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纏論解讀」構成中樞的最小k線數是多少

「纏論解讀」構成中樞的最小k線數是多少

纏論中對走勢的分解是從選定的級別開始,級別跟觀察的周期是沒有必然的關係的,就如同顯微鏡和觀察的事物,周期就是顯微鏡,級別就是觀察的事物。級別越低,就意味著觀察的事物越精細。那麼問題來了,越精細越好嗎?未必,因為容易造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雖然這棵樹你很清楚了,但這棵樹對整個森林的影響你根本無從得知,或許很重要,或許無足輕重。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一般把級別和周期合二為一,在15分鐘周期窗口上觀察到的級別就定義為15分鐘級別,那麼如何定義15分鐘的級別呢?

行情的走勢一般分為3種:上漲、下跌和盤整,三種走勢的判斷方法就看裡面包含的中樞個數,由兩個中樞構成的走勢,就稱為中樞所在級別的走勢。比如在15分鐘k線圖上,若是有兩個15分鐘級別的中樞,我們就認為這是一個15分鐘的走勢,中樞依次抬高就是上漲,依次下降就是下跌,一個中樞就是盤整。對一個行情而言,最常見的走勢是盤整,也就是走勢圍繞中樞上下波動。

所以分析走勢最核心的方式就是中樞。要回答標題中的問題,就得搞清楚中樞的構成方式。

我們按照分型、筆、線段、中樞,這4個結構來迭代定義。分型就是一個行情的轉折點,由3根k線組成,中間k線一般比較突出,兩側的2根k線要低於或高於中間這根k線,使得三根k線形成一個箭頭形狀。中間k線高於兩側k線的分型叫頂分型,中間k線低於兩側k線的分型叫底分型,頂分型後接底分型,如果頂分型後直接又是一個頂分型,這說明頂分型構造失敗。

我們討論標題的問題時,做一個最理想的假設,假設行情都是教科書式的走。那麼一個頂分型或底分型由3根k線組成,一筆由頂底分型構成,且頂底分型之間有1根或1根以上的k線。線段由3筆構成。我們把線段看做當前k線周期的次級別,也就是小一個級別的走勢,如果我們選15分鐘k線作為觀察周期,那麼線段就是5分鐘級別的(假設我們定義的級別系統是:1分鐘、5分鐘、15分鐘、60分鐘、日線、周線、月線,為何這麼定義?因為本級別和次級別的觀察周期處在4倍左右)。我們知道中樞是由3段次級別走勢構成,也就是15分鐘級別的中樞由3段線段構成,那麼中樞的最小構成筆數是9筆,除掉頭尾兩個分型不在中樞範圍內的k線,我們就得到了構成中樞的最小k線數是3*10(10個分型) 9(9筆)*1(頂底分型之間的最小單獨k線數)-2=37根。

我們得出構成中樞的最小k線數對我們的操作有什麼指導意義?我們很容易得出,要構成一個60分鐘的中樞需要37個小時,而一天只有4小時,需要10天才能構成一個中樞,一周只有5天行情,也就是需要2周才可能構成一個中樞。而實際行情中,因為買與賣的分歧,行情要複雜得多,在k線圖上,就是k線反覆震蕩,彼此交錯。我們要處理那些嵌套的情況,把行情簡化成標準走勢。所以至少要乘以2倍或3倍,也就是要一個月才能構成一個60分鐘的中樞。這是中樞形成所需要的時間成本。

這也符合我們的哲學觀點,雖然從概念上級別與時間周期是兩個東西,但事物的發展都需要時間,時間周期又跟級別聯繫在一起了。如同生物的進化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一樣,走勢的形成也需要時間。

得到這個結論後,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就不能按中樞來觀察和操作了,而必須降到筆的層次上進行介入,也就是,以中樞觀察大勢,以筆來操作。心中有一頭牛,下手處確實牛中的某個細胞,到此境界,你的洞察就如秋毫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樞 的精彩文章:

「陸良小知識」中樞曾稱為「第一區」,這個名字你知道嗎?
中樞街道召開2019年度工作總結暨表彰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