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人不可能永遠快樂

人不可能永遠快樂

一份有良知的心學微刊

納薩泰拉湖邊的白骨頂、天鵝和李辛(2013年)

作者:李辛

來源:李辛的空間

摘自李辛《精神健康講記》

人不可能永遠快樂

我們需要思考一些不假思索、習以為常的問題。

第一,抑鬱症只是大腦的化學遞質的變化嗎?現在的觀點是,抑鬱症或焦慮症是大腦里的化學物質變化導致,比如多巴胺,一種神經遞質,心理狀態和情緒會受這種物質濃度變化的影響,現在很多精神類藥物的研究與應用都基於這類認識。

第二,人的生活態度,他的生活方式、情感、思維、認知、行為模式的改變,是由於這些化學物質的變化所致,還是相反——是因為某人的生活方式、認知、行為出現了異常,相應在體內發生了各種的變化?

這些精神壓力和外部壓力帶來的變化,不局限於腦部的神經遞質,也會在內分泌、免疫、循環、消化等系統發生,這是現代心身醫學的觀點。因為個體的性格、認知和不良應對模式,以及外部環境的社會生活壓力,會導致我們的中樞系統,尤其是下丘腦區域功能發生變化,形成所謂「精神—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網路失調,從而產生一系列心理生理的病症。

就像現在,因為要講課,所以我點了這炷香,香是我們開課的原因嗎?不是。是因為課,才有這炷香,不光有香,還有光線,有聲音,有在座的同學,有我們的話題,這些是同步出現的。

所以,我們需要思考,在心理問題的認知上,現在流行的思路會不會有邏輯上的漏洞呢?腦內「化學物質」的變化,可以理解為精神壓力與應激反應的結果,而未必是原因。用藥物改變這些化學物質,對我們的腦部功能會有幫助,作為階段性的治療手段,用來改變急性的癥狀,比如嚴重失眠、嚴重焦慮、重度抑鬱,會對癥狀有所改善,但是否可以由此得出結論:需要長期甚至終生服藥?

而這正是坊間流行的「葯不能停」觀點的誤區,會使得我們完全依賴藥物干涉,而忽視了更重要的、每個人都可以去改變的重點:開始運動,反思自己的認知、生活習慣、人際交往、交流模式......

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不光很多病人就這樣接受了關於自己當前狀態的簡單解釋,有一些醫生亦常常聽完患者主訴,填了一系列心理量表後,得出關於「抑鬱」或「焦慮」的診斷,然後不假思索地開出一堆精神類藥物。

沒有養成獨立思考習慣的人,容易被洗腦,流行媒體說什麼,醫生說什麼,就跟著做了。

比如有個問題:難道每個人都會一直以快樂的狀態生活著嗎?童話裡面王子親了一下公主,公主就醒了過來,然後他們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了。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現實可不會是這樣的。

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有些特別,人們會害怕自己處於不高興的狀態。很多人會認為:一個人在某一段時間處於「不快樂」的「低谷」狀態,沒有力量去始終維持一個「正常」的狀態,這是不好的,是不被大家所接受的,一定要儘快轉變,跟上「前進」的步伐。

這樣認知的背後是,大家普遍認為,始終保持「正向、陽光、自信、積極、努力」才是對的狀態,就像有的人只喜歡春夏,不喜歡秋冬。

一條河流,有源頭、奔騰的急流、舒緩的淺灣、盤旋的漩渦、衝撞的礁石和咆哮的巨浪,也有陰暗的幽谷、乾澀的分支和不知方向的地下陰河......每個人的生活與精神心理狀態也是如此,有起有落,有光明的樂章,也會有陰鬱痛苦、衝突的階段。

如果我們保持精神的清晰穩定,跟隨這些正常而必然會有的起伏向前走,不固化某一片段,不放大且停留執著於此,而去嘗試接受痛苦,保持生命的自然流動,也許會更容易通過。

作為醫學的研究與實踐,把某些類似的癥狀分門別類,命名並給予對應的藥物治療,當然有其積極的作用,但如果當某個病人,放棄了病痛時應有的反思與觀察,放棄自己的努力與改變;而醫生呢,忽略了同理與交流,忽略了這個具體的人的生活狀態、思維—情感模式,而只是簡單地開具處方,長此以往,會有負面的作用。

現在的50後到70後可能知道,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還沒流行抑鬱症、焦慮症的診斷,那個時候如果有焦慮、失眠、沒有行動力、對生活工作沒有興趣、去看醫生,會被診斷為神經衰弱。

那會兒所有這些不高興的、想不開的、睡不著覺的,都叫神經衰弱。還有的醫生或長輩會直接就批評你:意志不堅定,態度不積極......屬於思想問題。

對於神經衰弱,會常用兩個葯,一個是谷維素,還有一個是複合維生素B。

如果你是中年婦女,會有另一個病名,叫更年期綜合征。到了20世紀90年代更年期綜合征開始「普遍」了。

我在大學四年級實習的時候,有個病人讓我印象深刻,她進來後就著急慌忙地說了一通癥狀:我最近睡不好、頭暈健忘、心煩意亂、容易緊張激動、潮熱盜汗、月經失調......醫生說:「沒事,你這個是更年期。」病人一下子就舒緩了。

人的心態常常很簡單,當我們得到一個確定的解釋之後就安心了。就像我們需要歸屬,需要有序,需要路標......至於這個解釋是否來自實相,很多人無力關心。後來我讀西方心理學的一些觀點,很有意思,它提到:對於這些茫然無措的心靈來說,當有一個人告訴他,你這個問題所有人類都有的時候,他就不再覺得自己是孤立的,也不再覺得自己是異端了,然後他就放心了。

20世紀90年代後,國內開始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的提法,但那會兒被確診的病人還不多。1997年我讀心身醫學專業的時候,這個學科還是非常冷門的。到了2000年左右,一些大學開始引進心理學系,媒體、報紙上大量出現心理學科專欄,我還兼職了一段某報的心理學欄目。

那個時候,也是很多國際大藥廠進駐中國的階段。我的一位病人,她是某國際葯企的政府公關部負責人,她告訴我,精神類藥物在公司藥品銷售收入中名列前茅。

相關行業開始蓬勃發展,大量針對性的藥物和課程出現了,中國的心理疾病患者的隊伍也越來越壯大了,這裡面會不會有不少是「被診斷的」呢?

社會在進步,觀念在發展,病名在細分,到了2000年左右出現了很多新的病名,抑鬱症開始分型了,比如有產後抑鬱和老年抑鬱。那個時候出現了很多「感覺統合不良」「注意力不集中」「抽動穢語綜合症」的孩子,當然還有「自閉症」「學習障礙」「情感障礙」「網癮」......然後出現了很多針對性的治療與康復技術。

以至於在臨床中,常常會遇到孩子某個階段如果有些緊張、睡不好、眨眼睛、抽鼻子、怕陌生人......父母就會急急忙忙地帶孩子來看病,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哪一種心理問題。

這個過程非常有意思,因為它讓我想到了歷史,比如像我們的父母這個年紀,有很多人被戴上右派和黑五類「的帽子」,我爸爸當時被打成「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這些都是一種「診斷」。在那個時代,這種診斷的威力是非常厲害的,它會貫穿人的一生,甚至會左右下一代和再下一代的命運。

時代變遷後,這些「診斷」消失了,現在的80後、90後已經不大知道這些東西了,這在那個時代可是比天還要重要的,對不對?還有檔案,以前是那麼重要的一個東西,裡面記錄了你曾經呈現過的優點、缺點和領導對我們的「診斷」,它會左右我們的「命運」,現在的90後會怎麼看這些問題呢?

要對日常中的很多東西有觀察、思考,這樣就不會輕易地讓我這樣一個醫生隨便開一些葯給你們吃。

從某種角度來說,各行各業都在互相喂葯吃。

Tip2:李辛的「第一張處方」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些焦慮、不快樂、睡眠不好、精力不足,可以先自己評估一下能量狀態,然後仔細想想,再決定是否需要馬上去看醫生,「確診」自己有沒有心理問題。可以先從調整自己的生活形態開始,提升能量。

* 轉載請註明:摘自李辛《精神健康講記》

李辛簡介

中醫師,心身醫學碩士。師承國家級名老中醫宋祚民先生。

著有:《兒童健康講記:一個中醫眼中的兒童健康、心理與教育》2015年,立品圖書。《經典中醫啟蒙:一個中醫眼中的生命、健康與生活》2018年5月,立品圖書。《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回到本源》2013年瑞士,英文版)。《精神健康講記:一個中醫眼中的心身調適與精神發展》已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餘生,願你活成一道光
人,千萬不要唉聲嘆氣