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郭子儀為何歷經四朝而不倒?《資治通鑒》是怎樣評價他的?

郭子儀為何歷經四朝而不倒?《資治通鑒》是怎樣評價他的?

古今中外,掌握軍權的功臣總是難以善終,比如漢朝的韓信、宋代的岳飛、明朝的藍玉,等等。

但唐朝名將郭子儀歷經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屹立不倒,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功臣善終的奇蹟,他活到85歲的高手,壽終正寢。

唐德宗繼位後,甚至仿照周武王尊稱姜子牙為「師尚父」,賜號郭子儀為「尚父」。郭子儀彌留時,德宗派兒子舒王李誼代表他親自前往省問,郭子儀的一生可謂「寵遇冠於人臣」。這所有的一切,古往今來多少文臣武將欲求其一而不可得。

為什麼郭子儀能夠做到功高而主不疑,破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這一千古不變的定律?

綜合看來,郭子儀能夠長久富貴而又善終的主要原因是:他為人謹慎,擅長中庸之道,懂得「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的潛規則,心態寬容大度,做到這一點是相當不易的。

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子儀父親的墳墓,可是盜賊卻沒有抓到。人們懷疑是朝中宦官魚朝恩指使人乾的,因為魚朝恩一向嫉妒郭子儀,並向皇上屢進讒言,一再阻撓皇上任用郭子儀。

郭子儀對於祖墓被毀的原因心裡也是明白的。他入朝時,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儀哭奏道:「臣長期主持軍務,不能禁絕暴賊,軍士摧毀別人墳墓的事,也是有的。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譴責,不是人患所造成的。」

滿朝的公卿大臣原來都很憂慮,怕郭子儀鬧出事端。但郭子儀首先想到的是國家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穩遠比自己私事重要。他不因自己位高權重而藉機打擊報復別人,而以自己吃虧為能事,真是古來罕有之。

一般情況下,郭子儀在家裡接見朝中官員時,他的姬妾從來不用迴避。這樣做其實不是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老婆有多漂亮,而是說明自己對客人如家人一樣,拉近了與眾多官員的距離。只是有一次朝廷官員盧杞前來拜訪時,郭子儀趕緊讓眾姬妾退下,自己正襟危坐,接待這位「鬼貌藍色」的當朝命官。

盧杞走後,家人詢問原因,郭子儀解釋道:

「盧杞此人,相貌太過於醜陋,最怕人說他,哪個說他他必心裡相記,我不讓姬妾見到他,是怕她們見到她的醜樣會笑出聲來,盧杞必然懷恨在心,現在他是小官,萬一將來他大權在握,追憶前嫌,我郭家就要大禍臨頭了。所以我這樣做,是給他留點情面,也是為我們郭家留下後路呀」。

後來盧杞當上宰相,小人得勢,害了不少人,總是將其置於死地,唯獨沒有找郭子儀家的麻煩,這也應驗了之前郭子儀預言和判斷,一場大禍被郭子儀消彌得不著痕迹。

郭子儀宰相肚裡能撐船,退一步海闊天空,甚至於連可以有嘲笑別人的機會都讓自己給抹去了,全無當朝權臣的狠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歷史上很多將相往往都是自認為自己能容人,其實他們只是能容臣下,卻不能容皇帝,這些人總是認為自己清正高尚,以民為本,以死諫皇帝為榮。實際上如果遇到好皇帝是好事,不然的話,還是會有殺身之禍的。

而郭子儀不僅能容民眾,手下,官員,而且對皇帝也是能容的。

有一次他任命了一個州縣級別官員,但是這位官員是要皇帝批准的,但是代宗皇帝竟然沒有批准。

郭子儀的部將們都很生氣,都認為郭子儀功高蓋世,是中興大將,權傾朝野,皇帝這樣做太傷人自尊心了,太不給郭大帥面子了。當時就有人鼓噪而動:大帥,現今有些節度使隨便封幾個官,皇上都批准,大帥不過封了個小官,皇帝就這樣小氣,實是沒有拿將軍當一回事。

郭子儀大笑,說:你們不知呀,皇上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這些節度使手裡有軍隊,不答應他們的要求他們就不會聽命,這樣做是因為皇帝怕他們造反呀。而對我卻不怕我有所回應,那是將我當成心腹自己人呀。

郭子儀解釋後,眾將皆服。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郭子儀的度量之大,為人所深佩。要是換了別的大將,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說不定馬上就起兵造反了。

唐德宗建元二年(781年)六月十日,郭子儀以85歲的高齡辭世。

唐德宗沉痛悲悼,廢朝5日,下詔書高度評價和追念他。按規定,一品官墳墓高1丈8尺,但皇帝特下詔給他加高10尺,以示尊祟。君臣依次到府第弔唁,皇帝還到安福門臨哭送行。

郭子儀生前死後,哀榮始終。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評價郭子儀說:

「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疾,窮奢極欲而不非之。」

這樣對郭子儀的評價是相當中肯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迴避性訓練 的精彩文章:

挽回前任:迴避性男友的挽回硬傷
如何面對孩子的性疑問?謊言是傷害,父母應不迴避多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