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和勸你大度的人做朋友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和勸你大度的人做朋友

2016年,郭德綱和曹雲金的師徒大戰愈演愈烈,曹雲金寫了6000字的長文「討伐」郭德綱。事情的真相,只要當事人自己知道。

事後,當郭德綱接受採訪時說:

「專業我有辦法,人性我沒有辦法,這個傷害是會跟人一輩子的,其實我挺厭惡那種,不明白任何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這種人你要離他遠一點,因為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

你不知我的苦,就別勸我大度

「劍聖喵大師」在《別讓情緒毀了你的努力》中說過:

不知道為什麼,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的聯繫感就這麼難建立。很少有人願意支持別人,更多的人喜歡往別人傷口上撒鹽。

中國的隱忍哲學特彆強大,但是病態的隱忍就是軟弱了。

中國的家長教訓孩子時有兩句掛在嘴邊的話,第一句是「你就不能大度一點?多大點事兒?」

如果孩子出口反駁,那麼家長就會接著說:「為什麼他不去惹別人,非要來惹你?」

這兩句話連在一起的邏輯就是:我之所以被人欺負,是因為我不夠大度。大度一點,一切就好了。

人從來都不需要假裝「大度」,相反,你需要靜下心來舔舐自己的傷口,認知自己的情緒,思考自己的痛苦。

你所謂的大度,可能只是軟弱。

「劍聖喵大師」認為,情商高的人,在遇到別人的攻擊行為時,會根據當前條件的不同,從而選擇恰當的情緒。

當你被人冒犯時,如果你的地位高於冒犯者,對他擁有憐憫和同情,那你可以選擇寬容。

所謂寬容是不能濫用的,首先,寬容是一種主動選擇;其次,寬容者確實擁有打擊對方的實力,而且他必須亮出手上的武器,告訴對方下不為例。

如果對方觸及了你的底線,當場反擊的話,時機和條件不成熟,你可以選擇隱忍。

自我壓抑、習慣性討好、沒有底線、拚命付出,這些看似大度的行為,其實是內心對攻擊性的壓抑,是一種純粹的軟弱。

很多人認為表達攻擊性會破壞關係,其實這是把攻擊性和破壞性混為一談。

當你內心感覺對方侵犯了自己的邊界,心裡極度不滿。

攻擊性的做法是明確告知對方,你的做法已經越過了我的底線,請你立刻停止;

破壞性的做法是與對方發生肢體衝突,給對方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正確的表達攻擊性並不會破壞關係,反而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大多善良的人都是把攻擊性當成了破壞性,所以不敢表達,進而一而再,再而三的沒有底線,過分大度的人,最後變成了一個沒有原則的老好人

如何安慰別人

當身邊的人情緒不好時,勸人大度絕對是一個最爛的方法,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去理解對方、幫助對方。

傾聽對方說話

《魅力的力量》告訴我們:

善於傾聽別人,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有效的傾聽,有三大關鍵。

首先,需要專註地聽。傾聽時不要打斷別人,要完全保持沉默,就好像此時此刻,世界上沒有比對方在說的話更為重要的事情了。其次,傾聽的時候要目視對方,目光接觸越多,談話參與度就顯得越高

但是你又不能兩隻眼睛好像探照燈一樣,勢必把對方晒黑才肯罷休,要懂得視線移動,就好像看電視一樣,眼睛要有動感,沒有動感,就沒有參與感。如果能在傾聽中頻頻點頭就更好了。

一個傾聽的技巧是,回應之前要稍稍停頓,不要在對方一停下來,你就馬上進入話題,而是停頓幾秒,允許短暫的沉默,放鬆一下。

這樣的好處有兩個,其一,對方停下來可能只是整理思路,如果你接話太快,就可能會打擾到他。其二,停頓是在告訴對方,他所說的很重要,你在認真思考。

最後,你需要多提問。永遠不要對他人的本意想當然,而應該就他說的話提問,類似「你確切的意思是什麼」。

這樣不僅可以讓對方展開來細說,還能表達你的參與慾望,證明你正在積極消化、思考他的意圖。

幫助對方思考

如果你表現出自己很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能幫他們在情緒中跳出來,更好地反思發生了什麼。

你可以先從對方那裡找到事情發生的原因,然後問問對方本來期望什麼樣的結果。

如果對方想要的東西可以實現,你可以接著問一下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做到這一點。總之,盡量讓對方發現繼續前進的最佳方式。

結語

大度,是強者對弱者的寬容,不是弱者懦弱的借口。

如果一個人只會勸你大度,說明這個人並不了解你,或者說並不願意了解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只有自私的婚姻,才能走得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