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讓素質教育之樹根深葉茂

讓素質教育之樹根深葉茂

素質教育實施體系,渭南從德育、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改革、體育、藝術、科技信息、社會實踐七個方面整體構建。

推進素質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貫徹落實渭南市構建的涵蓋德育、課程體系、課堂教學改革、體藝教育等素質教育實施體系的同時,在課程、課堂、活動等方面持續深度推進,貼近地方特色、依據學生成長需求、助力區域教育發展,讓素質教育之樹根深葉茂。

厚植立德樹人之「根」

華州區堅持「立足生活、講求側重、貴在堅持、重在滲透」的德育工作思路,健全德育管理機制,充分利用本土資源打造素質教育涵養之地。

一是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華州區是渭華起義策源地,蘊藏著豐厚的紅色教育資源。依託這一資源優勢,區教科局和各學校組織師生開展祭奠英烈、尋訪英雄足跡、講好英雄故事、頌揚英雄精神等系列活動,以革命英雄故事感染學生,激發學生愛國熱情。

二是深耕本土資源,開闢教育良田。地方教育資源是學校課程開發的土壤,華州區有著豐富的地理、礦產、歷史、文化、旅遊資源。華州區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不斷加大地方教材的開發與利用,各中小學開發編輯《華州皮影》《神奇的柳枝》《美麗少華山》等地方教材百餘本,主要闡述了華州區的人文精神、鄉風民俗、民間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要素。地方教材的開發與利用,提高了學生對家鄉的認同,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服務家鄉的家國情懷。同時,廣泛開展皮影、花鳥畫、面花等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演示非遺技藝,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校本教材的開發,為特色課程的設置奠定了根基,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

三是打造特色文化,激蕩辦學活水。各校根據實際積極打造特色校園文化,毓秀小學結合校域特色確立了「毓德養正,博雅一生」的教育理念,構建起「一個核心,兩個課堂,三個主題」的育人框架;城關小學秉承「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訓,踐行讓每個城小人「共享教育的幸福」辦學理念,形成了「忠誠擔當,開拓創新,甘於奉獻,和諧幸福」精神文化。學校結合自身實際創建的特色文化,讓學校的發展有了「文化基因」。

壯實課堂育人之「干」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必須堅守課堂教學主陣地,實現素質教育與教學質量同步提升。

聚焦課堂改革。華州區從教育實際出發,研究教學模式對課堂教學的推進作用。毓秀小學語文學科的「單元整合2314」模式、「思維導圖」課例研討,科學學科「實驗操作能力」課例研討,提升了教師的業務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城關小學實施「邊學邊教,自主領悟」課堂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實踐「自媒體下新常態習作教學」,將生活場景搬到課堂,讓學生從多角度觀察、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

打造典型課例。2019年初,華州區按照「試點先行、交流研討、逐步推廣」的思路,在小學段率先開展「思維導圖」課堂教學創新試點工作。各試點校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利用教研活動、聽評課、研討課、賽講等形式探索運用思維導圖教學的新途徑。2019年11月,全區舉辦了小學「思維導圖」教學現場觀摩活動,按照課堂教學觀摩、授課教師課後反思、聽課教師研討交流、教學經驗分享、資料觀摩五個環節依次進行,教師從中汲取教學智慧,提高專業水平。

廣散藝術潤人之「葉」

社團活動豐富教育內涵。各校結合實際,大力開展多樣的社團活動。目前,全區中小學成立跳繩、舞蹈、剪紙等社團200餘個,影響大的社團也在逐年遞增。社團活動的開展挖掘了學生的潛力,充分展現學生的特長,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多維平台展示教育成果。自2014年起,每年的校園文化藝術節和校園科技節展演活動是全區的盛事,區教科局致力於為廣大師生搭建平台,展示全區中小學藝術教育、科技創新的豐碩成果。2019年成功舉辦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文藝會演和渭南市第十三屆中學生運動會,恢宏的體操表演、精美的書畫、攝影、剪紙作品,富有創意的舞台劇、情景劇等,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藝術素養,匯聚了華州區素質教育的發展成果。同時,各中小學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於整個教育過程,開展學唱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歌曲、渭華起義民謠故事等主題教育活動,開展「感恩教育」「養成良好行為規範」等專題活動和「讀書專題徵文比賽」等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展示個性的舞台,彰顯了學校多元化的育人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刺葉樹屬 的精彩文章:

樹是人栽的:屬羊人在8月,你會心驚膽戰
俗語「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說的是哪幾種樹,你家裡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