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明有聲聞,及無聲聞

明有聲聞,及無聲聞

明有聲聞,及無聲聞

(104)

二、明有聲聞、無聲聞者,光宅定有實行聲聞,若言無實,權何所應?開善解無實行聲聞,引《勝鬘》「三乘初業,不愚於法」,外凡已知一乘,寧有二乘猶執小果?經明有者,權也。

此二家偏執,乖經失義。若定有者,經那言「無聲聞弟子,但化諸菩薩」?若定無者,誰入化城?亦無三可會,權何所引?

若言實有為權所引者,亦應實有三藏佛,復為權三藏佛所引;若實無此佛,但有權佛者,何意不許但有權聲聞、無實聲聞耶?

此義不例,實有斷界內惑者,呼此為實,而權者應之。何處有斷界內惑佛,而有權佛應此佛?

今明有無不可偏執,若從長者實智往觀,則無客作人;若就窮子根性,則便自謂作人。

《法華論》有四種聲聞:一、決定;二、上慢;三、退大;四、應化。前二未熟,不與授記,後二與記。

若依今經應有五:

一、久習小,今世道熟,聞小教證果,如《論》是決定聲聞。

二、本是菩薩積劫修道,中間疲厭生死,退大取小,《大品》稱為別異善根。佛且成其小道,為說小教,齊教斷結取果,是退大未久,習小來近,理應易悟,如《論》是退菩提聲聞。

三、以此二故,諸佛菩薩內秘外現,成就引接,令入大道,如《論》是應化聲聞。

四、若見權實兩種能出生死,欣樂涅槃,修戒定慧,微有觀慧,未入似位,薄有所得,謂是證果,此名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如《論》即是增上慢聲聞。

五者、大乘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

若從決定、退菩提兩種,即有聲聞;若從大乘,理無灰斷、永住化城,終歸寶所;實者既爾,則無有權,故無聲聞;若增上慢者,既未入位則非實,又非應化則非權。

若得此意,有無冷然,何須苦諍?

複次,秪就大乘聲聞,復論有無:若權作應化,外現小跡,內隱大德,則謂無大乘聲聞;若從自行,發跡顯本,則言有大乘聲聞。

今開三顯一正意,為決定、退大聲聞令成大乘聲聞。自行既立,即能化應聲聞。

若得此意,則達有無也。

文 |智者大師

圖文 | 玉泉寺數據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當陽玉泉寺

公眾號:dy-yuquanchans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正釋境界,廣權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