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那個坐不住的「皮猴子」,怎麼就專註學習了呢?

心理學:那個坐不住的「皮猴子」,怎麼就專註學習了呢?

今年我們的學習能力訓練班很熱鬧,元旦之前收到一個9歲男孩家長的詳細反饋。家長說,經過這幾年的訓練,學校里的老師反應孩子在學校里已經能夠安靜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作業了,在家裡寫作業也很少用父母親操心。

看到這個場景,很多媽媽不約而同的想:「喲,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呀」,其實大家所不知道的是:3年前孩子剛來工作室的時候,完全是一個坐不住的狀態,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是因為過分的不安靜好動而被家長懷疑成「多動症」,帶去醫院檢查過,不是多動症,那這個孩子為什麼還是坐不住呢?

坐不住現象是嚴重影響專註力的,所以當家長了解我們工作室學習能力訓練課程的時候,家長就帶了孩子來進行評估,然後參加訓練。評估的結果是孩子的平衡覺以及前庭覺是有一些問題的,然而他又坐不住,那麼我們就採取了充分大量運動的訓練方式。在孩子進行訓練的100分鐘之內,給三次不同時段的身體運動訓練,包括感覺統合、體適能訓練,讓孩子得到足夠的身體運動的機會。

當時在我們制定訓練訓練方案的時候,頗費了一番口舌和家長解釋,很多家長不能理解:「我的孩子已經很坐不住了為什麼不讓他去學圍棋、學書法,給他更多的運動不是更加坐不住嗎?我想讓他養成好習慣,不該讓他安安靜靜的坐在一個地方讀書、寫字?」

我們說事實上,當一個孩子坐不住,不停的要做出各種行為來轉移注意力的時候,其實代表這個孩子的自控能力不足。對身體的自控能力,其實和幾個方面有關係,並非家長看著孩子坐在那裡不動,一動不動的讀書就能夠改觀。

那麼,孩子坐不住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首先,我們要看到孩子小時候運動的不夠

一些孩子有可能是因為剖腹產,有可能因為被限制運動、抱的太多等等,造成了神經運動系統的一些不協調。孩子的任何行為都是有意義的,當他們身體不停亂動的時候,說明他們的神經需要更加靈活。

如何才能讓神經更加靈活呢?運動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在運動中孩子可以增強對自身身體肢體的控制能力,可以更自如的使用自己的身體,在運動一段時間之後,孩子的專註力就會慢慢的趨於正常。

2010年的美國心理學期刊有研究說:運動能夠幫助孩子培養專註力,如果一個孩子持續運動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他的大腦就會呈現出,注意力投入狀態的腦波p3振幅比沒運動的孩子大。這個研究結果讓人很興奮,也從科學的角度證實了「孩子玩累了就不淘氣」的這樣一個傳統說法是有意義的。

第2個原因是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不足

在我的訓練經歷中,發現很多孩子的智商很好、情商也很好,他們很聰明會處理事情,然而學習成績卻不是很好。究其原因我們發現:這個孩子他的平衡覺發展和前庭覺發展是有問題的,我們說觸覺、前庭覺、平衡覺、本體覺,並稱為感覺統合的四大基礎感知覺能力,假如孩子的運動不足,他們的本體覺前庭覺發展就會有問題,從而導致感覺統合能力不足以支持日常行為。

第3個原因是孩子時常處於安全感不足的恐慌中

當家長在帶養環境中會給孩子過多斥責、冷漠,以及家長自身情緒狀態出現負面傾向時,就需要及時調整狀態,保證孩子的成長環境積極健康,有利於他順利的成長。而不是動輒打罵孩子,羞辱孩子,無端的折辱孩子,讓他感覺自己是不可愛的,這樣他的成長問題就會比較多。表現出來的樣子就是肢體僵硬,情緒上悲觀,傾向於討好成年人。

同時我們還建議家長:給孩子更多的撫觸、帶著情感的安撫,使得孩子的身心得以放鬆,神經能夠休養,孩子的精神放鬆,成長順利。比成天擔驚受怕,怕家長打罵訓斥的孩子要成長得快得多。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一個孩子的專註力不好,事實上是提醒家長,他是需要幫助的。

當我們發現,孩子上學後經常被老師反映專註力不太好,坐在課堂上里總是扭來扭去;或者當你觀察到孩子在家裡寫作業的時候,不能夠投入的從事這個工作,家長們是都會焦慮的。

然而焦慮卻又沒有什麼用處,我們只能想盡各種方法去幫助孩子,催促、提醒,甚至替代他做,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孩子能夠做完自己的學習任務。可是這些方法都使用過了,結果還是沒有效果。

我們建議面對專註力不太好的孩子,家長要這樣做:

首先,接納孩子目前的狀態和表現

誠如前面分析,孩子的行為是提醒家長他需要幫助。接納並理解孩子不當行為時的困境,才能真正對孩子的成長提供有效支持。

其次,相信孩子已經在儘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有向前,有後退,有重複、有迴旋的,誰能一帆風順,一蹴而就的長大?

然而每個生命的內在力量都是向上的,都要成長。既使他們有迴避,有抵觸,但只要找到合適的方法,一旦找到信心,他們就能夠積極地成長為更加有利於社會適應的樣子。

第三,和孩子一起討論,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一些

孩子了解自己可以如何做,成長更快,他們會有意識地向著那個方向努力。

家長既不要把坐不住這個問題誇大,也不要忽視,而是要積極尋求資源,了解幫助孩子的方法,然後和孩子討論,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一些。孩子被溫和相待,他們內心力量更加富足之後,會發揮自主性,更好成長的。

第四,尋求專業老師的幫助

說了這麼多,作為一個兒童心理發展評估師,我還是建議家長:發現孩子「坐不住」,不能專註的聽課時,盡量找專業的老師,做一個兒童心理發展評估,獲得有針對性的撫養報告和建議,對帶養更加有掌控感,有效降低成年人的焦慮感。

無論如何,順應孩子成長的規律,才是正確的養育。在養育中,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問題」,不誇大問題後果,也要及時尋找應對方法,帶孩子走過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幼兒期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不要讓老師的「語言暴力」,傷害到他
教育學博士也會翻船,現在養娃到底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