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為什麼越是遵守規矩和原則的人,越容易吃虧,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越是遵守規矩和原則的人,越容易吃虧,原因是什麼?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生活中,與太有原則的人交往,總是會無形之中感到束縛。

他們過於重視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感,更願意維繫泛泛之交的友情。

在社會上,有個普遍現象是,越是遵守規矩和原則的人,越容易吃虧,原因是什麼呢?

思維的利劍

長期以來,道德都是哲學家們的研究對象,它也是每個人都關心的一個東西,代表著「善」與「惡」、「對」與「錯」、「好」與「壞」這些「量綱」。如:

什麼樣的行為應該被允許?

什麼樣的舉止應該被禁止?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個體應該怎樣與他人、世界相處?

人們對於價值應該怎樣進行判斷?

倫理學家提出,道德具有兩種意義,一種是描述性意義,即道德實際上是什麼樣;另一種是規範性意義,講的是道德應該怎麼樣。

道德心理學(Moral Psychology)的角度看,個體的言行舉止根植於社會環境之中,社會環境也影響著規矩、原則,個體在同一情況下,面對相同的事情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固守原則和底線的人並沒有錯,他們往往責任心強,做事認真謹慎,不太擅長傾訴,會讓其他人覺得這類人不好相處,給人固執、刻板的感覺,總是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得罪別人。

當他們與別人發生衝突時,通常採用講道理的交流方式去跟別人進行互動,試圖用道理來跟人建立感情。

這種生活方式容易使人陷入機械和麻木的狀態之中,在職場上,他們容易被周圍的人排除在小團體之外。

當外部信息與信念發生矛盾時,他們就會在潛意識中作鬥爭,形成很大的內心衝擊。

防禦機制過高

遵守規矩和原則的人,普遍存在精神潔癖,也是完美主義者。

在他們的心理世界,具有一種強迫性人格。和他們一起共事是非常愉快的,但和他們成為朋友伴侶,會存在巨大的心理壓力。

他們在為人處事上,對自身有嚴格的行為標準,也會對他人進行標準化的要求,給人一種中規中矩、刻板、無聊的感覺。

同時,每個人都會遇到比較複雜的困境,在困境中可能需要我們在「堅守原則」和「審時度勢」中做出選擇,原則是底線、是保障,能夠保護自己,並約束自己的內心,是自身成熟的標誌。

作家陳虻曾說:

「你必須退讓的時候,就必須退讓。但在你必須選擇機會前進的時候,就必須前進。這是一種火候的拿捏,需要對自己的終極目標非常清醒,非常冷靜,對支撐這種目標的理念非常清醒。」

每個人的一生經常會面對不同的選擇,選擇權始終在自己手上,一旦選錯,面對的可能就是自己內心的責問,或許這件事會跟隨你一生。

之前看到一則新聞:一位父親看見自己的孩子和另一個孩子落水,那位父親毅然決然的救了自己的孩子,而另一個孩子最終淹死,許多媒體報道稱那位父親自私。

而他的回應是:「我寧願被別人罵自私,我不想違背自己內心的想法,放棄自己的孩子,而去救別人的孩子,讓自己後悔一生。」

這個時候,他給自己的定位是做一個好父親,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人們在面對選擇的時,應儘可能根據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而定,不用太過屈從於別人的眼光,以及世俗的約束。

生活與工作中,我們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能忘記自己的本心和初心,做到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在規矩不合理時,敢於挑戰;在面對危險時,遵守原則。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Moral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一切都想靠自己,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小時候都有這些經歷
為什麼男人更喜歡那些,「漂亮」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