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致我們無處安放的教育焦慮

致我們無處安放的教育焦慮

2020藝考的省統考剛剛落下帷幕,一個「寧波小歪」刷屏了寧波潮爸辣媽圈,他是小有名氣的鮮肉明星,主演的網劇正在騰訊視屏熱播,同時三年前,還是一名在餘姚中學奮戰高考的高三學生。能在父母圈火,倒不是因為他是寧波人,而是因為他的求學道路選擇實在極妙。

作為重點中學的學生,他沒有走傳統衝刺985、211的路子,事實上如果按照他只高出一段線10多分的高考成績614分算,北清交復浙是遙不可及的,連寧波大學都夠嗆。所以他選擇了藝考,憑藉好看的皮囊和藝術特長,又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文化課優勢,不但考入了中國傳媒大學,如今微博粉絲100多萬,成為娛樂圈冉冉升起、名利雙收的新星。

於是在這麼一個21世紀邁入20時代,小朋友們紛紛結束了期末測試的新年裡,這位「寧波小歪」讓家長面臨著新壓力,他的經歷在拷問老父親老母親的靈魂,你給孩子選擇的道路是否最大限度發揮了孩子的優勢?你現在陪伴、鼓勵、督促孩子做的所有努力到底是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

孩子還小,父母的選擇錯了,錢和精力都是小事,孩子錯過的時光一去不復回。本就陷在「做的夠不夠多」迷思中的家長們又陷入了「做的是不是對」的焦慮中。

許多評論或者新聞都在說這一屆的家長們特別焦慮,總是恨不得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讓孩子小小年紀就得語數外體藝一把抓,所以才有了「月薪8萬撐不起一個暑假」「兒童情商培訓火熱」這種現象,難道是這屆家長特別的虛榮、功利、愛攀比嗎?

不是的。事實上,從上世紀80年代以後,高等教育帶來的職業發展和收入增長的紅利越來越高,不只是中國,全球對密集式教育都有追捧。我們的自身經驗也告訴我們「讀書改變命運」。到了孩子這一代,儘管規則有所改變,也只是從學科優秀就好,擴展到了體、智、美、勞、藝全面發展。不是我們這代父母的群體問題,而是整個時代對於教育的重視,都往前跳躍了一小步。我們在焦慮什麼呢?

一方面,因為優勢未知而焦慮。如果我們的孩子像這位「寧波小歪」一樣,有張帥氣或嬌美的臉蛋,活潑開朗愛表現,在才藝類上通過更短時間的接觸和學習,就能到平均以上的水平,今天的家長自然也有足夠的眼界和格局,坦然接受並儘可能的提供相應的資源,讓孩子在這方面發光發熱。但如果我們還沒發現呢?那是不是趁著小,儘可能各種興趣班都試試,萬一找到了在某一門,他有超出平均水平的能力呢?即便找不到,學個一兩學期放棄,就當增加體驗了。這也是為什麼幼兒園孩子的興趣班說起來非常多的緣故,全面撒網,看看能不能重點捕魚罷了。

另一方面,害怕陷入劣勢而焦慮。「木桶理論」大家都聽過,決定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不是構成木桶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塊,所以我們對孩子薄弱的部分總是比較敏感。比如說現在出現的英語學習低齡化現象,原版繪本、分級閱讀打從幼兒園就開始,ket,pet考試一位難求。這是因為英語在各類升學求職考試中都佔了大份額,而無數的社會科學研究都告訴我們,語言的發展要抓住敏感期,越早啟蒙越好,越晚學越費力。家長並不是害怕幼兒園階段的他們英語不好,而是怕學習語言前期的積累不夠,會成為後期求學過程中需要辛苦幾倍才能邁過去的坎。

這樣的家長不可理喻嗎?完全可以理解並感同身受的。

如果說教育焦慮不能簡單扣鍋到家長的心態頭上,那麼,這是社會優質教育供給量太少的鍋嗎?是,但不完全是。

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優勢教育資源必然是有限的,以至於不得不形成激烈的「標杆競爭」,考試變成了零和遊戲的淘汰賽,孩子們努力消化吸收的知識,很難分得清哪些是他們真正需要的,哪些是為了超過別人而不得不加碼的壓力。

耶魯人類學博士馬丁在《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一書中描述了全世界母親共同的焦慮:對於我們來說,進不了好學校,等於是被美洲豹吃掉,「永遠要提前準備,很早,很早以前就要開始準備」。

這幾年,各國教育部一直在試圖阻止這種「掐尖」風氣,比如我國《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9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以及最新的自2020年開始實行的小學、初中「公民同招」政策。

但問題在於,不能挑學校,不能考級並不代表著孩子就能真的放鬆下來不用學,因為北大清華不會是搖號吧?高中能去參加全國物理競賽、化學競賽的同學不是到了高中才對物理學深學透吧?只不過是由一種顯性的學習轉為隱性的而已,沒有可以量化的指標來做「指揮棒」,家長有時更加感到如履薄冰,不知道選擇是不是對,不知道要不要堅持,在孩子的學習和培養上就需要有更多的自覺性和敏感性。

互聯網讓世界變成地球村,形形色色不同人的生活,各領域傑出者的精彩人生,讓我們心生嚮往、躍躍欲試,不像以前,反正閉門造車、無從對比,也就聽之任之了。同時,這一代的父母自身具備了更高的學識素養,對幼兒成長發育規律有了更多的了解,在自身視野、格局提高的前提下,對孩子也有了更大的期望。

這也是為什麼,儘管這十幾年的教育供給量是增加的,而我們卻不是越來越平靜卻是越來越焦慮。然而我認為,焦慮並不是一件完全的壞事,焦慮太少則止於安逸,焦慮太多則限於崩塌,我們要做的是控制焦慮的程度以及焦慮的方向。

學術成績、樂器體育或者語言學習,充其量不過是一道橋樑,而不是教育的終極目的,我們最終目的還是通過這些來幫助孩子找到個人發展的原動力。不只求孩子在求學階段出類拔萃,更希望在此之後的漫長人生中,能不放棄學習,不放棄開拓,不放棄更新自己。就像馬拉松,開頭佔了先當然是件好事,不過比起開頭佔先更重要的是,是否能夠持續的前進?

流水不爭先,爭滔滔不絕。當然,如何幫助孩子找到個人發展的原動力,又成為我們新的教育焦慮來源。


本號僅提供思想交流平台,在遵守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不持有特定立場,文章不代表協會觀點。部分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涉版權請與我們聯繫。本號不定期推送原創文章,歡迎賜稿,投稿郵箱mingzhoufu@126.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焦慮 的精彩文章:

為何現代人都愛焦慮?如何克服焦慮?這4種自我療愈方式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