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何東方:活到老,學到老

何東方:活到老,學到老

何東方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近年來,老年人們追求「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使得老年大學招生異常火爆。其中,不少老年大學的攝影課程還需要「搶」名額。攝影家何東方執教廈門市同安區老年大學二十幾年,帶領著同安區攝影愛好者在光影中尋夢、追夢。而作為同安的一名本土攝影人,何東方有意識地用影像來記錄同安的發展,為同安留下第一手寶貴的影像檔案。至今,他拍攝的影像資料不下10萬張。

何東方作品

湖光山色

湖邊春夢

雪山下的家園

櫛風沐雨九載,和和睦睦一家

牧民的家

離離原上草

母親

朝聖之路

在與本報記者唐瑜的對話中,何東方回顧了從喜歡攝影,到張羅組織攝影工作,再到通過攝影教學慰藉老年人「精神空巢」的個人經歷。

唐瑜:您是從什麼時候接觸並喜歡上攝影的?

何東方:我第一次接觸到攜帶型小相機,是用一台海鷗牌120-4B型相機為大家拍照。1983年底當兵複員前夕,戰友借來了一台相機給大夥拍照留影,我再次感受到了攝影的魅力。同年12月,離開部隊時,我到北京的王府井大街,買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機——88元的虎丘牌相機。那時候的相機用的都是黑白膠捲。

1987年,國產的海鷗牌DF-1型相機上市,開始業餘攝影的我按捺不住,一到周末就搭上車到廈門島內輪渡旁的華聯商場去看,往返好幾趟,才下決心買下相機,甚至在沒買之前,把相機背帶、鏡頭紙、鏡頭布都提前買好了。當時我的積蓄只有250元,而一台相機的價格是550元,為此我向母親借了一些錢才湊夠。相機到手後,我一連興奮了好幾天,除了上班,其餘時間都背著相機出門,機不離身。對相機的痴迷,甚至一度招來了工友異樣的目光。不過,鄰居阿婆卻說,「真夠新式的,你爺爺早期就在照相館裡工作呢。」為此我找奶奶核實,爺爺確實曾在照相館工作。

此後,我買來攝影書籍自學,很快還學會了沖洗照片。1989年,第一次有生意上門,對方提供底片,請我幫忙沖洗3000張4英寸的照片。我買來放大機和各種暗房器材,每天晚上忙到深夜,足足忙了一個多月,掙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不僅把找母親借的錢還上了,還購買了一批膠捲。

唐瑜:您在創建基層攝影組織的過程中,有過哪些難忘的經歷?

何東方:1988年,我加入廈門市青年攝影家協會,協會一有活動我就往島內跑。也是從那時起,我萌生了在同安創立攝影協會的想法。後來經過幾個月的籌備,我們終於在1989年5月組織創建了同安縣青年攝影協會,首屆會員28人。1993年,我擔任了同安縣青年攝影協會會長,舉辦了三屆「銀城風貌」攝影展,使得協會不斷壯大,會員增至50多人。多年來,同安區攝影協會開展攝影比賽、活動不斷。2014年,我還在同安區創建廈門市首個職工攝影協會,並擔任會長至今。2016年,同安區被評為「福建省攝影十強縣」。

近年來,同安區攝影人隊伍不斷壯大,形式多樣。現有4個協會,分別是同安區攝影協會、同安區職工攝影協會、同安區老年大學攝影學會、同安區教育工會攝影協會。每個協會的會員和層次有所不同。同安區攝影協會的會員攝影水平相對較高。同安區職工攝影協會的會員都來自各企事業單位,大多是一線員工,攝影並非他們的專長,但又需要用攝影服務企業。因此,職工攝影協會宗旨就是普及攝影,培養廣大職工對攝影的愛好,豐富職工文化生活。同安區老年大學攝影學會,學員雖然年紀大,但大都認真學習、不斷探索、創作實踐,已成為同安區一支不可低估的攝影力量。教育工會攝影協會,會員均為教師,文化素質高,是一支新成立的隊伍。雖然他們對攝影相對陌生,但有著對攝影的滿腔熱愛。目前,該隊伍活躍在同安教育的每一個角落,用他們的鏡頭記錄和宣傳同安教育事業的變化。

唐瑜:在老年大學教書的幾十年里,您逐漸了解了老年攝影群體,他們都有哪些特徵?

何東方:老年攝影班學員來自不同單位,年齡層次不等、文化水平不一、接受能力快慢有異,給教學帶來了一定難度。但是,他們都有老年大學精神養老、文化養老、安度幸福晚年的共同願望。老年大學學習相對寬鬆,要使學員持之以恆、堅持到校、提高對攝影的學習興趣,靠的是課堂教學吸引力。大家也都很容易融入感情,願意廣交朋友。

唐瑜:針對老年攝影人這一群體,您有哪些好的教學方法?

何東方:每次講課時,我總是帶著深厚的同志情、朋友情、同學情走上講台,在講述課題內容時總是用商量、研究、探討的口氣和大家進行交談。

啟發興趣,鼓勵為主。剛入學的學員學習攝影沒有基礎,普遍存在畏難情緒,拿著相機不知從何處入手。我就利用課前或課間休息時間,先消除思想障礙,當場教會開機、對焦、取景、拍片、回放等拍攝基本操作,3分鐘學會拍照片、看照片,短時間加強學習效果、提高興趣、樹立信心。

對重點難點,講深講透。針對老年人記憶力差、學過易忘的特點,授課內容少而精、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磨刀不誤砍柴工。掌握技能的前提還是得靠紮實的知識做支撐。老年大學的攝影課教學,以專業知識的教學為主,也應該鼓勵學員自修文化課程,提高文化素養。此外,我還鼓勵學員們多參加影賽,一來可以利用影賽的平台,鼓勵學員們多創作,二來也可以讓學員們利用影賽的機會多交流、切磋,取長補短。

總之,老年攝影教學既是一門藝術教學,也是一門教學藝術。它需要教學者耐心、細心、熱心,更需要學習者信心、恆心、開心,二者互補,相輔相成。

唐瑜:您自己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攝影創作經歷?

何東方:作為同安本土攝影人,我有意識地用影像來記錄同安的發展,見證歷史的瞬間,為同安留下第一手寶貴的影像檔案,這是一種文化自覺。

2016年「莫蘭蒂」超強颱風襲擊廈門。災後第一時間,我扛著相機就出門了,同時通知攝影協會的夥伴們,救災的同時不忘拍照。正因為提前籌劃,我們拍攝了大量的災後重建照片,不僅為抗災重建主題影展提供了作品,也留下同安抗擊颱風「莫蘭蒂」重建家園的圖像檔案。

攝影,不是為拍攝而拍攝,除了記錄歷史,還能讓照片產生社會影響力。多年前,我到雲霧繚繞的白交祠村採訪,這裡是廈門海拔上千米的高山村,剛好趕上白交祠地瓜的採收季。在村口的地瓜田裡,一家三口正在採收地瓜,不少地瓜被刨出土面,地瓜還連著藤。那一年地瓜收成特別好,農民們笑逐顏開,我拍下了豐收地瓜的新聞照片。隔天照片登上廈門主流媒體的頭版,幾天後,該新聞圖片被人民日報採用並刊登。一張新聞照片,也改變了白交祠地瓜的命運。之前,品質上乘的白交祠地瓜一公斤一元也賣不動,經過媒體的廣泛報道,白交祠地瓜聲名鵲起,幫助了當地農民創收。

還有一次,我和廈門晚報記者一起採訪了三胞胎早產的新聞,抓拍到三胞胎手握手稱重的畫面,隔天報紙以《三胞胎早產,手握手稱重》刊發報道,引起了很多人關注。短時間內愛心單位捐款數萬元,幫助三胞胎姐妹順利脫險。

唐瑜:您認為好作品應該是什麼樣的?

何東方:一幅好的作品應該有思想、有情感、有時代感。好的作品往往要有感染力和啟發力。在我看來,一名攝影人,不僅僅要創作出美好的作品,給人以美的熏陶,還要用鏡頭記錄下歷史的真實瞬間,留住歷史,啟迪後人。這是攝影人的使命。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20年·第1期·2版

攝影:何東方

采寫:唐瑜

聲明:本文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

《中國攝影報》郵發代號1-126

對開每周兩期

24個版全彩印刷

全年100期共150元

怎麼訂閱2020年報紙

前往郵局訂閱或撥打郵政訂閱熱線11185諮詢

登錄中國郵政報刊訂閱網訂閱

掃描中國攝影報在線訂閱二維碼支付

我就知道你「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邊緣:30年與鳥同翔
點評 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