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10歲女孩認陌生人做爸爸:「狠心」父母要明白,挫折教育核心是愛

10歲女孩認陌生人做爸爸:「狠心」父母要明白,挫折教育核心是愛

每一位家長一定都是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孩子的,恨不得把這世間所有的美好都給孩子。不過隨著人們思想水平的提高,教育理念的轉變,家長們都懂得了「授魚」不如「授漁」的道理。父母不會永遠陪著孩子,總有一天孩子們要獨立去面對世界,所以不能過分寵愛孩子,要讓孩子經歷挫折,提早適應社會的「冷酷」,這樣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堅強。

可很多時候,家長們也許真的高估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過分的「狠心」反而讓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

朋友跟我分享了這樣一則新聞:常州的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因為父母逼著她學習特別多她不喜歡的興趣特長而情緒崩潰,冒雨離家出走。家長接到她時是在一輛公交車上,公交車司機稱「小女孩使勁敲我的車門,開門後第一句話竟是讓我做她的爸爸。」司機一邊安撫著小女孩的情緒,一邊聯繫了警方找到她的父母。

相信這個小女孩的父母的內心是十分複雜的,為了孩子付出那麼多,孩子反而要認別人當爸爸,難道逼著孩子成長真的錯了嗎?可能很多家長對此都深有體會,為了能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未來,父母都會傾盡所有的精力、財力,但這可能並不能換來孩子的奮發圖強。相反地,孩子會覺得父母對自己太嚴厲,不愛自己,只喜歡優秀的孩子。所以,很多家庭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孩子因為父母的嚴厲而傷心,父母因為孩子的不理解、不懂事而寒心。

那麼,當孩子承受不了家長施加的壓力,因此覺得家長太狠心而對父母疏遠的時候,家長到底要不要退一步,不再逼孩子呢?

家長們一定要清楚,通過讓孩子付出辛苦來成長的這種「挫折教育」並沒有錯。家長們經歷的更多,看過太多孩子因為過分安逸而墮落的例子,也知道那些所謂的「挫折」這的只是一時的,只要挺過去就能看到彩虹了。而孩子幾乎沒有什麼人生閱歷,可能只是稍微有些麻煩的小困難,對孩子來說就是「天塌下來」了,可當他長大後再回頭看,會發現那些挫折都不值一提,同時也會感謝當初咬牙堅持的自己以及鼓勵他的父母。所以,家長們不必因為孩子看起來很辛苦而放棄。

但是,父母們必須要理解「挫折教育」的真正意義,如果對這個概念存在以下這些誤區,那麼會適得其反。

第一個,「打」是「挫折教育」中的重要手段

很多家長都覺得「打罵」是讓孩子最直觀地經歷挫折的方式了,這樣小朋友會因此產生「抗體」,以後不管經歷什麼樣的困難、挫折都不會害怕了。但事實真的會這樣嗎?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被無緣無故打了以後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是憤怒,會想要反抗。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沒有能力、沒有膽量跟父母還手,他們只剩下恐懼。因為害怕父母打自己,所以做什麼事情都會小心翼翼、唯唯諾諾,最終可能就養成了膽小、懦弱的性格,最可怕的是孩子會失去自我。相信這並不是家長們的初衷,因此大家要知道,「打罵」不是讓孩子經歷挫折,而是在對孩子進行折磨。

第二個,只有不斷打擊,孩子才不會驕傲

每一個孩子都會格外在意爸爸媽媽對自己的看法,因為只有身邊最親近的人肯定了他,他才會有信心做到讓別人肯定自己。可如果連父母都從來不誇讚他,他又怎會有勇氣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表現自己呢?

給孩子打擊、潑冷水完全不會對他起到任何正面的作用,只會讓孩子像鴕鳥一樣把頭埋進土裡,不讓任何人看到自己。孩子會因為父母的冷言冷語而對不再對他們抱有任何期待,時間久了,對自己也會沒有了期待。

避免孩子驕傲、不踏實的方法有很多,哪怕是讓孩子嘗一次因為浮躁而帶來的苦頭,都要比打擊孩子、說他不行更有效。更何況,很多時候孩子真的表現的很優秀,明明一句鼓勵就能讓他更有動力去努力,為什麼非要澆滅孩子的那一份熱情呢?

「挫折教育」其實一直都存在著爭議,但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這種教育方式,而是父母們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從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用錯了方法。

那麼,要怎麼正確地讓孩子經歷「挫折」呢?

很多家長會通過打罵孩子、降低孩子原本的生活質量或是故意給孩子製造一些麻煩來創造讓孩子經歷挫折的機會。但事實上,孩子原本的生活中就已經很多挫折了,他們的各項技能都還很弱,管理情緒的能力更是弱到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可能在成年人看來,這些「挫折」都是小事情,很容易就能解決。可對小朋友來說,卻足以讓他們崩潰了。比如:沒辦法獨立穿好衣服、不會使用筷子、作業做不出來又或是被別人笑話了等等。

當孩子因為這些「小事」而難過、委屈的時候,家長們不要隨口就說「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好!」「你也太笨了吧!」「成天就知道哭!」這樣的話。要鼓勵孩子,用正面的語言引導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在孩子穿不上衣服的時候,父母可以告訴他「要先把最大的那個『洞』套在頭上,那麼另外兩個袖子是放什麼的呢?對啊,就是胳膊,你再試著把胳膊伸進去。」當孩子做到了以後,可以對然說「你真棒,相信你下次會穿得更快!」這樣孩子以後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態度也會更加積極,會主動地去想解決問題的辦法。

可能有的家長會覺得這樣做很麻煩,或是這麼說話有些肉麻,其實這也是很多父母教育不好孩子的問題所在。中國的父母都很含蓄,他們不願意去表達對孩子的愛,甚至不願意承認對孩子的愛。但事實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愛的表現。

愛孩子對於每一個家長來說都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難的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所以,家長們要學著在語言上、行為上表達出來、表現出來對孩子的愛,這才是「挫折教育」真正的關鍵。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