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如何才能從極度自卑,變成死不要臉?

心理學:如何才能從極度自卑,變成死不要臉?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所有人都在愉快地聊天,卻把你當空氣;在公眾場合中,從不敢單獨發言;儘可能避免所有聚會,總擔心自己的行為會引起尷尬;跟陌生人打電話不說自己的名字,而是說關係,覺得別人記不記得自己不重要;憤怒時,一般不敢當面翻臉。

其實,這些行為都是自卑的表現。

個體心理學觀點認為,「自卑感」和幼年時的成長環境以及父母的態度有關。

大文豪魯迅先生曾說過,「中國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任其跋扈,罵人固可,打人亦無不可,在門內或門前是暴主,但到外面便毫無能力;另一種是終日冷遇,甚至打罵,使他畏畏縮縮,彷彿一個奴才。」

這樣的經歷會造成心理創傷,這些創傷不像身體上的傷口會自然恢復,它們會隨著時間沉澱下來。逐漸地,這些人會變得不敢在公共場合發表自己的意見,也不敢和人對視、與人交流,成為大家眼中孤僻、自卑的怪人。

在心理諮詢過程中,大多數自卑的人腦海中常常浮現的話語是:「我很沒用,我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我不夠好」、「我不如別人」。而讓人產生自卑感的原因有很多。每一個自卑的人,他們自卑的點可能是不一樣的,常見的有:長相、身高、能力、胖瘦、金錢、家庭背景等等。

阿德勒認為,一個人變得自卑、極度不自信主要源於這三個方面。

1、成長經歷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一個人終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童年時代就已形成的性格。」在童年期間經歷的不愉快經歷會影響個體之後的性格。

比如:在學校遭受過校園暴力,或者是因為體重偏胖,受到同學的嘲笑。這些經歷都會在我們心中留下陰影,以至於成年後極度不自信。

2、原生家庭

控制型父母會不斷要求孩子達到自己的要求,稍有不滿,非打即罵。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與人交往中始終處於被動方,非常缺乏安全感,任何一點小摩擦也會讓他認為別人開始討厭自己了。

3、自我認知的偏差

自卑者往往會過度高估自己的被關注度,總認為自己的缺點正暴露在所有人的眼光之中。比如:害怕別人因為自己長得丑而歧視自己;害怕別人因為自己窮而看不起自己;害怕別人因為自己不夠優秀而貶低自己。

當一個人遭遇一個他自身無法適應或無力解決的問題,並深信自己無法應對時,便會出現自卑情結。導致的後果是不斷限制個體的活動範圍,想法設法的逃避問題、避免失敗。

然而,整日這樣逃避現實、自慚形穢是痛苦的,很多時候,反倒是那些死不要臉的人過得瀟洒且自在。具體而言,如何才能從極度自卑變得死不要臉呢?

結合臨床心理學相關研究,這三種方式有助於性格層面的突破。比如,從自卑到自負。

一、通過補償的方式揚長避短

自卑,在心理學上是一種主觀評價性心理狀態,也就是說,「自卑」和「自己沒能力」完全是兩碼事。

生活中,自卑者最常見的行為就是用別人的長處比自己的短處,他們清楚自己的弱點在哪裡,並且無限度放大自己的缺陷,反覆折磨自己。

但是,當我們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自身長處時,就能夠促使你在某個領域上有超常的發展,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代償作用(compensation)」,即個體通過補償的方式來揚長避短,將自卑感轉化為前進的動力和方向。長此以往,你甚至會變得自負。

二、理性對待他人的評價

自卑的本質是對「自我」的不接受,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教育大師阿德勒在著作《自卑與超越》中提出,「所有失敗者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缺乏從屬感和社會興趣。」

有些臉皮較薄的人,對待某些事情的時候,雖然不是特別害怕,但內心多多少少會出現恐懼。在平常,他們也會更加註重他人的評價,聽到不好的言論,會長時間進行自我暗示。

這時候,你最需要做的便是理性對待他人的評價,必定要為自己打開一扇窗,找到自己擅長的能力,給自己樂觀的自我意識,讓自己臉皮變厚。

三、積極的自我暗示

自體心理學的鼻祖科胡特在其著作《精神分析治癒之道》中寫到,「每個人本質上都是自戀的。」

自卑者可以通過不斷地給自己積極的自我暗示,來證明自己的正向能力。倘若社會上的包容度不夠,那麼,積極的自我暗示便顯得至關重要。

請一定要相信——無論你曾遭受過什麼痛苦和折磨,成長環境多麼惡劣,父母多麼不理性,你都應該堅定地相信:我能夠通過努力改變我自己。

長期進行自我暗示,告訴自己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想法,鼓勵自己按照意願行動,時間久了你會發現,你正在向一個不要臉的人轉變。

生而為人,縱使有眾多痛苦,我們能夠做的是產生積極的連接,激勵自己,不斷努力。

萬物皆有裂痕,但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這兩大跡象,說明你擁有了一個高情商的孩子
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老了是輕鬆還是遭罪?過來人的回答相當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