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只要孩子需要,父母無條件滿足,這樣的誤導對孩子成長是不利因素

只要孩子需要,父母無條件滿足,這樣的誤導對孩子成長是不利因素

不難發現,當下的學生在學校也存在各種的攀比心理,比穿著,玩具,學慣用品,甚至比拼父母,誰家的爸爸開什麼車,誰家的爸爸是什麼工作的,誰家更有錢,也許在孩子的世界這些是值得炫耀的東西,但是他們並不知道也許這些看似光鮮的表面可能是父母為了滿足你們而去營造的「假象」,很多父母的觀念是為了不讓孩子輸給被人,各方面都要和人對比,於是就把自己的家「裝扮」成孩子想要的那個不現實的世界,讓孩子一直在這樣的「假象」中去生活,以為是為了孩子好,確是讓孩子失去了面對現實殘酷的勇氣。

有段時間,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熊孩子玩手游,花掉家裡5萬元積蓄;打賞主播,把媽媽的銀行卡掏空……看起來,似乎這類糟心事都是小孩子乾的。

我們會搖搖頭:他們年紀小,對錢沒概念,才犯下這樣的錯。等長大後心智成熟了,就好了!這樣的話語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這些熊孩子不知道這些看似很快就可以拿出來的積蓄,可能是父母日以繼夜的加班或者省吃儉用存下來的,但是他們卻渾然不知。

因為可能在孩子的世界裡,平時父母滿足他們的各項需求,讓他們覺得家裡並不是沒有錢,而是自己想要什麼,父母便給什麼,這樣的便利讓他們覺得錢財來的太過容易,並未有任何的珍惜之意,但是他們不知道這些錢財的背後是父母所有的付出,可能5萬是父母存了大半年的,可能是父母平時加班加點積攢下來的全家的吃喝用度,但是在他們點點小手的瞬間,這些錢就憑空消失了,他們的消費觀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父母也沒讓他們去體會賺錢的不易,這些都是因為太過「容易」得到而沒有去珍惜的。

除了這些孩子的行為之外,我們也不難發現現在很多啃老族,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常年的打賞主播欠下巨債然後找自己年邁的父母要錢的例子,父母不給便各種撒潑打滾甚至用生命威脅的方式讓老父母去償還這些債務,這樣的「巨嬰」都是因為小時父母對他金錢觀的教育而來的,一直依靠著自己的父母,哪怕到了而立之年,父母還是擔心孩子這個不夠那個不夠的貼補他們,導致他們的不獨立,這些很多程度上都是因為父母的放縱導致的,所以不管家庭的經濟如何,至少讓孩子知道珍惜,並且怎麼去合理的利用,而不是無限制的揮霍。

說到底,還是需要靠教育來獲得。孩童時缺失了對錢財正確使用的教育,那麼對孩子的終身影響都是非常大的,那麼要怎麼去幫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呢?

1、在孩子對金錢數字沒有概念的時候不要告知家裡的經濟情況,但是在孩子提出一些超出了家庭經濟開支的東西時,可以適當的告知父母的工資待遇,讓他們知道父母的賺錢水平,孩子也會相對的剋制。

但是孩子適當的玩具或者零食父母還是可以適當給他們買的,當孩子問「我們家有多少錢時」父母可以詳細的告知我們家的錢可以買些什麼,不可以買些什麼這樣對於比較小的孩子就知道了這個簡單的範圍,也告訴孩子不可以亂買東西的情況了。

2、在適當的年齡讓他們清楚的知道父母的收入情況,讓孩子盡量不要存在攀比的心理,我們只要有正常的生活,並且那些相對於「奢侈」的玩具和衣物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我們的關注點是在學習上,也許孩子就能相對的明白父母的苦心和情況了。

3、讓孩子適當的去體驗賺錢的過程,在暑期或者寒假去打打工在適當的年紀,讓他們明白賺錢的不易,能知道合理的使用錢財,這樣對孩子親身體驗的生活才會有刻骨銘心的感受。

也許孩子並沒有我們成人世界的世俗,但是隨著年紀增長,他們必須自己去面對自己的生活,所以父母不可營造假象給他們看似沒有任何難度並且唾手可得的錢財,而是應該讓孩子生活在真實的世界,有面對現實殘酷的勇氣以及合理的利用自己的勞動果實,不能有不勞而獲的思想,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也需要父母身體力行的去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生涯心理學:如何發現孩子的天賦才華與人生目標?
兒童心理學家告訴你,怎麼應對「你家娃考多少分」的靈魂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