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甄嬛傳》槿汐:找准自己的位置,就握緊了幸福的鑰匙

《甄嬛傳》槿汐:找准自己的位置,就握緊了幸福的鑰匙

十點讀書邀約作者

《甄嬛傳》里的角色,哪怕是個小宮女小太監,都很有看頭,因為每個人都入戲,每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里,都潛伏著人性。

而這種人性便決定了一個人是宮斗的犧牲品還是能活到最後。

除了自帶主角光環的各位宮斗女主,我從頭至尾對槿汐頗為佩服。

槿汐行事低調,從不張揚,說話知進退、懂分寸,主子對自己再好,也從不逾矩。認定了主子便從一而終,不離不棄,哪怕數次遭遇生死大難,都挺身而出,舍己護主。

面對宮中習以為常的爬高踩低之事,不妄語、不挑撥,就事論事看門道。遇事分析精準,切中要害……

可以說,槿汐就是現代職場中的一個高管角色,是領導願意委以重任且堪重任的股肱之才。

命,不由自己;運,靠自己把握

甄嬛初進宮入住碎玉軒,首領太監康祿海滿臉諂笑,說話油腔滑調,話里話外傳達的無非就一個意思,只要主子有好前程,奴才們定全心伺候,盡顯阿諛奉承之態。

在甄嬛示意下,浣碧把給大傢伙兒發的賞錢交給康祿海,他低頭哈腰兩手接過,竟然認真地上下掂量了幾次,貪圖錢財的嘴臉瞬間暴露。

此時,槿汐看向他的眼神波瀾微露,就這一個眼神,算把自己同康祿海劃清了界限。

甄嬛初喚槿汐為「崔姑姑」,畢竟還互不了解,謙虛謹慎總是好的。但槿汐屈膝俯身說:

「奴婢不敢,折煞奴婢了,小主還是直呼奴婢賤名。

一句話點明了自己的身份,「主子奴才身份有別、尊卑有序」,這才是宮中生存之道。

主子對你好,可以對你待之以理,也可以逗嘴說笑,但正經的規矩禮儀切不可含糊,否則在宮中,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在與甄嬛的初次單獨談話中,槿汐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以前是服侍太妃的,因太妃喜靜,才被指到了碎玉軒。

這句話里透露出兩層意思。

一是履歷說明,服侍過太妃之人,應該相當於現在重點大學畢業,然後世界500強企業實習工作過,智商情商肯定不在話下。

二是讓甄嬛放心,這樣的資歷,在甄嬛手下工作,能力必不用質疑。

所以甄嬛說:服侍過太妃之人,定是穩妥的。

作為宮中奴僕,身份已經限定了職責,那就是伺候好自己的主子。不管是小丫鬟小太監,還是掌事姑姑大總管,說到底,都是為主子服務的,如果亂了地位尊卑,眼中無主,總有主子收拾你。

作為曾經服侍過太妃的人,槿汐肯定深諳此道。她無法選擇自己卑賤的人生起跑線,但她知道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慢慢扭轉最底層的命運。

當宮女,她能做到掌事姑姑,伺候的主子,在宮中算是位高權重或者有恩寵之人。這些,都是她改變命運的依仗。

有句話說:雖然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是卻可以選擇自己今後的命運。

而這種選擇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就像槿汐,肯定有值得主子們信任和託付的理由,比如品性沉穩內斂、謹言慎行、識大體有分寸、忠誠至善、不隨波倒戈、善於積攢人脈……這才能在一路如履薄冰的宮斗中混到了如今的掌事姑姑。

如果不位至一宮掌事姑姑,就沒有機會成為甄嬛心腹,鞍前馬後為甄嬛盡心效力,也就不能為多年後在宮中平穩度日鋪好路。

生而為人,哪怕你命如草芥,也總有機會翻身,能否翻得了身,靠的都是自己的努力。

忠誠為本,患難同行

根據槿汐的履歷、能力和性格,應該是宮中主子們都能相中的可用之才。再加上有蘇培盛這個隱藏至深的同鄉暗中當靠山輔佑她,遇主子不得寵沒前途的時候,換個主子換份工作肯定不在話下。

在甄嬛初遇宮中爭鬥,而又無力對抗、心懷膽怯之時,對外只能佯裝患病,導致長期不得恩寵,以致門庭冷落,下人們也跟著備嘗白眼。

碎玉軒首領太監康祿海看形勢不對,馬上棄主投明,轉戰麗嬪宮裡伺候,還明面上稱麗嬪指他伺候,順便帶走了兩個小徒弟。

這個時候,有靠山的槿汐和受過甄嬛恩惠的小允子都選擇忠誠地跟隨甄嬛,算是甄嬛組建團隊以來的第一次共患難。

《小窗幽記》中有一句話: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

意即:「面對大事和難事的時候,可以看出一個人擔當責任的能力。處於逆境或順境的時候,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胸襟和氣度。

面臨困境,如果不能幫主子出謀劃策解決問題,最起碼應該心無旁騖、忠誠為本,不讓主子分心不給主子添堵。

忠誠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性格,更是一個人的能力。

面對甄嬛的受冷落不得寵,無法預估的前途,如果槿汐目光短淺背身而去,哪裡來的日後榮華。

況且,宮中繁華如絢爛夏花,時日短暫,誰都保不準哪一天哪一刻榮寵或者冷落突至,都在主子榮耀時跟隨,沒落時相棄,哪個主子又願意託付於你真情真心,許你個好前程呢。

在成為主僕之前,槿汐和甄嬛並無交集。但槿汐心地誠善,一日為主終生為主,一心拿甄嬛當成自己的天一樣護衛著。

她明白,只有甄嬛有了前途,他們做下人的才能有前途,她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魚水關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槿汐審時度勢,深知其中利害。

在甄嬛身遭陷害,家人被流放寧古塔之際,她心意已死,拋下剛出生的朧月前往甘露寺帶髮修行。

在甘露寺里,受到指使的靜白處處刁難甄嬛,甄嬛體弱身嬌,即使意志再頑強,如果沒有槿汐和浣碧不離不棄的幫扶,僅靠甄嬛一人之力,實難扛過來。

後來避居凌雲峰,甄嬛和果郡王定情懷孕,本已放下凡塵名利和世俗之事的追逐,怎奈果郡王殞命的噩耗傳來,甄嬛不得不重新打算未來。

面對複雜形勢,槿汐挺身而出,憑藉蘇培盛昔日對自己的情意,把自己當做籌碼引來了蘇培盛的鼎力幫忙,這才給了甄嬛重新回宮復寵崛起的機會。

後來蘇培盛因為一塊纓絡,暴露了與槿汐的私情,這在宮中的奴才中是不允許的,有性命之憂,蘇培盛和槿汐二人都面臨生死劫難。

知恩圖報的甄嬛哪怕不要自己的名聲,都要想方設法營救二人,這樣的情分是在共患難的過程中槿汐一點一滴積攢下來的。

她給予了甄嬛生命之恩,面臨生死危難,不離不棄,以命相保。甄嬛也用命回報於她,哪怕她在慎刑司服刑,甄嬛都全然不顧身份地位,不顧身懷六甲,堅決地前去看望,看到她人好好的,才放寬了心,叮囑她安心等待。

在人生中、職場上,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

你付出了真情真心,未必能收穫真情真心,但若你從不付出,那是斷斷沒有真正的收穫的。

甄嬛對槿汐所有的好,許給她的所有榮華和區別於其他宮人的待遇,都是槿汐往日靠忠誠和生命掙回來的。

抵得住流言蜚語,熬得了酷暑寒冬

纓絡事件之後,槿汐去蘇培盛府邸看望他,回家的蘇培盛飽含深情地問了一句:「你還好嗎?」,槿汐面容柔和,淡然一笑回答說:「好啊,我很好。別人越說我不好,我越要過得好。」

一句話點透了她對人生的態度: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個世界,不是某一個人的,不會因為你偉大或者渺小順從你,遷就你。生活是靠自己過,自己感受的,不是別人說,別人操縱的。你想過成什麼樣,你就去做。

槿汐從宮中最底層一步一步往上爬,見過了太多不順眼的事,也聽過了太多不順耳的話,她早就學會了接納。也唯有接納才能淡然面對生活,求取自己想要的。

人生髮達了,就有許多人想要攀附;人生沒落了,也有許多人臨陣倒戈。閑言碎語,不公平的事兒,肯定時時環繞著我們,難道你要一一去較真和分清嗎?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學槿汐,「別人越說我不好,我越要過得好」,於從容中歷練自己,強大自己,讓閑言碎語不攻自破。

守得住秘密,才經得了繁華

作為貼身宮人,槿汐是甄嬛的高級參謀。從最初甄嬛入宮,提醒她華妃和皇后分庭抗禮,到後來甄嬛和果郡王私定終身、懷有身孕,甄嬛所有的秘密都埋在槿汐肚子里。

面對每一次宮斗,宮斗對象的不停變換,槿汐都能審時度勢,給予甄嬛建議和利害分析。在步步為營的宮斗過程中,甄嬛的每一次翻身和勝利,都離不開槿汐的幫助。

為了保住甄嬛宮中地位和果郡王的血脈,槿汐甘願受慎刑司所有刑罰,也不願甄嬛受到絲毫傷害。

她為了甄嬛,甘願捨棄自己,這樣過命的主僕之情,甄嬛哪能不銘記於心。

其實,有些罪她大可以不去遭受,出賣甄嬛的秘密也足夠她在宮中立身。但她更明白:自從成為主僕,她和甄嬛已成為一體,保甄嬛就是保自己,沒了甄嬛也將沒有她。

沒有資格奢望愛情,但有眼光尋找託付

在宮中生活,主子們都步步驚心,何況無什麼庇佑的奴僕。槿汐清醒地自知人生充滿苟且,從不奢望詩和遠方。

為了助甄嬛回宮,她想出了跟蘇培盛結為「對食」,托他相幫的辦法,雖甄嬛提出這太委屈她了。但她堅定地說: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好在,蘇培盛不僅位高權重,還一直對槿汐另眼相待照顧有加。靠著槿汐的出面斡旋,蘇培盛成功幫助甄嬛回到後宮,並重獲恩寵。

在經歷「纓絡」事件之時,蘇培盛受盡慎刑司的所有刑罰都沒說出槿汐的一點不是。

所以,槿汐對甄嬛說:

「奴婢原本也不作他想,只想兩個人互相有個依靠,誰知道他竟怎麼受刑都不肯說出奴婢來,奴婢倒多出幾分真心來。」

若說以前是為生存所迫才依傍於蘇培盛,自此,蘇培盛用實際行動融化了槿汐經年累月已經被人情冷落成冰的心。

甄嬛設計救出二人後,蘇培盛更趁機進言皇上,懇請皇上默允了他和槿汐一起生活的願望。更在甄嬛產下雙胞胎之際,斗膽討賞,龍心大悅的皇上當即將槿汐賜予蘇培盛為妻子。正所謂「名正言順,功德圓滿」了。

槿汐這一輩子,靠著自己積攢的努力,投了一個好主子,遇到了一個好男人。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她知道自己只有忠誠和生命可以相付,也明白自己想要現世安穩,所以我們所認為的她的幸運,都是她「以命相博」得來的。

縱觀整部劇,看甄嬛的數次跌落、崛起,直至最後的權勢封頂,我們就會明白,槿汐的「以命相博」到底為自己的人生付出了多麼悲壯的努力。

一個在人情薄涼、權勢至上的宮中討生活的女人,還能不忘初心,心存至善、赤誠忠心,知道自己有什麼,明白自己要什麼,結局總不會差。

這一生,總要付出點兒什麼,才能有所收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最高級的修養,是不動聲色的善良
婚後活得體面的女人,絕不在這件事上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