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出生即落後—簡評三哥LCA艦載戰鬥機原型機首次成功著艦

出生即落後—簡評三哥LCA艦載戰鬥機原型機首次成功著艦

1月11號,印度海軍的LCA艦載戰鬥機原型機在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上完成了首次著艦,此次試驗的成功意味著印度將進入全球少數能生產全狀態艦載戰鬥機的國家行列。

說起來,LCA艦載戰鬥機項目是一波三折。早在2016年,三哥海軍就已經明確拒絕LCA上艦,難不成這個項目又要活過來了。去年9月,LCA艦載戰鬥機在果阿測試基地成功實現了攔阻降落,現在又完成了著艦,進度還挺快。

從媒體公布的圖片看,艦載型為了提高低速操控性,增加了大尺寸可動邊條,其他也沒什麼變化。關鍵是LCA項目的底子太薄,所謂的國產戰機,真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是三哥自己的東西。據說,這架戰機是法國人幫助他們完成設計的,航空電子設備都是來自於外購,航空發動機更是需要美國提供了。三哥只不過走了一個自主拼湊戰機的過程,所謂國產不過是哄自己玩兒。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印度政府批准「Light Combat Aircarft(輕型戰鬥機)」立項,項目正式啟動。當時設想這種輕型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機應具備高加速性、高機動性、先進航電、高性能武器、低價、容易維護等特點,主要用於替換米格-21戰鬥機。

因為三哥的企業並沒有太多的設計經驗,只好向達索公司請教,達索公司擅長三角翼,所以LCA也採用了無尾三角翼設計。三角翼的主要優點是設計簡單、高速性好、機翼內空間充足,但缺點是展弦比小,亞聲速飛行時的升阻比低,故亞聲速巡航特性不好,適合高空高速截擊,不適合空中格鬥和對地攻擊,尤其不適合上艦。

和其他軍備計劃一樣,LCA的整體進度也很拖拉。原計劃在1988年完成初步設計,1991年生產出第一架技術驗證機,1996年服役。實際上直到2001年1月4日,第一架技術驗證機才實現首飛,而LCA艦載型的首飛則推遲至2012年4月。

綜上所述,研製戰鬥機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程,全世界能夠獨立自主研製戰鬥機的國家屈指可數,我國積累了這麼多年,發動機領域還是一塊短板。三哥的技術積累還不如我國,也沒有大規模工業化基礎,要獨立自主研發戰機是勉為其難。以現在LCA的底子是不適合近距格鬥的,但如果大改氣動外形,那就等於推倒再來,也就是變相宣布LCA項目失敗。若未來LCA海軍版真的成功上艦,它無疑將成為當今世界上作戰半徑最小和載荷能力最差的固定翼艦載戰鬥機。

小編認為:搞科研不能像三哥這樣眼高手低,能做的看不上,動不動就想搞個世界一流的,最後空浪費時間。其實,LCA就和我國當年研製的殲八一樣,出生即落後,但我國經歷了漫長的禁運,已經挺過來了。三哥沒有禁運,整天買買買,這樣對整個航空工業體系沒有任何益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錄談 的精彩文章:

飛豹往事—海空軍各執一詞,空軍型終因難度太大而放棄
就差一步,我國將獲烏克蘭航發公司大批先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