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首個海峽兩岸消化內鏡培訓基地在廈門成立

首個海峽兩岸消化內鏡培訓基地在廈門成立

央廣網廈門1月11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石青青 周靜平)首個海峽兩岸消化內鏡培訓基地10日在廈門成立,標誌著兩岸四地消化早癌和消化內鏡的交流合作邁向新台階。

首個海峽兩岸消化內鏡培訓基地在廈門揭牌成立(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當天,由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主辦的海峽兩岸消化內鏡新技術培訓班在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開班,來自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等地的300多名業界專家學者齊聚「鷺島」廈門,圍繞消化道腫瘤早癌篩查、消化內鏡早癌內鏡微創技術、超聲內鏡規範診療技術等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會長王立基告訴記者,在我國腫瘤發病率排名中,消化道腫瘤占首位,而內鏡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有利於消化道疾病的預防、早期篩查和早期診治,因此,首個海峽兩岸消化內鏡培訓基地的設立,意義非常重大,「我們想藉助這個平台,一方面做好培訓,另一方面凝聚海峽兩岸和港澳地區的醫療專家,在診斷技術、診斷標準統一上不斷推廣,同時在消化道醫療大數據上,兩岸也能夠開展一些科研,為消化道疾病的科學防治做出貢獻。」

承辦此次培訓的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消化內科是全國首批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也是福建省消化內科領域唯一的國重專科。自2014年起,該科室承擔起廈門市消化系統腫瘤早診早治防控體系建設任務,在提高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和早期大腸癌發現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該院副院長任建林教授表示,消化內鏡技術非常需要規範、交流、提升,今後培訓基地將廣泛組織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的年輕學員,在專家的指導下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交流,增進對疾病的認識,提升診療技術。

「兩岸醫學在診療經驗、學術研究等方面互補性很強,我們會派台灣的一些年輕學生和醫師,到廈門的海峽兩岸消化內鏡培訓基地交流學習。」 在台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吳登強教授看來,兩岸同文同種,有許多課題可以共同合作,「比如同樣是大腸癌,在兩岸表現也有不同,原因在哪裡?主要是環境因素。但環境因素對整個疾病的產生衝擊是什麼?這就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 的精彩文章:

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有哪些?這4類消化疾病和癥狀,你都清楚嗎?
促進消化吃什麼好?多吃這5種蔬菜,趕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