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兒童心理:孩子不聽話,屢教不改,怎麼辦?

兒童心理:孩子不聽話,屢教不改,怎麼辦?

常常聽到不少家長相互訴苦,自家寶寶不聽話,規則說了無數遍卻總是屢教不改,既頭疼又無奈。

家長們感慨,孩子似乎像是失憶的天使,他們都特別喜歡重複問同一個問題,讓爸爸媽媽重複同讀一本書,甚至有時候同一個錯誤,在多次提醒後卻屢教不改。

家長們感覺很無奈,孩子為什麼就不能好好記住呢?


Joey:

我家寶寶現在4歲半,從3歲左右開始,他就經常對我們家長的話不上心,常常「左耳進,右耳出」。我在家做飯,沒時間看著他,叫他不要去陽台玩,口口聲聲說好的,但沒過幾分鐘又跑過去了,你說氣人不氣人!

每天晚上給他說睡前故事,好幾本故事書,但就是愛聽那一個。明明已經連續講了好幾十遍了,還要聽,說得我都會背出來了他還沒膩,真是無奈.....

相信許多家長也有與Joey同樣的煩惱和困惑,孩子怎麼就記不住家長的話呢?

其實,「記住」不是一瞬間的事情,而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首先我們通過各種感官系統接收信息,過濾掉無用信息的同時將有用的信息儲存在我們的短時記憶中。

其中非常重要,且被重複多次的信息會進入我們大腦的長時記憶。(這便是隨著時間流逝但仍能牢記的信息。)這個過程是人類在記憶時,大腦的工作過程。

從記憶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進入長時記憶的信息有兩個重要的特點,一是重要的信息,二是重複的信息。兩個條件需要同時滿足,才能「牢記」。

事實上,孩子常常屢教不改,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意聽話,而是孩子的大腦仍處於發展階段,許多功能尚未完善,因此並不是孩子通過努力就能一次性記住家長的告誡。

① 從大腦結構來看,孩子的大腦比成人的大腦有更多的神經元連接,但是他們的抑制性神經遞質卻比成人少的多。

也就是說孩子的注意力特別渙散,他們能同時注意到很多事情,但是他們不知道哪個才是重點。也正因為孩子大腦的這個特點,他們總是特別的有創造力和發散思維。

當我們在對孩子循循教導時,他們或許前一秒鐘還在認真地聽講,但後一秒鐘注意力就被其他事物吸引了,家長的告誡也變成了「耳旁風」。若孩子並沒有注意我們說的話,也抓不住重點,他們自然無法記住父母的告誡。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不妨試著言簡意賅,說關鍵和重點就可以了。不然絮絮叨叨說一大堆,既讓孩子的注意力溜走還容易讓孩子抓不住重點。

② 從思維發展來看,一般孩子3歲~7歲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思維內容是具體的,太抽象的辭彙孩子尚未能理解。像Joey跟寶寶說陽台,但寶寶並不知道陽台指的是哪兒,需要具體到「超過窗戶的地方不能去」,這樣的提醒對寶寶更有效哦。

另外,想讓孩子不再犯錯,家長需要不斷地重複重點。我們的記憶特點決定了我們需要通過多次重複同一信息,才能牢記。同樣,孩子也需要通過不斷的重複才能讓重要信息進入他們的長時記憶。

在被重複提醒的過程中,孩子不僅得到了練習的機會,不斷加深記憶,還把信息轉化為自己的語言「牢記於心」。

③ 從心理層面來看,孩子「屢教不改」也可能是逆反心理。3歲左右開始,孩子進入第一個「叛逆期」,開始出現比較強的自我意識。當家長說,不可以的時候,孩子更好奇:為什麼不可以?我就要去試試、看看,我偏要去。若家長反覆強調不可以做這個、不可以做那個,不僅激起孩子的叛逆心,還給了孩子暗示。

因為當人被告誡「不可以做某事」時,頭腦中第一反應是「做某事」,然後再出現「不可以做」這個念頭。對於自制力不強的孩子來說,制止自己「做某事」是很困難的。

因此,家長重複信息時,盡量少說「不可以做某事」,多重複直接的指示,對孩子牢記信息更高效。


每個孩子的記憶能力和記憶策略都有所不同,有的孩子重複10遍可以記住的東西,但有的孩子或許需要重複20遍。我們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強求每個孩子發展的速度相同。

當然,家長除了需要花點耐心幫助孩子記憶,還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讓記憶更加高效。

若孩子屬於叛逆心理太強,總是與家長對著干,讓家長束手無策,可以尋求兒童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根據孩子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改善「屢教不改」的習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皮亞傑:兒童的心理是怎麼發育的,作為父母應該注意什麼?
為人父母 要避開四大家庭教育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