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母乳時間越久,孩子越聰明?因為這個兒子12歲了,每天還要喝母乳

母乳時間越久,孩子越聰明?因為這個兒子12歲了,每天還要喝母乳

大部分的寶寶出生之後,媽媽都會選擇用母乳餵養,就連國際衛生組織都提出過倡議:孩子在嬰兒時期最好多用母乳餵養,一方面是能夠增進親子關係,另一方面母乳也是最天然最健康的食物。

寶寶們前期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基本都能依靠母乳來得到滿足,但是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光靠母乳的餵養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了。

這個時候寶媽們就要及時地給孩子斷奶,用其他營養更為豐富的食物來代替母乳,以免導致孩子長期貪戀母乳,從而影響到後期的身體發育。

一般情況下,我們建議的最佳斷奶時間是8個月到一歲半之間,但是有些媽媽或者長輩覺得讓孩子多吃母乳身體會長得更好、更聰明,所以不少媽媽都會延長孩子吃奶的時間,但其實這種做法是不理智的。

有一位寶媽在網上分享了她痛苦的經歷:20多歲的時候她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當時她就選擇辭去工作,在家當起了全職媽媽。一開始當然都是用母乳在餵養孩子,本想等孩子長到一歲的時候就斷奶,但是後來聽婆婆說孩子吃母乳的時間越長對身體越好,於是就聽從了婆婆的意見。

後來不知不覺孩子吃奶一直吃到了4歲,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寶媽覺得孩子都這麼大了,再繼續吃奶就會被人笑話了,就張羅著要給孩子斷奶。但是斷奶的過程中她遇到了非常棘手的問題,就是每一次要給孩子戒奶時,寶媽就發現孩子開始精神不振,而且一整天都不肯吃其他任何食物。

這讓媽媽十分頭疼,總不能讓孩子一直餓著肚子,所以每一次的戒奶她和孩子都經歷了非常痛苦的掙扎,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了。如今已經12歲的兒子,晚上睡覺之前居然要吃會兒母乳才能入睡,對母乳和媽媽已經產生了強烈的依賴性。

就連醫生也說治不了,只能靠孩子和媽媽堅定的意志才能夠解決問題。如果繼續縱容孩子這樣的行為,那豈不是要一輩子喂他母乳,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餵奶只會越來越尷尬,同時也給孩子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之處。

對於這位寶媽的經歷,我覺得無話可說,這一切都是因為她不堅決的態度所導致的,表面上是為了孩子著想,但是最後反而卻害了孩子。

斷奶的歷程註定是很艱難的,同時也是勢在必行的,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斷奶的過程更加順利呢?

1、斷奶之前合理添加輔食

到了應該斷奶的時候,天然母乳所含的營養已經跟不上孩子的吸收,此時就要給孩子合理地添加一些輔食。另外,也要將哺乳的次數逐漸減少,從每天的三四次可以減少到一兩次,讓孩子慢慢適應,等到完全不吃母乳時孩子也比較能夠接受。

2、採取"強制措施"

寶寶們從出生時起就習慣了每天吃母乳,如果某一天突然斷了的話,寶寶心裡肯定會抗拒、哭鬧,而且很難哄好。就算媽媽將輔食端到嘴邊他們也不肯張嘴,最算餓了也絕不輕易吃東西。這是因為寶寶對母乳產生了依賴心理,才會有如此抗拒的表現,在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寶媽們就有必要採取強制的措施了。

比如在媽媽的乳頭上塗抹一些苦瓜汁,寶寶含在嘴裡之後,一般都不喜歡這種味道,慢慢地他們就會對母乳產生抗拒心理,自然而然就能順利地斷奶了。

另外寶媽們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的寶寶斷奶都會在一歲左右進行,此時的他們儘管已經能夠吃輔食,但因為孩子的腸胃消化功能尚未完善,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食物。斷奶之前媽媽在給孩子挑選輔食時,最好挑選一些寶寶能夠接受的、軟軟的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蔬菜粥、米糊等等,這樣也能夠幫助孩子徹底地擺脫母乳。

給寶寶斷奶是鍛煉他們獨立能力的第一步,作為家長千萬不要去心疼。要知道,適時的放手、下定決心能夠讓孩子更好地成長,過於溺愛只會導致孩子永遠也長不大,成為大家眼中過度依賴父母的"巨嬰",就像那個12歲還在吃母乳的大男孩,我想這是所有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知道 的精彩文章:

爸爸姓左,媽媽姓右,婆婆想出來的名字,讓全家人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