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清朝的皇妃都不漂亮?

為什麼清朝的皇妃都不漂亮?

按照慣例,14歲的順治皇帝也要迎娶蒙古親王吳克善的女兒,即孝庄皇太后的侄女。可是此女野蠻、霸道,這讓小皇帝心裡生厭,終於兩年後廢后自選。他的著眼點不僅是蒙古族,還有滿洲官員的女兒,這一舉動改變了傳統清朝的皇族婚姻方式。

1653年順治下諭旨,今後皇后、妃子都應該從滿洲官員、外蒙古貝勒等高層人士的女兒中選拔產生,八旗官員的女兒只要年滿十四至十六歲,都必須參加三年一度的選秀。這種制度之後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

清代的種族偏見還不只體現在旗人和非旗人之間。即使是旗人,也並非所有適齡女性都有參加妃子選拔的資格。比如同為旗人,內務府的包衣三旗就與來自八旗的正身旗人地位不同。後宮中地位較高的皇后、貴妃以及嬪妃等,幾乎都出身於八旗。

清朝從順治時規定,凡滿族八旗人家年滿十三歲至十六歲的女子,必須參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選秀女,選中者,留在宮裡隨侍皇帝成為妃嬪,或被賜給皇室子孫做福晉,未經參加選秀女者,不得嫁人。閱選時,按八旗的順序,一般七八個人站成一排,由皇帝、 皇太后 們挑選。被挑選女子的名字,每排寫一張單子,留宮中存檔,這種名單,在檔案中稱為「秀女排單」。

清王朝把選擇后妃看成一大政治。清王朝選擇后妃,主要從滿族中挑選,其次是從蒙古貴族中挑選,目的是為了加強與蒙古貴族的聯繫。佟洵、侯久萱《清宮后妃》根據《清皇室四譜》編製的《清宮后妃表》,列出12帝后妃187名,除8名未標族名外,12名是女真族,136名是滿族,蒙古族21名,漢族9名,維吾爾族1名。但滿人、蒙古人就那麼點人,一旦縮小範圍選人,美女肯定沒有那麼多人,自然就沒有那麼多美女。

很多都是政治婚姻,不是看外貌,大多是為了利益,就算長得不好看,還是會選上。

清代后妃中既有世家貴族出身的名門閨秀,又有出身一般的旗人之女,還有來自包衣奴才之家。與清皇室、王公世代聯姻者有所謂八大家勛貴,清后妃出自八大家之一的鈕枯祿氏的最多,共12人,其中6人被封為皇后。其他后妃,父、祖為大學士、尚書,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一品大臣的也很多。眾所周知,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的相貌奇醜,但她是慈禧皇太后的侄女,因此,她成了皇后。

在有資格生產后妃的八旗中,滿人和其他族的後宮表現也有很大差別。《清宮后妃》中的「清宮后妃表」記載,187 名清宮后妃中,有 136 人是滿人,蒙古族有 21 人,可見皇帝的擇偶範圍很受限制。

而蒙古人能夠二十多次中選,也是靠著清初的「滿蒙聯姻」政策。早在努爾哈赤時期,就為了聯合蒙古科爾沁族、對抗明朝而開始了「滿蒙聯姻」。清朝入關前後,滿蒙通婚達到高峰,皇太極的5位皇后全部為蒙古族,其12名皇女也都下嫁到蒙古。

這種特殊的民族分布,本身就使後宮女性的容貌特徵與一般意義上的漢族女性有所區別。以頭寬高指數來衡量,大部分人可分為闊頭型、中頭型和狹頭型,而多項調查結果都表明,滿族人以闊頭型居多。而以形態面指數衡量的話,大部分人可分為超闊面型、闊面型、中面型、狹面型、超狹面型這五個等級,蒙古族即是闊面型的典型代表。

而即使通過了種族關,得以進入後宮的選拔程序,容貌也不是中選的首要條件。最為重要的是門第。

在後宮選拔中,女青年們須根據所在旗色依次乘車入宮,車上會專門標示出她們的門第出身。進入皇宮後,再分成五人一組接受皇帝或皇太后的選閱。被看中者就要「留牌子」,牌子上記錄著參選女性的旗籍、家庭和年齡,供選拔者參考。

在清朝統治者的選秀標準中,「品德」也和「門第」一樣是重中之重。在清代皇后、嬪妃的冊封文中,「淑德」,「端良」,「孝慈」,「世家」,「門第」都是高頻辭彙。

相比之下,容貌往往不是最主要的考量標準。比如外形不算出眾的葉赫那拉·靜芬,因為是慈禧太后的侄女,最終成為了光緒的隆裕皇后。

當然,相貌也並非全不重要。清朝在選秀過程中對容貌還是有所要求,比如《相書》中的《女人賤惡部》,就將今天頗受歡迎的尖下巴臉型貶為「賤苦」。同時,坐姿端莊穩重、神態自若也是古時對女性的要求。

除此之外,宮廷審美與民間審美也有所區別。妃子相貌不一定要好看,但要端莊,符合「富貴」、「吉利」之相,尤其對於更看重門第、品德的清朝來說更是如此,「小臉」、「尖下巴」因此都遭到了嫌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放棄南沙後為何又要重新佔領
上海解放前,蔣介石給毛人鳳下了一道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