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12部門聯合「放大招」,要求所有學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服務!

12部門聯合「放大招」,要求所有學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服務!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2部門印發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2年年底,基本建成有利於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會環境,形成學校、社區、家庭、媒體、醫療衛生機構等聯動的心理健康服務模式,所有學校要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的中小學校比例要達到80%以上。

▲ 截圖來自國家衛健委官網

當前,兒童青少年在心理方面主要存在哪些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大河健康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1

成年人有心理問題,根源多在兒童時期

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主任崔永華介紹,近年來,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形勢不容樂觀,此次行動的最大亮點是將兒童心理健康體系建設推進到落實層面

Q

為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形勢不容樂觀?

中國心時代父母研究院院長、大河健康報首席心理學講師王紀瓊:

當前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呈現低齡化趨勢。過去,到了青春期孩子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而現在出現心理問題的年齡降低至八九歲,甚至六七歲。

兒童青少年出現心理問題的人數上升。據相關數據顯示,5歲~15歲的兒童青少年出現心理問題的發生率達11.2%;17歲~19歲人群中,有21.5%的女生出現自殺或自殘傾向,9.7%的男生出現自殺或自殘傾向。
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出現癥狀複雜化的現象。以前兒童青少年出現的心理問題多表現為抑鬱、焦慮、強迫等,現在還出現了消沉、「空心病」等癥狀。


據2014年開展的中國精神障礙疾病負擔及衛生服務利用研究結果顯示,我國約16.57%的人受到精神障礙的困擾。
河南省人民醫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神經心理科原主任醫師、心理治療師馬麗介紹,很多成年人出現心理問題的根源都在兒童時期.
心理健康的發展就像蓋一座高樓,地基建造就在兒童青少年時期,這是心理發展、人格發展、良好心態樹立的重要階段。如果這個基礎打得不牢固,隨著年齡的增長,樓房越蓋越高,隨之會出現一些問題,如出現情緒不穩定或一些過激行為,嚴重的甚至會有一些惡性傷害事件出現。

2

兒童青少年產生心理問題

多因缺乏安全感

馬麗說,兒童青少年產生心理問題,主要原因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方面:
? 撫養環境的變化
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與成人心理問題密不可分。現在很多年輕父母工作繁忙、生活壓力大,有時將孩子送到奶奶家,有時送到姥姥家,有時保姆帶。孩子的養育環境不斷發生變化,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培養
馬麗曾經接診過一個男孩兒,三年更換了六個幼兒園,男孩無法與周圍的朋友形成牢固關係便經歷分離,還要融入新的團體。不斷面臨分離的情況,讓男孩兒的心理安全感難以建立。
心理安全感可以直接影響孩子心理結構的穩定性,心理結構不穩定,就像快要倒塌的危房,一有風吹草動,房子就倒塌了。
穩定的心理結構有助於我們面對成長中的各種困難、挫折,正如面對高三的學習壓力,有的學生能從容應對,有的則會退學。
? 缺少真正的陪伴
現在很多家長不懂得真正的陪伴,例如孩子在搭積木,父母在旁邊玩手機,沒有真正參與到孩子搭積木的過程中,缺乏與孩子的交流互動。
還有些父母看似陪著孩子去了植物園、遊樂場,但是心思完全沒在孩子的身上,這種低質量的陪伴,不利於親子感情的交流,也很難真正了解孩子的煩惱。
? 比較心理

孩子如果從小處在一個被比較的環境中,也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因為這時孩子的自信沒有完全建立,他們的自信主要來自於外界,如家長和老師的評價。
如果家長和老師只是單一地評價孩子,只看到了孩子鋼琴是否考過級、考試成績是否好,沒有看到孩子待人接物的態度、樂於助人的品德,以單一標準進行評價,容易讓孩子的心理處於失衡狀態,影響其良好價值觀的樹立。
? 焦慮不安等情緒的傳遞

當前,社會信息及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也讓父母的生活及感情有了更多選擇。有的人只看到比自己生活得好的人,覺得事事不如意,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而這樣的焦慮與不安情緒也會傳遞給孩子
? 接受不經篩選的信息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孩子們可以接收到越來越多的信息,這些不加選擇的信息中不乏一些負面信息。
在價值觀形成階段,孩子還沒有客觀的辨別能力,在大量良莠不齊的信息衝擊下,孩子的心理可能會處於混亂狀態

3

家長要尊重孩子,並多與老師溝通

王紀瓊說,現在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情緒方面主要表現為易激動、情緒反覆無常等。情緒的變化容易引起行為問題,如規則意識差、自律性與自控性差。一旦家長缺乏科學引導,孩子就容易出現厭學、網癮、輟學等問題。師生關係、親子關係、同學關係等方面一旦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與行為。
「你是第一次當孩子,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這是很多家長的切身體會。作為心理學講師同時也是父親的王紀瓊,給父母提出四點建議。
? 家長要調整與孩子的相處方式
家長不僅要愛孩子,還要提高愛的能力,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要講究方法策略,如說話的語氣、語態及說話的方式。孩子的自尊心很強,也很有思想,家長需要把孩子當成一個「成人」來尊重,這有利於家長與孩子的溝通。
? 構建知識結構
作為家長,需要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家長也需要不斷學習,尋求專業課程的幫助,以科學的方式教育孩子。
? 建立支持系統

父母的教育理念要一致,全家人要站在統一的教育戰線上。
? 重視家校溝通
學校要定期開家長會,老師要與家長開展多種形式的溝通。家長需要積極配合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做好家校共育,提升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4

學校要為學生提供傾訴的機會

《方案》中提出,到2022年年底,50%的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60%的二級以上精神專科醫院應設立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30%的兒童專科醫院、婦幼保健院、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要開設精神(心理)門診。
各地市要設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熱線;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知曉率要達到80%
對於學校來說,學校領導及教師要重視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定期開展講座、社團活動等,為孩子提供傾訴的機會
配備心理諮詢師、開設規範心理諮詢室,學校還需加強危機干預,避免極端問題的出現。
最後,還要做好教師培訓,讓各科老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注重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即教學,「育」即育心,這樣才是真正的教育。

撰文 | 劉婧超

統籌丨王嘉譯

編輯丨吳文可


版權聲明
本文為原創內容,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上幼兒園之前,孩子不具備這些能力,父母操心不說,孩子還得遭罪
父母贏了 孩子輸了 最後呢?一個會傷害孩子心理的常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