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活體機器人問世,聯想到機器毀滅人類,都是因為負面效應在作怪

活體機器人問世,聯想到機器毀滅人類,都是因為負面效應在作怪

2020年1月13日,《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宣布,美國佛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簡稱UVM)計算機科學系教授約書亞·邦加(Josh Bongard)的團隊利用青蛙活細胞,創造出「活體可編程機器人」。消息一出,世界嘩然。

不知道諸位是什麼感覺,我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時間腦海里浮現出了《生化危機》和《異形》裡面的怪獸,這些電影里講的都是人類被自己創造的生物毀滅的故事。

人類科技一進步,站立的雙腿都要抖一抖。這是一種害怕的表現。

其實我們應該想一下,為什麼新技術尤其是顛覆性技術出現的時候,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恐懼和擔憂。

比如古希臘詩人赫西奧德曾在詩句里,表達了對普羅米修斯盜火的不滿,認為這種太過先進事物的出現,毀掉了原本輕鬆美好的生活,把人類拖入戰爭的深淵。

這點跟我們在詩詞小說中,嚮往唐宋時代的盛世有得一比。網上曾做過統計,假如如果能穿越回古代的話,你會選擇去到哪個時代,其中宋、唐位居榜首。

在工業革命時代,汽車的出現一度遭到社會各界尤其是馬車夫們的抵制,火車更是被嘲笑了大半個世紀之後,才逐步推廣開來。

到了近現代,更是有對互聯網的開放有過恐懼,對人工智慧取代人類工作甚至毀滅人類產生恐懼。

當社會上出現一種不符合大多數人價值觀的事情時,人們又會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認為只有「昨天」才是人類社會的黃金時代。

社會心理學家Roy Baumaister新出的一本書《壞影響力:負面效應如何統治我們,我們又如何管理它》,裡面將這種復古思潮,稱為「黃金時代謬誤」。而把人們帶向技術進步對立面的這種情緒,稱之為:負面效應。

這是一種心理現象,指的是人們天生就更關注、也更容易看到負面的東西——比如說危險、負面情緒、威脅等。

從進化論的角度,解讀出來的原因,是對危險和衝突保持警覺的基因攜帶者更容易適應殘酷的生存環境,因而這種現象在人類演化過程中得到保留和延續。

也許在遠古時代、危險四伏的條件下,這種「負面效應」是個有利的生存機制。問題是到了現代社會,人類已經不再面臨生存挑戰,它的壞處也越來越多地顯現出來。

比如損失厭惡、比如我們更多地關注壞消息、對人際交往中不好情緒更敏感等等。

有時候,負面效應會讓我們對壞消息等反應過激,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行動。

有個很好的例子是損失厭惡。很多商家都善於利用這招。

書裡面還提到,負面事件給人帶來的衝擊,平均是正面事件的三倍。也就是說你跟朋友和家人相處的過程中,一句貶損的話帶來的傷害,得有三句表揚的話才能彌補。

而之所以家人關係處理不夠融洽,往往是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一句表揚的話就能抵消一句批評的話。這可不就造成一個惡性循環,關係越處越差。

理解負面效應,能夠提醒我們人性如此,我們能做的就是時刻保持覺醒,這樣才能有效地處理遇到的問題和難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與家人朋友的溝通過程中學會打一巴掌揉三揉的技巧,在工作和生活中收穫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話到嘴邊效應 的精彩文章:

孩子越來越坐不住?原因要在斯特普效應上找,3個方法提高注意力
世界上的麻煩有50%是因為說話不當造成的,所以話到嘴邊要留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