.一定的理解能力

孩子在家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很長,比較容易理解父母的意思,而父母也會用一些自家孩子容易理解的方法溝通,但是在幼兒園老師針對的是十幾甚至幾十個孩子,孩子沒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就會不知道老師在說什麼,需要他做什麼。

5.擁有健康的體魄

每到春季或季節交替時幼兒園就會面臨請假高峰,班級里孩子多,只要流感來襲,馬上就會互相傳染,一個一個的請假在家。如果孩子本來就體質虛弱,那在幼兒園就會更容易三天兩頭生病,孩子受罪,父母也擔心。

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是邁入社會的第一步,也是體驗和表現自己綜合能力的一個平台,如果沒有具備基本的能力就冒然踏入,會影響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

二、沒有這些能力就入園對孩子會造成什麼影響?

1.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兩三歲的孩子心理還不夠成熟,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就入園,很難融入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語言表達能力不夠,不敢與老師和小朋友交流,會讓孩子對去幼兒園感到焦慮,缺乏安全感。在今後成長中也會懼怕各種陌生環境和陌生人,可能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2.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

有的孩子發育較晚,當他還有很多事不會做也不懂的時候,卻發現別的小朋友都會,總是得到老師的表揚,而自己總是那個挨批評的,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在今後的成長過程中,也不敢勇於表現自己,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會錯失很多成長機會。

3.會讓孩子產生厭學心理

孩子在家裡是家人圍繞和關愛的中心,可是到了幼兒園,發現自己這也不會,那也做不好,總是被老師點名。而別的小朋友都比他優秀,自己總是那個不起眼的"醜小鴨",孩子就不願再去幼兒園,不願聽老師的教導,會產生厭學心理,若不及時引導,今後會缺乏學習興趣。

4.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孩子在家有家人喂飯,家人也知道孩子愛吃什麼,而在幼兒園孩子可能因為不能熟練使用勺子吃得很慢,或是飯菜不合胃口,即使有老師喂飯也不可能像家長那樣有耐心,孩子經常是吃不了幾口。這樣長期下去,容易造成孩子營養不良,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愛子心切","望子成龍"。父母送孩子去幼兒園就想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可是因為孩子缺乏一些基本的能力並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還可能影響孩子今後的健康成長。為了孩子能開心入園,入園順心,父母應該為孩子上幼兒園做好一些準備工作。

三、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入園適應能力

1.父母要給孩子做好啟蒙教育

啟蒙教育包括智力啟蒙和情感啟蒙。智力啟蒙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孩子多說話,多給孩子讀書,雖然孩子還不會回答你,但他能聽得懂。和他多說話,會刺激他的大腦,激發他的語言潛力。

情感啟蒙就是多和孩子接觸,多抱他,多親他,多逗他玩,讓孩子總是沉浸在愛里,他會有充足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當孩子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充足的安全感,自然會很快融入陌生的幼兒園。

2.父母要放手,孩子要動手

孩子動手能力強,相應的自理能力就不會差,關鍵還是在父母是否捨得放手,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動手。當決定要送孩子去幼兒園,父母要提前半年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不能再捨不得放手,大包大攬。

早上起床時給孩子示範怎麼穿衣,告訴他每件衣服的用途和穿著順序;和孩子一起選購他喜歡的餐具,教他每種餐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讓孩子和家人一起圍著餐桌吃飯,讓孩子有種長大真好的感覺;耐心地教孩子怎麼洗手,教孩子想上廁所時應該怎麼和老師說。有了這些自理能力,父母可以放心送孩子入園,孩子在幼兒園也不會感到無助。

3.父母要帶孩子多接觸陌生環境

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集體,陌生的房間,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小朋友,還有很多陌生的學習,要想孩子能儘快地適應幼兒園,父母要多帶孩子出門,讓孩子多接觸陌生環境和陌生的人。

遊樂場、商場、公園、體育館都是不錯的場所,父母要鼓勵孩子與陌生人交流,引導孩子認識新環境里的事物,引起孩子對不同環境的好奇和探索。

鼓勵孩子參加集體遊戲和活動,讓孩子建立自信,勇於參與的勇氣。有了這些基礎,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會很快的適應並找准自己的位置,在這個集體里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孩子上幼兒園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做人、學習生活、學習交往",為今後的學習和更好地成長做好基礎。

但是在上幼兒園之前一定要具備基本的能力,否則孩子會受罪,父母也會更操心。當孩子有了這些能力後,會發現孩子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能幹,越來越愛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國民心理健康網 | 重視心理健康 實施核心素養
為人父母 要避開四大家庭教育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