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還有多遠?

中國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還有多遠?

作者丨錢漪

編輯丨何奇

前不久,中國汽車市場交出2019年成績單。

2019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572.1萬輛及2576.9萬輛,雖然同比分別下降7.5%和8.2%,從汽車產業規模來看,中國仍第十一次蟬聯全球產銷量第一位。據評級機構惠譽預測,2019年全球新車銷量將降至7750萬輛左右,意味著去年中國的新車銷量佔到了全球汽車銷量的三分之一。

橫向比較來看,另一汽車大國美國近三十年來的銷量巔峰約為1750萬輛,而中國早在2013年,產銷量便已雙雙突破這個數字。

中國已然是名副其實的全球汽車第一大國。

然而,市場份額「三分天下」,卻未必是競爭力的「三分天下」。

「三分天下」

由德國、美國、日本、法國等汽車強國的特點可歸納為:深厚的技術研發能力、世界一流的品牌知名度、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席龍永圖認為,成為汽車強國最關鍵的衡量標準是,掌控核心技術並擁有完整的自主產業鏈。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則認為汽車強國有9大評價指標,分別為市場份額、品牌力、產品競爭力、核心技術掌控力、生產製造能力、供應鏈能力、銷售及服務能力、基礎工業水平和人才水平。

為實現汽車強國的具體目標,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在2017年發布了關於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的頂層設計。

2017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三部門聯合印發《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確定了到2025年邁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的總目標。規劃指出,「到2025年,若干中國品牌汽車企業產銷量進入世界前十,形成若干家進入全球前十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中國品牌汽車在全球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規劃不僅提出了邁入世界汽車強國之路的階段時間表,也明確了汽車強國的六大細化考量指標,除了核心技術、企業品牌、國際市場份額這三個汽車強國基本要素外,另外對應提出了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中國汽車品牌全面發展、國際發展能力明顯提升三個目標。

結合《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要求,億歐汽車總結以下成為汽車強國的必備條件——中國本土車企擁有優秀品牌、生產有競爭力的產品、掌控關鍵核心技術並具備完整自主的供應鏈。

自主創新,由汽車製造轉變為汽車創造是邁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的關鍵詞。

先從車企品牌來看,據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顯示,全球共有23家汽車集團位列世界500強,其中中國上榜車企數量領先,6家分別為上汽集團、東風集團、一汽集團、北汽集團、吉利控股、廣汽集團。中國車企的營收能力已躋身世界前列,表現亮眼,品牌也在邁向世界一流的路上穩步前進。

對中國自主品牌來說,掌控汽車產業鏈核心技術是生產有競爭力產品的重要保障。汽車產業的發展極度依賴整個產業鏈的技術迭代,汽車零部件的質量決定了汽車生命周期質量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國在汽車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相當薄弱,汽車大國的地位實則是在由外資企業壟斷核心汽車零部件產業鏈的狀態下實現的。

任重道遠

據2019年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顯示,來自美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上榜數量最多,為25家;日本以23家的數量位居第二;德國第三,有20家入圍;中國上榜7家緊隨其後。日本、美國、德國三個國家之和達68家,三個國家基本壟斷了整個汽車產業鏈的核心部分。

由此可見,汽車零部件集中度高,技術密集。中國的7家上榜的企業,除了汽車飾件系統公司延峰排在第15位,其餘6家排名均較為靠後,業務也集中在汽車內飾和外飾系統,而非供應鏈的核心領域。據2018年《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成就與現狀分析》數據顯示,中國汽車零部件外資和合資企業平均利潤率約為10%至15%,而自主企業利潤率大部分在2%至3%。

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大量汽車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是中國汽車產業的嚴峻現狀。

值得肯定的是,世界汽車工業百年,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和崛起也是最近二十年的事,能獲得如今蔚然大觀的成就,實屬不易。更應當在波折前行中,充分意識到風險、挑戰與機遇。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想成為汽車強國,中國也有「換道先跑」的可能。

造車新勢力的頑強生長,新舊造車實力的深度融合。新能源汽車與智能電動汽車,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技術便是加速中國成為汽車強國的契機。

李斌同樣曾表示,「彎道超車」不如改為「換道先跑」,「蔚來不搞混合動力、汽油車、發動機,因為彎道超車需要更高的技巧,永遠只能無限接近,要超越太難。智能電動汽車是中國汽車產業由大變強的一個歷史性機遇。」

智能電動汽車並非驅動方式的簡單變化,而是用戶體驗的變化、軟體的變化、數據的迭代和智能汽車產業鏈的重新定義。從這方面來看,中國造車新勢力們已經加速奔跑在新賽道上了。

然而,新能源汽車要想換道「跑得快"仍離不開傳統汽車技術。

牽一髮動全身

汽車產業同時作為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以及人才密集型產業,是民用工業中最為複雜、產業鏈最長、涉及面最廣的產業之一。

因此,汽車全產業的迅猛發展和格局整合,也是協同機械、材料、電子、能源等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過程,促進汽車零部件及相關上下游產業的進出口貿易,同時不斷推動汽車金融、汽車後服務、基建等領域的配套完備。

從產業經濟學角度來看,汽車製造在協同其他產業發展的關聯影響力係數上,在53個行業中位居第4,可見汽車行業主要拉動其他行業發展,而非被拉動。再看產業貢獻率,2017年,我國汽車工業總產值8.8萬億元,這個數字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9.7%。

汽車產業的支柱性地位、汽車產業鏈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可見一斑。汽車強則製造業強,製造業強則國家強。

自主品牌需要在核心零部件關鍵技術上腳踏實地、加大研發、實現技術突破。當建立起有競爭力的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鏈,方能稱得上真正的汽車強國,才能實現中國製造業的高端化。

中國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還有多遠?

這個答案是,在中國自主品牌銷往全球的同時,骨子裡真正流淌著中國製造的血,便是汽車強國誕生之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全球汽車材料科學學院落地上海,3M「曲線造車」?
科倫葯業阿莫西林顆粒通過仿製葯一致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