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50歲左右還在單位上班,會不會有點「難受」?

50歲左右還在單位上班,會不會有點「難受」?

最近,某問答平台的一個問題引起了網友熱議,「50歲左右還在單位上班,會不會有點尷尬?」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我國社會的年齡結構。

2000年,我國65歲以上人群佔比超過了7%,這標誌著我國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而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正如問題中所提到的年齡焦慮。

在我國,五十歲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較重,而大多數五十歲左右的人,正處於中壯年階段。在這個階段,有從事公司領導崗位的,也有技術行業,還有從事操作領域的。

這個年齡階段的工作者存在年齡焦慮和職業焦慮都是正常的,不過,從總體來看,五十多歲是所有行業中的中堅力量,無論是人生閱歷,還是知識能力都非常豐富,正是屬於人生進取時期,對自我應該多一些肯定。

自身價值

心理學家馬斯洛需求理論中的最高需求便是自我實現需求。在生活中,工作的作用正是證明自我價值。

五十歲左右的人成長於改革開放的重要時期,經歷了計劃和市場體制之間的轉換,順應著新時代的到來,大多數人普遍能夠接受互聯網的發展,對社會、人性的認識都非常深刻。

他們普遍已經在職場中打拚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學習能力和拼搏精神並不比年輕人弱,更是一個公司的主要力量,通過跟隨企業的發展腳步不斷積累自身的新知識,產生在事業上的愉快感。

對於那些高科技類的公司而言,年輕人是占絕對主力,但是五十多歲的人在這種公司工作,通常是技術超群的一類人,他們的優勢更是不言而喻。

在傳統性製造行業中,五十多歲的人的比例更是非常高的,他們大部分具有「工匠精神」,講究精益求精,一磚一瓦,一鑿一砌,盡全身精血融聚其中,命理思想更是在內。

這類人往往痛其苦難,嘆其成就,不以得享富貴而物喜,不以歷受慘遇而己悲,始終保持著「天降大任於斯人也」的心態。

相比之下,現今社會,年輕人大多民風浮躁,追求利益,看輕信仰;追求效率,摒棄品質;只求表面功夫,忽視靈魂;重視短期利益,輕視長遠發展。

遍觀中華大地,儘是追名逐利,縱覽歷代史書,不乏投機偷生。有「工匠」之稱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寥若晨星。

巔峰年紀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或許,有人會問:人的巔峰年紀,該是多大呢?

村上春樹的小說主角,即便年過六旬,依然喝酒、聽音樂、讀書、看電影、養貓,年齡似乎並不能阻擋一個人想要前進的腳步。《深夜食堂》中更是很多五十多歲才尋到真愛、七十多歲還在談戀愛的故事。

日本浮世繪第一人葛飾北齋曾說到:「我認為,我七十歲之前所畫過的東西,都不怎麼樣,也不值得一提。我想,我還得繼續努力,才能在一百歲的時候,畫出一些比較了不起的東西。」

直到他年近九十,將要過世時,還又說:「我多希望自己還能再活多五年,如此我才能嘗試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

所以,世界上沒有所謂巔峰的年紀,只有心態的落差。

五十多歲的人,對人生、對生活有更加深層次的思考,這是一種對自己生命負責的積極態度,他們不斷地探求自己對生命內涵的認知,明白物種代謝乃是自然規律的道理,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絕佳狀態。

草木枯黃,蜉蝣淡逝。五十多歲人的子女大多二十多歲,處於剛進入社會的情境中,面臨著工作壓力、經濟負擔。

因此,他們更加珍惜崗位需求,珍惜社保繳納,明白能掙一分錢是一分錢的心理,對日後養老生活充滿期待。

同時,他們的人脈廣泛、熟悉公司運作、態度認真,除了體力稍差一點外,在多數工作方面並不比年輕人差。

並且,他們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陳獨秀在《新青年》中曾提出讓人感到幸福的五個觀念:

終生幸福來源於青年時代種下的因

幸福內容在於強健的身體、正當的職業、真實的名譽,與發財能否無關

個人幸福不能損害國家社會

自己的幸福應以自己的力量創造,不可依賴他人

不為了一時的幸福,換得將來永久性的痛苦

總結

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在《活出最樂觀的自己》中提出了樂觀ABCDE法則,用來面對日常生活或是職場生活中遇到的壞事。

那些五十多歲的人,即便面對著職場中的壞事,仍然是放平心態,接受自己的悲觀,並看到事情的轉機。

他們認為自己可以對周圍的人或事產生影響,而不是完全被現實的壓力所吞噬。

並且,五十多歲人,沒到退休年齡,正常上下班,認真工作,能有什麼尷尬?

五十多歲人,將自身經驗轉化為推動公司的基礎,憑藉自身實力養活一家老小,能有什麼尷尬?

五十多歲人,是知天命的階段,工作更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能有什麼尷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為什麼有些人看上去很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真正聰明的人,具有這五點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