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小動作里藏著大世界,關愛孩子,要從溫暖孩子的心靈開始

小動作里藏著大世界,關愛孩子,要從溫暖孩子的心靈開始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許多行為常常會令父母感到困惑。有時候,孩子會開心大笑;而有時候,卻又會放聲大哭起來。有時候,孩子會和小朋友為爭奪一個玩具而大打出手;而有時候,孩子卻又會獨自一個人躲在角落裡自言自語地玩著什麼……

孩子的行為多種多樣,而其每個行為背後都有著和成人不太一樣的行為心理,只有抓住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想讀懂孩子的內心世界?

首先需要觀察,因為年齡的限制,孩子感知外部世界,不光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還會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家長要觀察自己孩子平常的動作,不要錯過她們的成長。

一、過了幼兒期,是否仍愛啃手指頭?

一歲半之前,孩子喜歡吮吸手指頭是正常的探索世界的過程,這個時候孩子啃手指頭是在悄悄變聰明的表現,但是如果孩子一歲半之後他仍有這一習慣,拋開缺鋅的因素,那麼極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了。因為啃手指甲這個動作能夠緩解人的緊張,使心情放鬆。家長要認真的觀察一下,如果孩子五歲前還在啃手指頭,那麼說明孩子的內心缺乏安全感。

二、抱著玩偶才能入睡

我們在電視上時常會看到有些孩子會在睡覺的時候,抱著自己的玩偶才能睡著,這些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缺乏家長的陪伴,玩偶對於他們來說是能夠時時刻刻陪著他們的。要注意是不是孩子白天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或是他平時獨處的時間太久,孤獨感強烈。五歲前的孩子遇到事情的時候,是不懂得分享的,所以很多時候,他總是自己感覺害怕,所以家長要多多陪伴他。這樣對於孩子未來的心理發育是很重要的。

三、暴躁易怒,很容易生氣

有些孩子的表現特別情緒化,一旦和小夥伴有了衝突,拳腳相向;有讓自己不滿意的事情,反應較為強烈,立刻就不開心、哭鬧。其實這並不是寶寶自信的表現,相反是寶寶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他內心很害怕,在做出這些動作的時候,也並不是他的初衷,而是缺乏陪伴導致的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當自家孩子出現上述情況時,我們更應關愛孩子,從溫暖孩子的心靈開始,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

那我們應如何解決孩子的情緒化問題呢?

1、分散注意力

當孩子一個人呆著的時候,無所事事,就會開始啃手指。可以讓孩子「動」起來,讓他在看電視的時候,嘗試畫齣電視中的人物、寫出人物名稱等。天氣晴朗的時候,為孩子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孩子出去玩,鼓勵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多接觸外面的新鮮世界。

2、舒緩的方式引導

想一想,當自家孩子考試成績不如意的時候,他的心情是什麼樣的?是躲在房間哭一哭,還是悶不吭聲在發獃?孩子也需要一些活動來舒緩自己情緒的。您家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是怎麼舒緩情緒的呢?如果孩子沒有什麼舒緩方式,只會自己悶著頭,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塗色書,書中都是空白圖案,孩子只要給圖案上色就可以了,很簡單,但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孩子塗成什麼樣,都會是非常漂亮的一幅畫。孩子看到作品以後,會產生成就感,這樣不高興的情緒也就煙消雲散了。

CARING-總結

如果家長能夠認真傾聽孩子的需要,多去理解、關心孩子的行為語言,並採取恰當的方法加以教育和引導,相信孩子自身也會有目標、有期待,就不會再通過不好的行為動作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為啥孩子「窩裡橫,在外慫」,兒童心理分析師:和家長溺愛有關
最值得看的育兒書籍(3)——兒童教育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