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幽門螺桿菌陽性一定會得胃癌嗎?

幽門螺桿菌陽性一定會得胃癌嗎?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Hp,是目前已知能夠在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是一種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的細菌,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區域內。

去醫院做胃部檢查的時候需要做的一個呼氣實驗就是關於這個細菌的檢查,該檢查不依賴內鏡,患者依從性好、準確性較高,為Hp檢測的「金標準」方法之一。

Hp的致病機制是首先會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炎,之後逐漸發展,甚至會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

1983年由巴里和羅賓兩人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檢組織中分離成功。是一種單極、呈螺旋形彎曲的細菌,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環境氧要求5~8%,在大氣或絕對厭氧環境下不能生長。

自從幽門螺旋桿菌被發現以來,就被認為是胃癌的元兇,甚至大家已經到了談Hp陽性色變的程度,因為相關研究表明:

  • 幽門螺桿菌與胃癌的流行病學相符

大部分資料表明胃癌的發病率與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成正比,特別是在胃癌高發區,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較高。

  • 幽門螺桿菌與胃病發病率高相關

研究表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的Hp感染率高達90%~100%,同樣,在Hp感染高的人群,消化性潰瘍的患病率也較高。根除幽門螺桿菌可加速潰瘍癒合,顯著減少消化性潰瘍的複發。

HP通過口腔進入胃,有些可以被胃酸殺死,有些則附著在胃竇黏液層上。定居在粘膜層和胃竇粘膜上皮細胞表面,一般不侵犯胃腺和固有層。一方面避免了胃酸的殺菌作用,另一方面難以被機體的免疫機能清除,Hp產生的尿素酶可分解尿素,產生的氨可中和反滲入黏液內的胃酸,形成利於Hp定居和繁殖的局部微環境,使感染慢性化。

  •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癌前病變相關性高

已有大量的研究證實,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癌前病變的發生密切相關。

癌前病變是指容易轉化為癌組織的病理學變化,主要是異型增生。腸上皮化生、萎縮性胃炎及異型增生、廣基胃息肉、胃潰瘍、殘胃炎都是癌前病變的表現形式。

從慢性胃炎到萎縮性胃炎、再到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最終導致癌症,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十多年甚至數十年。

其中,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發生萎縮性胃炎的概率高於幽門螺桿菌陰性患者。Hp憑藉其產生的氨及空泡毒素導致細胞損傷,促進上皮細胞釋放炎症介質,菌體細胞壁抗原引起自身免疫反應。

根據目前的研究,Hp陽性與胃癌之間確實存在聯繫。幽門螺桿菌陽性檢出率高的地區胃癌發病率也較高。


幽門螺旋桿菌陽性一定會得胃癌嗎?

答案是否定的,大可不必杞人憂天。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僅僅是胃癌發病的因素之一。癌症的發病機制太複雜,各種學說眾說紛紜。人、環境、遺傳基因等因素也是至關重要的。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幽門螺旋桿菌對於人體並不全是有害的。

一個能夠證明Hp對人體不全是有害的經典案例是:隨著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的進行,胃癌發病率降低,但是食管腺癌的發病率卻在逐年攀升。隨著年齡的增長,幽門螺桿菌會增加胃潰瘍和胃癌的風險,但同時,它也保護了食管,降低了胃食管反流病或其他癌症的風險。對孩子來說,幽門螺桿菌甚至是有益的,所以幽門螺旋桿菌的作用尚不可一概而論。


幽門螺桿菌陽性,要去醫院做根除嗎?

並非所有Hp陽性患者都需要根除治療,還是要結合個人情況和家族遺傳病史等判斷。

▲強烈推薦在消化性潰瘍(不論是否活動和有無併發症)、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時要治療;

▲一般推薦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癥狀治療無效,伴胃黏膜萎縮、糜爛、早期胃腫瘤已行內鏡下切除或手術胃次全切除、長期服用質子泵抑製劑、胃癌家族史、心血管病計劃長期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增生性胃息肉等時要治療;

▲如個人強烈要求治療時亦可治療。

除上述情況外不推薦治療。濫用抗生素治療後的結果是細菌耐藥性大大增加,根除率越來越低。

千萬不要盲目地認為幽門螺旋桿菌都是有害的。眾所周知,自然界的許多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還有太多的未知等著我們去發現和探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胃出血是胃癌嗎 的精彩文章:

這幾個胃病要及早治,不然很容易發展成胃癌
飯後4種表現,八成是胃癌來了,若發現還請及早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