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7個無名之輩,意外成就經典心理學實驗,卻付出了一生代價

7個無名之輩,意外成就經典心理學實驗,卻付出了一生代價

說到心理學,不管是不是專業人士,對於弗洛伊德、榮格、馬斯洛等大師,多少還是知道的,儘管也許我們並不清楚他們的具體成就,但至少聽說過這些鼎鼎大名。

但是你想過沒有,是誰成就了大師?是那些被當做實驗品的病人啊!他們用自己的精神、肉體,甚至一生,為心理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其中的7位,以此紀念他們、緬懷他們。

01 第一個接受「話療」的人

安娜·歐(Anna O.)

話療,就是指談話治療。安娜是最早接受精神分析療法的病人之一。

1880年,安娜卧床不起,還出現了幻覺、性格改變和不停講話等癥狀。一名心理分析師,約瑟夫·布洛伊爾(Joseph Breuer)被安娜的家人邀請至維也納的家中,對她進行治療。

約瑟夫在認真檢查後,並沒有發現安娜患有任何身體性的疾病。但他堅持「治療」了18個月,幾乎每天都來看望安娜,並和她談心談話。而安娜的癥狀也的確在逐漸消失。這就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精神分析,或者說是「談話治療」。

8年過去了,安娜在德國成為了一名作家和社會工作者,創立了德國猶太婦女聯合會。安娜在77歲時去世,終身未嫁。

圖:弗洛伊德

安娜的案例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史上里程碑式的典範:她啟發了弗洛伊德關於精神疾病的思考,為後來精神分析法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被寫入了弗洛伊德的《癔症研究》一書中。

不過,關於安娜的案例實際上是存在爭議的:一部分學者認為,安娜其實是患有癲癇等器質性疾病,隨著身體的康復,精神才好轉。還有一些人認為,安娜根本沒有被治癒,她對布洛伊爾醫生產生了移情,醫生十分懼怕,這才草草結束治療。

移情:源自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指人將自己潛意識的想法和慾望轉移到心理分析師身上。

02 最著名的多重人格患者

克里斯·科斯特·西斯摩爾(Chris Costner Sizemore)

近年來,「多重人格」似乎成了懸疑片、驚悚片等影視作品的常用題材。比較出名的有《禁閉島》《致命ID》等。但其實這是一種很痛苦的精神異常,有時還極度危險。

西斯摩爾在上世紀50年代被確診為多重人格障礙,術語為解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她擁有伊娃·懷特、伊娃·布萊克、簡,以及許多其他人格。一些文字記載,西斯摩爾出現的這些人格,是對童年創傷的應對,比如:她曾親眼看到母親嚴重受傷的情景,還看到過一名男子在木材廠被不幸鋸成兩半的慘狀。

不過後來,西斯摩爾表示,她的不同子人格在過去數十年內逐漸融合統一。1977年,西斯摩爾出版了她的自傳《我是伊芙》(I』m Eve),2009年還參加了BBC的訪談節目中。

她的貢獻不在於分裂人格的數量,而是使人們知道並開始正視,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在一個身體里住著好幾個靈魂。

03 被強制改變性別的男孩

大衛·利馬(David Reimer)

1956年,加拿大一名孕婦產下了一對雙胞胎男孩,布魯斯和布萊恩。這個布魯斯就是後來的大衛·利馬。

8個月大時,因一次拙劣的割禮手術,布魯斯失去了男孩最重要的器官。當時,心理學家約翰·曼尼(John Money)建議父母,趁嬰兒對性別還沒有概念的時候,讓他接受進一步手術和激素治療,為布魯斯重塑性別,將他作為一個女孩子撫養。從此,布魯斯成了布蘭達。

單從實驗角度來看,這個案例堪稱完美,它甚至匹配了一個雙胞胎哥哥作為參照。而且,在較長一段時期內,布蘭達確實更加女性化。人們認為這個案例相當成功,支持了「性別是後天塑造,與先天無關」這一觀點。

但從人性的角度來看,這個實驗卻是無比殘忍!

先天的「男性化」從未遠離布蘭達。青春期的孩子飽受性別困擾的痛苦,當她得知真相後,果斷決定要做回男孩,再次手術,再次重置性別,並把名字也改成了大衛·利馬。

但就在一切看似回歸軌道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大衛的哥哥布萊恩無法接受這樣的重置,因為抑鬱過量服藥身亡。大衛本人也因為精神狀態不穩定和經濟拮据,在38歲那年開槍自殺了。

大衛的案例,證明了性別認知和基因之間存在無法割裂的關係。但毫無疑問,這是以鮮血和生命為代價換來的。

04 被鐵棍穿破腦袋的人

菲尼斯·蓋奇(Phineas Gage)

1848年,一場爆炸使工程現場的一根鐵棒穿過了蓋奇的腦部,可他卻沒有當場死亡。當時沒有抗生素,醫生只能用消毒液進行處理,蓋奇卻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康復以後,他在智利當了一名馬車司機,生活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蓋奇的人格卻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他在理智水平和行為表現上,更像個孩子,而且渾身充滿了動物性的激情,而這些與受傷之前的他相比,簡直判若兩人。

蓋奇去世後,他的頭顱被博物館收藏。醫學影像學模擬了他受傷的情景,其大部分右額葉皮質並未受損。不過,在經典的教科書上,蓋奇仍被當做額葉受損影響人格的典型案例。

05 沒有長期記憶的人

亨利·古斯塔夫·莫萊森 (Henry Gustav Molaison)

英俊的小夥子,他是100多位心理學家及神經學家的研究重點,並被超過1萬2千本期刊或文章提及。為了保護他的隱私,在文獻中,他經常被縮寫為H.M.

27歲那年,亨利在癲癇手術中被切除了雙側大腦的大部分海馬組織,之後,他的記憶出現了極端的缺失,幾乎不能產生長期的記憶。這令當時的專家感到驚訝,因為他們相信記憶遍佈於大腦皮層,切除部分腦組織並不會讓人記憶喪失。

亨利死後,他享受到愛因斯坦般的待遇,他的大腦被仔細切割並保存起來,製成了3D圖集。他的案例為人類探知「什麼是記憶」作出了巨大貢獻。

06 最悲慘的受害者

凱蒂·吉諾維斯 (Kitty Genovese)

1964年,28歲的吉諾維斯在自己經營的酒吧工作,營業結束後返回公寓。當她下車朝公寓走去時,遭遇了歹徒溫斯頓的襲擊並被殘忍殺害。但問題是,當時竟然有38人見證了吉諾維斯的死亡,但沒有一個人出手幫助。這和「小月月」案是多麼的相似。

這場悲劇對心理學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正是它激發了「旁觀者效應」的研究。

旁觀者效應:指當有兩個及以上的人在場時,個體會傾向於不對受害者提供幫助;在場的人越多,人們越不容易提供幫助。

後來的研究表明,出現旁觀者效應的原因,是因為個人責任感會被其他人的存在稀釋。

今天,現代心理學對旁觀者效應的理解更加細緻。有證據表明,在某些情況下,當人們和受害者同屬一個社會類別(例如全部是女性)時,他們更有可能採取行動去幫助。

07 被恐懼支配的孩子

小阿爾伯特(Little Albert)

小阿爾伯特是行為心理學家約翰·華生給一個嬰兒的綽號。1920年,華生與同事、包括後來的妻子羅莎琳德,試圖通過條件反射來引發、甚至認為製造小阿爾伯特的恐懼。

開始時,讓他短時間接觸小白鼠、兔子、狗、猴子、有頭髮和無頭髮的面具、棉絮、焚燒的報紙等物品,測試結果顯示,阿爾伯特對這些物品均沒有表現出任何恐懼感。

兩個月後,他再次接受實驗,阿爾伯特第一次觸碰小白鼠時,華生並未阻止他,但當他第二次試圖觸碰小白鼠時,華生就在他身後用鐵鎚敲擊鐵棒,鐵棒發出刺耳的響聲,嚇了阿爾伯特一跳,他放棄了觸碰小白鼠,並大聲哭起來。

隨後,只要阿爾伯特想去摸小白鼠,華生就會敲擊鐵棒。重複幾次之後,阿爾伯特只要一看見小白鼠,就會露出驚恐的表情,還會哭著轉身。再後來,小阿爾伯特懼怕任何白色的毛茸茸的東西,包括白色皮毛、白兔、狗,甚至誕老人。

實驗因為缺乏科學性,且不斷引發嬰兒的強烈恐懼情緒,觸犯了倫理道德,因此臭名昭著。

結語

正是有了這些經典案例,心理學才能深入探索人格和自我認同、先天與後天、心靈與身體之間的聯繫。但不能否認的是,經典案例背後往往隱藏著實驗者巨大的痛苦。

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緬懷他們的過往,感謝他們的奉獻。

(本百家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擬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那些大方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父母做到這一點,太重要了!
心理學家: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失去愛,而是失去這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