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你會結交什麼樣的朋友,構建怎麼樣的關係,早就命中注定了

你會結交什麼樣的朋友,構建怎麼樣的關係,早就命中注定了

無論你接下來做了什麼,都取決於你的人生腳本。

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首先提出了「腳本」的概念,指前意識的人生計劃,我們的一切行為、經歷不過是在推動這個「腳本」前進,時間是客觀存在的,是填充腳本的理論概念。

具體而言,艾瑞克·伯恩將人生腳本歸納為四個方面,強調父母、原生家庭對人生的編製。

1、人類命運

2、從出生前到青春期

3、可塑年代

4、成熟與死亡

本章節我們將重點分析可塑年代,有關朋友結交、社會關係建立的腳本。

前段時間,黃渤接受採訪時說過一段話:

以前在劇組裡總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小心機啊,各種什麼的。去了以後也結不出賬來,誰搭理你啊?

但現在,身邊全是好人,每一張都是洋溢的笑臉。以前在劇組,都記不住他的名字,現在到哪都喊他黃老師。

黃老師,你累不累,休息一會兒。黃老師,你要吃什麼,喝什麼?黃老師,我給你拿點什麼?我能為你做點什麼……

其實,圈子理論早已告訴我們,處在不同的圈子,會有不同的待遇,會遇到不同的人,而不同的圈子之間往往難以跨越。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那些具有相似價值觀、世界觀的人聚集在一起才能形成穩定格局,本不屬於這個圈子的人以討好者的身份進入,只會破壞原有的穩態。

因此,可以認為,你未來會結交什麼樣的朋友,構建怎麼樣的關係,不過是你的人生腳本,從你出生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

另一方面,和互聯網時代信息閉塞也有關。

何帆老師在《變數》中提出過一個觀點:

「網路時代,因為圈子的出現,我們的信息越來越閉塞了。在過去,全國人民都只看一份報紙,無論是中南海的官員,還是普通的工人,所獲取到的信息是一樣的。而現在,在你的朋友圈刷屏的文章,也許在另一個圈子內都沒人知道。」

這也就造成了階級固化愈發嚴重。

正如韓國的高分電影《寄生蟲》中描繪了韓國階層固化,底層人民努力攀登,卻終究無法融入富人圈子的故事。

寒門再難出貴子

中國社會的階層還沒有完全固化,不過與改革開放時相比,白手起家的人越來越少了。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必將會步入發達國家的行列,隨之而來的就是階級固化。

美國曾經是「美國夢」的天堂,人們相信,每個人都公平地站在人生起跑線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機會平等。無論出身如何,每個人都可以憑自己的才華和努力,實現人生路上的成功。

但是,今天的美國,階層流動幾乎停止,窮人再努力,也是出頭無望。極為有限的經濟水平制約著個人的發展。在美國,好的大學可不是你考上就能上,光是學費,就能把絕大多數窮人划出界外。

不僅如此,窮人之所以難以通過教育改變命運,還在於他們身上背負的各種無形負擔。

我們知道,在一個階級固化的社會裡,寒門再難出貴子。

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羅伯特·帕特南在著作《我們的孩子》中,向我們揭示了美國社會階級固化所帶來的後果。

羅伯特·帕特發現,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所擁有的不僅僅是良好的教育資源,還有父母的陪伴和教導。

而那些寒門子弟,缺少的不單單是金錢,往往還生活在殘缺不全的家庭里,成長過程中也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和引導。

貧富階級之間的差距,不僅僅體現在家庭財富上,也包括家庭結構、父母和學校的教育方式。

種種跡象都印證了那句話,你會走上什麼樣的道路,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就決定了。

現代社會最大的一個悖論是:「想要實現階層流動,關鍵是教育。」事實上,「一個人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父母的階層、職業和收入」。

這便是今天的論題,可塑年代腳本,從我們出生那刻起就在引導我們的人生。

人生七年

1964年,英國開拍紀錄片《人生七年》。跟拍了14個7歲的孩子,每7年記錄一次他們的成長。

這14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和階層,其中大多數孩子都沒能跳出父母所在的階層,只有一個窮人家的孩子尼古拉斯,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牛津大學物理系,後來成為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教授。

富人的孩子從小接受著高等教育,而窮人的孩子甚至都不知道「大學」是什麼。

英國前內政大臣艾倫·約翰遜看完紀錄片後說:

「你可以看到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我覺得沒有其他國家像英國一樣,社會階級劃分如此清晰。」

我們這代人經常會有一種錯覺,覺得努力就能成功,因為身邊有很多人都是通過「下海」實現了階級的突破。

其實,並不是因為他們優秀,而是因為他們搭上了時代經濟的順風車。

但是這給了大眾一個錯覺:只要努力,我也一定能突破階層,成為富人。

阿里巴巴集團前總參謀長曾鳴說過:容易賺的錢肯定是沒了,往後大家都得做更辛苦的事。

從這個角度看,是的,成功越來越難了,也許若干年後,我們的出身真的就決定了我們的命運,因為我們不過是在執行可塑腳本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既然都是親生的,父母為什麼還是會偏心?心理學家的解釋很一致
心理學家:越是「自私」的人,心理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